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芳
摘要: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政策的變動,公眾開始重視小學階段非考試科目的教育,以使學生獲得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作為非考試科目之一的小學美術的教學質量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小學美術教學一定程度上還停留在理論教學階段,并不能真正有效地發揮美術課程的作用,培養和提高小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賞析能力。本文將對如何通過小學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審美鑒賞能力
引言:
應試教育的環境下,社會競爭不斷加劇,帶給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也相比以往更大,美術課程作為比較輕松愉悅的課程往往由于不受學校和家長的重視而被取消或替代,這不符合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全面發展,同時也一定程度上使小學階段的學生失去了提高審美鑒賞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如何在轉變教學觀念的基礎上,提高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是當下小學美術教師需要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1小學美術教學現狀
1.1對美術課程重視不足
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程不受到重視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學校和家長,一方面,學校為滿足應試的需要會將更多的師資力量和教學研究放在主科目上,對非考試科目的教學相對隨意;另一方面,大多數學生家長會認為學校美術課程得不到一定效果反而會浪費時間,相對傾向于選擇校外的美術機構進行學生的特長培訓,實質上也還是為應試服務。
1.2忽視學生現實需求
小學美術的教學通常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這很大程度上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教師劃定的圈子里,一堂美術課最顯著的效果僅僅是學生學會模仿畫一幅畫,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并不能得到實際的體現和發揮,也無法真正在美術課程中獲得發現和欣賞美好事物的意識和能力,當下小學美術的教學方式實際上是與學生的現實需求存在矛盾的。
1.3教學形式單一局限
除了上述的示范畫形式,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形式大多以課堂理論為主,也就是基本上是教師通過課本簡單地給學生講解一些畫作,然而小學生其實并不具備對于美術作品及其創作背景的理解能力,一味地講解課本理論會使得學生失去對美術課的興趣,也無法在美術課程的學習中真正提高自身審美鑒賞能力。
2小學美術教學對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意義
2.1學會發現美
能夠賞析美的前提是能夠發現美,因此小學美術課程的首要作用就是讓學生通過美術課程學會發現現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或是事物美好的一面,每個人對美的理解是不同的,美術課不是統一學生對美的理解,而是會讓學生學會打開自己的眼界,用自己獨一無二的眼光看到身邊的很多美好,這不僅可以為培養審美鑒賞能力打下基礎,同時有助于養成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心態。
2.2學會賞析美
審美鑒賞能力的核心是對美的賞析,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可以使學生領略到世界各個國家的著名畫作,也可以看到較為小眾的作品,通過教師對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意義的講解,可以幫助小學生從相對專業的角度去看每一幅畫作,使小學生的審美思維得到拓展的同時,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2.3學會創造美
小學階段學生的想象力是最為豐富和自由的時候,通過美術課程接觸了一些畫作之后,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美術實踐,而每個孩子將自己對美好事物的理解通過畫筆展現在紙上實質上就是學生獨立創造的過程,美術課程的學習使小學生獲得了發現美好和賞析美好的意識和能力,繼而可以開發潛能,提高他們的創造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3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小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建議
3.1轉變教學理念
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是美術課程在小學階段學習中受到重視,學校和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新課程理念的倡導,注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轉變美術課程的教學觀念,改變以往課程的隨意性,制定教學目標和計劃,重視學生現實需求,真正將美術課程當做培養小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課程來看待和教學。
3.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小學美術教師對于美術教學不應只局限于課本的講解,而是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例如五年級美術學習《家鄉的古建筑》時,可以組織美術寫生,帶學生們去當地的古建筑,在游學過程中學習關于古建筑的理論知識,同時根據自己所看到的建筑進行作畫,這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線條運用的理解,提高對古建筑的鑒賞能力;在學習《皮影》一課時,可以邀請皮影戲藝人來學校給學生們做皮影戲表演以及鼓勵學生嘗試制作皮影,幫助學生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提高對傳統藝術的鑒賞能力。與此同時,將理論轉變為相對具象的事物,會大大提高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3.3重視學習評價
美術課程不同于數學、英語等考試科目,有具體的對錯評判標準,也正因如此,美術教師們往往會忽視學習評價或者是僅僅從畫的像不像去評判學生作品。實際上,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反饋以及對作品的評價,一方面,將優秀學生作品及時展示出來,會大大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信心,例如在《快樂陶吧》一課中學生制作的陶藝作品就可以擺放在教室;另一方面,注重對學生作品反映出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做評價,看到每個孩子的亮點和不足,才能真正從審美鑒賞角度提高學生能力。
結束語:
在新課程理念的倡導下,各個地區的學校都開始重視非考試課程,對小學美術教學質量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然而在環境和傳統理念的雙重限制下,小學美術教學仍然存在重視不足、脫離學生實際需求、形式單一等諸多問題,需要小學美術教師從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提高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促使小學美術課程真正有效發揮培養和提高小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時亭亭.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和方法[J].小學生(中旬刊),2021(12):114.
[2]邵銀霞.細讀作品,回歸審美: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育界,2021(1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