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際挺
摘要:在社會經濟發展、教育質量提升的背景下,如何促進畢業生就業,幫助其順利進入社會崗位,成為國家、社會和學校關注的焦點。在旅游管理專業,影響畢業生就業發展的因素較為復雜,不僅受學生自身條件影響,還受社會環境、學校等因素影響。為了促進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積極就業,滿足社會現代化建設需求,學校要調查影響畢業生就業的因素,采取有效促進策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走上就業發展道路。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策略
伴隨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旅游產業獲得了良好發展契機,為社會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旅游行業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作為培育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陣地,中職學校應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開展就業創業教育,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使其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但是,當前的畢業生僅掌握了專業知識,對未來就業發展缺乏一定的認識和規劃,再加上學生自身因素影響,存在就業意愿不強的現象。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影響旅游管理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影響因子,闡述了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并提出了有效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策略。
一、旅游管理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影響因子分析
根據圖表研究發現,影響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發展最重要的因子是學校聲譽,有效百分比達到了38%。中職學校比較重視發展自身特色,講究立足專業、厚德強技、服務社會,社會對優秀的中職學校往往也十分認可,尤其是用人單位極為重視學校辦學質量,省內有些中職學校的社會認可度是相當高的,具有一定的美譽度。學校的辦校特色,學校辦學水平、教育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就業發展。次要影響因子是學生所學專業,有效百分比為23%。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認可度、行業了解程度,都會影響其就業。再次,實習經歷、外形條件、個人性格和表達能力,都關乎畢業生能否達到行業要求。由于旅游行業的特殊性,具備一定經驗、良好性格、外形條件和表達能力的畢業生,往往具備更強的內在發展動力、職業規劃能力,更容易獲得旅游企業的青睞。此外,男女性別與畢業生就業發展也存在一定相關性,男生往往具備更強的精力和信心,女生的就業選擇會受家庭的影響較大。
二、社會環境和學校對畢業生就業發展的影響
(一)社會思想和新媒體的影響
在長期以來,社會對服務類行業缺乏重視。人們的思想觀念逐漸開始改變,但仍存在一定偏見,導致畢業生從事旅游服務行業的積極性不足,影響了畢業生的就業發展。同時,在發達的互聯網技術條件下,諸多學生更樂于通過網絡引擎、新媒體軟件了解世界,不能積極參與體育運動、集體活動、社會實踐,影響了社交能力、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發展。而旅游服務行業需要與人進行溝通,若學生缺乏良好社交能力、較強的心理素質,往往很難勝任相關崗位。此外,在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意識的影響,產生不良的就業觀念,不能積極勤勞地參與工作,樹立起吃苦耐勞的就業品質,影響其就業生涯發展。
(二)學校職業教育的影響
學校職業教育對學生就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通過構建科學化的職業教育機制,能夠支持畢業生就業和發展。但是,當前學校的職業教育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其一,未能發揮頂崗實習的優勢。旅游服務類專業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學校往往會開展頂崗實習活動,通過開展頂崗實習,能夠塑造學生正確的擇業觀,為其今后的行業發展打下基礎。但是,在實踐層面,部分學校不重視頂崗實習,或未能合理地設置實習期,學生很難了解社會對人才的新要求。其二,實踐實訓條件有待改善。在部分學校,未能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目標,實訓教學設施更新力度不足,很難培養出適應行業需求的人才,畢業生無法迅速融入旅游服務類崗位。其三,就業教育實施力度有待加大。在部分學校,未能建立起系統性的就業教育工作機制,專業化的就業指導師資力量不足,盡管能夠面向畢業生開展就業指導,但指導的時間往往較短,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同時,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教師采取的教育形式缺乏靈活性,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缺少鮮活的案例支持。這樣的情況下,就業指導內容與學生職場發展銜接不足,學生和社會職業人士缺乏一定聯系,也就無法了解最新的職場資訊。
三、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促進策略
(一)倡導關注就業前景,培養專業就業技能
