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長旺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6-
在過去相對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加重視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表現,以及學生平時表現出來的數學考試成績,而卻不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能力的培養,嚴重影響了學生未來的個人的進一步提高與全面發展。因此為了有效的改變上述學生在教學中的表現,教師應當積極的提升自身的數學課堂的教學理念,積極的從學生為主體地位的角度出發,從而設計出具有探究思維的課堂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的課堂教學體驗,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數學知識儲備的不足,積極的進行個性化的自主探究式學習。
一、創造情景化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很大的程度都需要教師通進行積極引導,從而營造出學生之間積極主動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內在旺盛的自主學習動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需要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時候,積極挖掘學生在日常遇到的數學教學內容相關的場景與現象,再結合到教師需要教導學生的具體數學教學內容,從而創造出豐富的數學教學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生活常識,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將自身的注意力有效的集中到數學課堂教學當中。
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圓》的數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與圓類似的圖形,如車輪、表面等經典的圓的圖形,然后教師結合學生切割生日蛋糕的生活化情境,創造出相應的分割圓形的教學場景,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對于圓的面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的跟隨教師的教學指導去學習圓的面積如何進行求解。在這樣的情景化的數學教學模式下,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了起來,進而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融入數學思維教學,提升自主探究式學習能力
隨著新課標的教育改革的實施,當前的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也在發生全新的改變,從過去單純重視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轉變為重視對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充分體現了當前新課標的數學課堂教學理念,而且有效的提升了學生在數學學科上的綜合素養,激發了學生產生強烈的自主學習意義。并且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也需要積極的融入對于數學思維的教學,從而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式學習能力。
例如,當需要指導學生學習《百分數》的數學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購物打折的現象,將商家打折策略中蘊含的數學思維有效的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內容中,讓學生在面對教師提前準備的打折購物的教學內容時候,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積極的參與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聰明才智,針對百分數的數學教學重點與難點,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鍛煉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有效運用,提高對于教學內容的預習和復習效果,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數學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設計探究式數學教學問題,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小學數學大多是驗證性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因此教師在課前準備教學預案時,可以設計出探究式的教學問題,通過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積極分享自身的思考結果,同學之間積極地交換意見,在學生共同的努力之下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培養學生的互幫互助精神。
例如,當需要教導學生《比的認識》的數學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分數與百分數的相關數學知識,設計出探究式的數學問題。如引導學生思考不同大小的國旗,它的長與寬存在什么聯系,通過教學問題的有效驅動,學生逐漸對研究性學習產生興趣,積極探索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日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當成為教師的教學重點,通過取科學合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究興趣、意識與能力。尤其是在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更是需要教師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創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化雪球。通過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后,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連春梅.淺談小學數學中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以《圓的周長》為例[J].文存閱刊,2019,000(025):105.
[2]劉廷松.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構建[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00(003):183.
[3]劉志松.對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索[J].讀天下(綜合),2019(29):0095-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