張彩珍
摘要:水庫管理的主要目的即充分發(fā)揮水庫的功能以及效益,而水庫除險加固可提升水庫運行安全性,延長其使用壽命,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本文就水庫管理以及水庫除險加固模式進行了具體介紹,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庫;管理;除險加固;模式
我國水庫數量眾多,主要為農業(yè)生產以及人類日常生產生活提供水源、防御洪水等,一些水庫也用于養(yǎng)殖魚類,可以說水庫在人類生產以及生活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當前絕大多數水庫修建時間較長,采取的是落后的工程技術,其工程設計無法滿足相關標準要求,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不斷老化,導致我國面臨著小型病險水庫數額龐大的問題。上述水庫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周邊居民的人身安全必將遭受嚴重威脅,國家也面臨著嚴重的損失。基于此,必須高度重視水庫管理以及除險加固工作。
1 水庫管理
1.1水庫管理途徑
1.1.1合理蓄泄
結合頻率分析以及調洪演算科學設置水庫汛限水位以及攔河水庫汛限水位,除主汛期外,在汛初以及汛末均需借助部分防洪庫容。針對平原病險庫,雖其不攔河,但是仍然需預留部分庫容以用于平原消冰洪水的蓄積,以防因冰洪襲擊而導致漫頂問題。為科學蓄泄,還需強化洪水預報以及水情工作。
1.2水庫排沙減淤
攔河水庫可以通過異重流排沙,也可以利用其底孔泄水涵洞排沙;可以通過庫外引洪渠的開挖以排沙;可以通過修筑上游沉砂庫或者攔砂壩排沙;可以采用泥漿泵對庫內進行清淤[1]。另外,還可以在水庫淤攤開挖引渠直通泄水閘以達到庫內引洪沖砂的目的。
1.3種植樹木防風固壩
在確保土壩滲流安全的基礎之上,可在水庫壩頂以及前后坡位置種植楊柳,以防風固沙,降低浪高,確保土壩護坡完整,避免遭受破壞,并美化水庫。
1.4防止水鼠危害
土壩水鼠危害較為嚴重,在各個地區(qū)較為常見的防止鼠害措施為:科學整理壩面,將蘆葦灌木鏟除,對鼠害繁生條件有效抑制,采取鼓風煙熏、投放毒餌等方式捕鼠。如果土壩內鼠洞成片,需對其大揭蓋開挖,回填原筑壩土料回填并碾壓;若鼠洞數量較少,分布稀疏,可對其人工開挖并回填夯實,待處理結束后需強化巡查。
1.2 強化水庫管理的措施
1.2.1 強化水庫工程建設前期管理
在對水庫建設除險加固工程時,相關施工單位需嚴格落實前期準備工作,根據當地水文以及地質條件針對性的做好前期科學管控工作,為后期建設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在此過程中需注意,施工單位需合理安排工作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全方位的仔細勘察,以確定水庫除險加固的重點以及難點,對勘察報告客觀分析,做好除險加固施工方案的優(yōu)化工作,確保其具備足夠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科學指導水庫除險加固施工,針對性的選擇除險加固模式,以防施工過程中出現安全隱患以及質量隱患,避免出現返工問題,確保工程項目嚴格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
1.2.2 強化水庫工程建設質量管理
在水庫工程項目管理中,施工企業(yè)需充分認識到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將其置于關鍵性位置,對水庫除險加固施工各環(huán)節(jié)質量動態(tài)控制,以保障其整體效益。在此過程中需注意,施工企業(yè)需對除險加固施工人員科學管控,對人員招聘要求適當提升,確保其具備專業(yè)的除險加固技能,熟悉除險加固流程以及模式,需定期對其提供必要的培訓,以不斷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保障后期的施工效果。施工人員還需安排專業(yè)人員對施工設備以及施工材料科學管控,嚴格把控其質量,強化檢測工作,發(fā)現問題需立即采取合理化的處理方式,待各個指標滿足要求后才可進入施工現場,保障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設備的質量,防治除險隱患問題,切實提升后期水庫除險加固的整體質量。
1.2.3 強化水庫工程建設的成本以及安全管理
在建設水庫工程時,施工單位必須充分考慮各設備具體情況,對多種模式優(yōu)化并利用,始終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基本原則,做好相關成本以及安全管理工作。在管理成本時,施工單位需要根據工程建設各個方面具體情況,對各方面成本支出動態(tài)控制,防止其超出預算范圍,保障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均得以順利進行,防止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停工問題[2]。需在水庫維護以及監(jiān)測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對水庫定期開展必要的檢測以及維護,使水庫存在的隱患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延長其具體施用壽命。水庫工程較為復雜,施工難度加大,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危險操作。
2 水庫除險加固模式
2.1 漏壩潰壩
若水庫建設時間較長,在長期的水利沖刷以及浸泡作用下,堤壩逐漸變薄,其壩基松軟,儲水容量很難達到水庫工程建設之初的水平。在對其進行除險加固時,施工企業(yè)必須充分考慮建設地區(qū)水庫實際情況對各個階段實際降水量準確計算,若水庫水量增加,需重新開展相關計算。施工單位還需根據水庫原有基礎,對水庫進行科學的改造,根據水庫儲水容量,科學選擇壩體材料,對水庫特殊位置優(yōu)化并改造,需對其中放水涵洞等進行全面并且客觀的檢查,若出現漏水以及噴水問題,必須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防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2 壩體淤積
一些水庫因年久失修,在上游流入大量的沉積物,通過強降水的沖擊,大量土石以及泥沙等沉積至水庫底部,導致水庫容積量日漸減小,負荷壓力逐漸增加,若水庫上游入流區(qū)域存在沉積層,水庫的水質將面臨一定的影響。面對上述情況,施工單位需深入研究水庫實際運行狀況,派遣相關工作人員采取科學底地措施將其中的淤堵物及時并且徹底的清撈出來,或者通過庫底排放處理方式對其中的沉積物徹底清除,與此同時可在水庫周邊設置防淤設施,以避免水庫內進入各類沉積物,延長水庫的使用壽命[3]。
2.3 防洪機制
近年來,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但是與此同時人類生態(tài)環(huán)境日漸惡化,頻繁出現極端天氣、異常降水等問題。在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時,施工單位需充分考慮堤壩現有防洪能力,尤其是危險系數較高的水庫,結合實際情況對其合理檢修并加固。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相關主管部門必須充分認識到水庫管理以及水庫除險加固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水庫前期、質量、安全等各個方面的管理工作,以保障水庫結構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為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浦占祥. 水庫堤壩施工工程中的防滲墻技術[J].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6, (5): 66-67.
[2]盧國勝.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具體措施[J].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6, (7): 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