首先,學校要塑造良好的校園環境,開展大量專業認知、職場認知專題活動,引導學生客觀地分析和了解所學專業。比如,學校可以專門開通“就業直通車”微博公眾號,引入就業的慕課課程,豐富就業相關的圖書資源,倡導學生關注旅游行業的職場動態,進一步了解專業內容。通過關注最新的就業信息,學生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專業,根據個人愛好、性格、興趣,挖掘自身專業學習興趣。同時,學校可以加強與地方旅游企業的聯系,通過聯合開展頂崗實習、見習活動,定期組織學生參與旅游實習、外出旅游活動,也可以邀請旅游行業專家、企業人員開展講座,讓專業學生了解行業崗位工作實際,培養其專業興趣。其次,旅游行業工作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這就要求學生不應局限于學習知識理論,也要走出校門,參與旅游服務類大賽,與地區和全國的專業學生同臺競技,發現自身的不足、學習他人長處。在寒暑假時間,學生應積極尋找就業鍛煉機會,運用學校校友資源,聯系旅游行業領域的學長學姐,學習就業、擇業的技巧,參與專業見習活動,提高學生專業認可度。最后,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心態。教師可以運用大數據資源,呈現旅游行業的發展趨勢,客觀地解讀人才缺口背景下的人才需求,讓學生認識到任何專業的存在的意義,促使其正確認識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前景,增強學生的專業發展自信心。也可以與學生模擬與游客打交道的場景,鍛煉學生處理應急事務的能力、語言交際能力。
(二)優化學校培養條件,強化職業認同感
首先,硬件設備條件的建設水平,關乎學校專業人才培養能力。因此,學校應重視旅游管理專業的硬件建設力度。例如,圍繞專業學生興趣需求、發展需求,學校可以專門建設旅游閱覽室,為學生提供國內外優秀的紙質和電子刊物,打開學生專業視野,豐富其專業知識儲備;也可以聯合地方旅游企業,建設校內外會展、酒店、旅游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磨煉實踐能力的環境。其次,為了增強專業教學的軟實力,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學校要合理地選取教材、設置課程、強化師資建設。教材是否優質,決定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因此,專業教師要根據中職教育特點,要兼顧專業教學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科學地制定教學課時,確保學生實踐能力、知識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在師資力量建設層面,學校優化人才引進和培訓機制,吸引優秀專業人才擔任專職或兼職教師,通過建立長效性教師培訓機制,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更好地開展專業教學工作。最后,崗位實習是增強專業認同感、樹立就業自信心的重要方式。學校要構建多元化實習管理模式,可以構建初級實習、中級實習、高級管理崗位,聯合企業組織學生實習;也可以不斷地建設校外實習基地。通過優化學校培養、實訓條件,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和專業認同感。
(三)豐富雙創教育活動,培養正確擇業觀念
首先,學校要組織多樣化的創新、創業大賽,在校園、專業內形成創業氛圍,熏陶學生的創新意識,促使其形成創業精神。比如,要將雙創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中,將創新創業內容融入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求證、質疑和創新,培養其創新意識。也可以樹立創新創業的模范,引導學生學習先進人物身上的品質,鼓勵和幫助有能力的學生自主創業。中職生應緊跟創新創業潮流,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和創業觀念,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拓寬專業知識面,注重個人表達能力、心理素質的提高,結合社會、行業要求改進和完善自身,成為綜合素質高的畢業生。其次學校要大力開展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傳授學生心理調適的技巧,解讀最新的就業政策,促使學生形成正確擇業觀念。
(四)開展多渠道宣傳,提高學校專業認可度
提高社會、父母對專業的認可度,對學生擇業和就業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國家、行業和學校應統一規劃,大力宣傳旅游行業,轉變社會群體對旅游行業的態度,使他們能夠積極支持專業建設,提高專業認可度。首先,學校、教師要與家長建立起密切的溝通關系,在介紹專業的相關情況時,也要幫助家長了解專業發展前景,定期反饋學生知識學習、技能實踐情況,讓家長全面地認識學生的專業。其次,國家要關注旅游業人才流失的原因,加大旅游業政策扶持力度,通過電影、廣播、電視等宣傳渠道,讓大眾了解旅游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塑造旅游產業、行業和專業的正面形象,提高社會各界對旅游專業、旅游專業畢業生的認可度,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四、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旅游管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是提高學校專業建設力度、提高學校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面對日益激烈的旅游業就業發展環境,國家、社會和學校等方面,要重視旅游管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在客觀分析學生就業影響因素的同時,通過倡導學生關注就業前景、優化學校人才培養條件、大力開展雙創教育活動、開展多元化宣傳等方式,提高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專業認可度,培養學生正確的就業、擇業理念,促進畢業生就業率提高。
參考文獻:
[1]申琳琳,周義龍.旅游類專業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及培養策略[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7):151-152.
[2]鄭坤丹.基于綜合素質拓展的旅游類專業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提升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9(16):32-33.
[3]吳景萍.淺談中職旅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思路思考[J].青春歲月,2017(12):2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