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禮


摘要:為了研究中藥復方制劑對牛病毒性腹瀉的效果研究,選用本轄區內養殖戶2020年12月到2021年8月份60頭發生牛病毒性腹瀉的病牛為試驗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頭,對照組用病毒唑和慶大霉素配合肌注治療處理,試驗組用中藥復方制劑進行灌服治療處理,治療期4天,觀察記錄病牛的發熱改善情況,腹瀉停止、進食恢復時間。結果顯示,試驗組處理的病牛有效率和總的有效率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P < 0.05),無效率指標試驗組的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 < 0.01),顯效率方面無顯著差異,但是試驗組的顯效率還是高于對照組。以上結果充分說明用中藥復方制劑治療牛病毒性腹瀉效果較優。
關鍵詞:牛病毒性腹瀉;中藥復方;治療;效果
牛病毒性腹瀉病毒是一種具有較高傳染性的疾病,對胃腸道、生殖系統和呼吸系統都具有較大影響,會造成消化道、淋巴等組織岀現爛斑、潰爛等臨床癥狀,對牛的生長造成嚴重影響,其目前在全世界內已經廣泛流行[1]。牛感染了該病會導致其產死胎和畸形胎,產奶量和食欲減退,并伴有呼吸困難等癥狀,對養牛業的經濟效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2]。牛病毒性腹瀉犢牛和成牛都會感染,目前防治療措施主要是通過疫苗接種,通過讓牛體內產生大量抗體來抵御牛病毒性腹瀉病毒,還有就是采用藥物來降低發病率。目前也有一些研究采用中藥制劑來治療牛病毒性腹瀉,所以本研究以2020年12月到2012年8月份60頭發生牛病毒性腹瀉的病牛為試驗對象評價中藥復方治療效果,旨在為牛業養殖牛病毒性腹瀉防治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60頭患病毒性腹瀉的病牛選自2020年12月到2021年8月份轄區內的養殖戶;中藥復方制劑購于大灘衛生院。
1.2試驗方法
養殖戶2020年12月到2021年8月份60頭發生牛病毒性腹瀉的病牛為試驗對象,試驗病牛均為腹瀉7-14d,分為對照組、試驗組,每組30頭,分2個平行。對照組用病毒唑和慶大霉素配合肌注治療處理,試驗組用中藥復方制劑進行灌服治療處理,試驗組灌服的中藥復方制劑,處方組分為:黃芪22g,秦皮16g丹皮11g,梔子9g、丹皮10g、生地10g、厚樸8g,石榴皮5g,這些組分經過烘干粉碎,然后用溫水稀釋灌服,每天一次,連續服用4d。病牛統一飼喂基礎日糧,日糧見表1。試驗過程觀察病牛的臨床癥狀和采食狀況進行恢復情況的評價,有效的評價指標為腹瀉和發熱癥狀潰爛控制,恢復正常進食;顯效的評價指標為腹瀉和發熱癥狀消失,黏膜潰爛好轉,恢復正常采食;其它剩下的分為無效。評價指標顯效率=顯效數/30*100%;有效率=有效數/30*100%;總的有效率=(顯效+有效) /30*100%。
1.3飼養管理
病牛在試驗過程每天保證充足飲水,飲水的水槽進行定期進行清理,因為病牛有腹瀉癥狀,所以對牛舍的衛生要每天進行定期清理,每天對病牛進行2次飼喂,飼喂時間為上午7點和下午6點,每天控制在5%左右的剩料量。
1.4數據處理
根據1.2步驟計算處理的數據通過Excel 表格處理之后,利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算的數據用x±s表示,當P < 0.05時表示差異顯著;P < 0.01時表示差極異顯著。
2.結果
通過表2可以看出,試驗組處理的病牛有效率和總的有效率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P < 0.05),無效率指標試驗組的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 < 0.01),顯效率方面無顯著差異,但是試驗組的顯效率還是高于對照組。以上結果充分說明試驗組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
3.討論
牛病毒性腹瀉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在西醫方面主要是采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因牛病毒性腹瀉會組織皮膚黏膜潰爛,所以同時還會配伍抗生素進行繼發感染的治療。從1946年開始西藥就已經開始用于牛病毒性腹瀉感染的治療,有學者報道利巴韋林和干擾素聯合使用對牛病毒性腹瀉的感染能起到有效的控制,但是40%會出現毒學反應。所以很多研究學者采用中藥復方制劑進行治療。在中醫上面認為牛病毒性腹瀉是熱毒濕邪積聚在體內導致的,濕熱導致脾胃受損,所以造成腹瀉,長期腹瀉導致病牛機體虛弱,所以在中藥治療上面主要是以涼血清熱解毒和瀉火止痢為主。所以本研究采用具有以上特性的中藥組方制劑黃芪22g,秦皮16g丹皮11g,梔子9g、丹皮10g、生地10g、厚樸8g,石榴皮5g組方,研磨粉碎給病牛灌服,起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治療總的有效率和西藥治療組相比高了約23%,充分體現了其治療效果優于西藥治療組。
參考文獻:
[1]駱延波,等.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免疫機理研究進展 [J].山東農 業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0,31(2):21 4—216.
[2]謝占玲.牛病毒性腹瀉的研究進展 [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1 997,27 (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