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謂禮儀狀態,自古以來,我們可以在許多事情上體現禮儀文化。如兩國競爭,不殺使節是一種禮儀,在第一次見面時吸煙和敬酒也是一種禮儀。禮儀體現了一個人的文明和修養,也是促進國家和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禮儀教育要從小做起。
關鍵詞:小學;兒童禮儀;養成策略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文化的結晶,是古代先賢數千年智慧的傳承。它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做好對兒童的教育和引導,實現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教育者的共同使命和責任。
一、多角度進行禮儀熏陶
第一,環境熏陶。學校進行禮儀教學時,可進行文化環境熏陶,通過禮儀文化環境建設,給予學生特別的環境熏陶,即通過濃厚的校園禮儀文化氣息,對小學生意識形態進行熏陶影響。如很多校園進行禮儀環境建設時,建設禮儀文明強,通過名人名言、校園故事,為學生建構校園禮儀文化環境,不斷的浸潤小學生心靈,促進小學生禮儀意識形態提高。在校園內進行禮儀文化建設時,通過禮儀牌的設計,為學生樹立精神豐碑,不斷的影響引導著小學生精神世界。為使得禮儀教育在小學生內心生根發芽,校園可成立禮儀小隊,學生自愿組成學習小組,并以花朵的名字進行命名,寓意著小學生像花朵一樣美麗芬芳。在良好的校園禮儀文化環境下,逐漸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第二,課堂熏陶。小學禮儀教學工作開展時,為充分發揮出課程優勢,將文化知識教學工作與禮儀教育進行有機契合,營造出沉浸式禮儀教學氛圍,促進小學生禮儀習慣形成。如學生之間出現碰撞,教師需引導學生辨知對錯,并主動向同學道歉,表達自我的歉意,保證學生之間形成純真牢固的友誼,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如小學教師需引導學生尊師重道,主動向老師問好、向同學打招呼、升國旗行禮、上下課行禮等。為充分發揮出禮儀教學價值,教師之間可進行聯合,編制校園禮儀之歌,并為歌詞進行譜曲,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歌唱,使得小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形成禮儀意識,突出禮儀滲透的教育優勢。通過禮儀滲透工作的開展,可使得學生禮學于心、雅形于外,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二、多渠道實施禮儀教育
第一,禮儀課程。落實為保證小學生禮儀教育工作效果,校園應當進行禮儀課程落實?;诙Y儀教育原則,從小學生的成長視角,建構科學合理的禮儀教學校本課程,通過真實有效的禮儀教學活動,促進小學生禮儀習慣形成。在禮儀校本課程的執行下,指導小學生了解禮儀文化、組織相關禮儀活動,培養小學生正確的禮儀習慣,實現預期禮儀教育工作目標。在禮儀教育工作開展下,可對小學生心智進行啟蒙,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小學生文化修養提升。為充分發揮出校本課程教育優勢,在實際課程編撰時,應當遵循小學生身心成長規律,確保禮儀教學校本課程與學生認知能力相契合,導引學生主動參與到禮儀課程學習活動當中,夯實學生禮儀意識與習慣。同時,校方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時,可圍繞特定的主題進行校園禮儀教育,如孝心主題、尊重主題、感恩主題等,為校本課程開發營造良好環境,推動校園禮儀教育工作開展。
第二,禮儀菜單制定。在禮儀教育時,校方推動禮儀菜單,給予全體師生精神指導,在每天教學工作開展前,教師根據小學生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為學生配置針對性的禮儀菜單,通過禮儀菜單對小學生的生活習慣與對錯辨知進行正確引導,從細節入手,實現禮儀教育工作預期效果。在禮儀菜單的教育引導下,宣傳禮儀文明、實踐禮儀行為、示范禮儀,促進小學生禮儀習慣形成。
第三,校外資源利用。校外教育資源進行利用時,主要是學生家長主動參與與大力支持,保證禮儀教育工作的整體效果。如校方進行家長教育時,對家長進行禮儀知識培訓,提高學生家長的禮儀意識,校外時間主要由學生家長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學生家長進行禮儀教育熏陶時,應當側重言傳身教,通過禮儀教育工作的開展,培養孩子良好的家教與文化修養。校外禮儀德育工作開展時,校方可邀請居委會相關人員,擔任校外禮儀教育輔導員,給予相關學生家長一定的教育輔助,營造正確良好的禮儀環境,對小學生禮儀認知進行逐漸啟蒙,使得禮儀教育工作走出校園,走進學生家庭,走向社會群體,建構多維度的校外禮儀教育環境,實現小學學生禮儀教育工作目標。
三、多元化評價形式
第一,常規評價。小學生進行禮儀教育評價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常規評價,開展針對性的禮儀教育評價,采取合適靈活的評價語言,肯定小學生的禮儀表現,增強小學生的禮儀學習自信心。如教師每周對學生的禮儀表現進行評價,為學生打造禮儀標桿,引導其他小學生進行模仿,營造出高效的禮儀氛圍,對小學生心智進行逐漸熏陶。
第二,團隊評價。在小學禮儀教學時,教師可對小學生進行團隊評價,培養學生團隊集體榮譽意識。如教師對禮儀項目進行合理分類,由小學生自愿組織監督模范小組,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監督,進而選出最佳的禮儀小組,教師對學生的禮儀表現進行肯定鼓勵,使得禮儀教育工作發揮出真實效果,學生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禮儀實踐,體現出禮儀教育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第三,模范評價。小學進行禮儀教學時,為實現預期小學禮儀教育工作目標,教師進行多維度教學評價,嘗試對禮儀模范進行教學評價。因為小學生的模仿欲望非常強,因此教師需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禮儀模范,使得學生對相關禮儀行為進行模范學習。教師在進行禮儀模范樹立時,可通過禮儀模范評價進行實現。教師對某學生的禮儀行為進行表彰肯定,并將其作為禮儀行為模范,導引小學生對禮儀行為進行模仿,糾正學生錯誤的生活禮儀行為,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闡述了小學禮儀教育的工作,重點闡述了小學禮儀教育的現實路徑,闡述了禮儀教育的重要性。未來在小學開展禮儀教育時,應合理改革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自主、認真學習的空間,促進小學禮儀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明.兒童禮儀教育活動的策劃:以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界,2019(1):85-87.
[2]吉海榮.小學低年級文明禮儀班本德育課程方案[J].江蘇教育,2018(63):55-58.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三五”規劃課題(XJK19CDY023)
作者簡介:歐陽欣:(1981-),男, 湖南懷化人 ,中小學一級教師 ,研究方向:特色課程開發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