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思
摘要:歷史是一門具有深厚底蘊的學科,在最終的考試考查當中出題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且極具綜合性的,這就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歷史這門學科時能夠深入思考而不只是僅僅浮于表面對于相關的時間節點進行記憶,而是需要對為什么學習這一知識點、學習這一知識點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進行思考和總結,在課堂上教師已經講解的知識點的基礎上去進行自己的思考再結合教師所給出的思考角度進行融合,去形成自己的思考結果。教師也應當在教學過程當中去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不要讓學生一味的去依賴教師,這樣不利于學生日后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質疑能力;鼓勵提問;發散思維;深度思考
質疑能力的培養來源于學生能夠對于一切存有好奇,并擁有去探索這種好奇的能力,現在大多數的初中生只是一味的依賴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解,而不去進行課下的思維,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學生的思維僵化,既不利于學生在邏輯思維方面有更大的突破,也不利于學生在遇到考試題目的時候形成自己進行總結歸納的能力,那么教師在課堂講解的過程當中,就應當去向學生普及這種質疑能力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在吸收教師所講解知識點的情況下去對這些歷史內容進行思考質疑,從而形成自己思考的最終結果,來幫助學生加深對于這一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鼓勵學生提問
當代很多初中正在學習歷史,這門學科的時候只是一味的跟跟隨教師的步驟和節奏去學習歷史這門學科,完全沒有想法去思考教師講這些歷史事件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而且很多教師也對學生的這種反饋漠視不理,但是這樣是不利于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和提升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課堂知識點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對于一些十分重要并且容易在考試當中提及到的知識點向學生做出反復的提問,一來可以讓學生對于這一質點的記憶更加牢固,二來可以讓學生去反思,為什么要去掌握這樣一個知識點,通過這樣的一個提問的過程來讓學生加深對于歷史這門學科的思考。
例如,在教授“我國境內的遠古居民”這一章節時,將會涉及到在遠古時代眾多的人類種族和每一種族的生活習性和生活地點,那么學生對于這些常識性的知識點,記憶知識點的問題的,但是在記憶的過程當中很可能會出現交叉的混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對于這些知識點的吸收和理解向學生做出簡單的提問,同樣教師也可以對于學生理解不了的點及時進行解答,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對于剛剛所理解的知識點進行反問,并鼓勵那些提出疑問的學生,通過這樣的一種方法來不斷的去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發散學生思維
質疑能力的培養,首先是需要學生能夠對于歷史這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夠熟練的掌握和運用,另外,質疑能力是學生能夠主動的去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的一種能力,對于沒有想法去自己發現問題的學生而言,那么教師就應當在課堂上,有意識的去通過提問的方式來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跟隨教師提問的這個方向去進行深入的思考,去判斷為什么要學習歷史這門學科學習歷史當中的這些知識點的緣由和意義,以此來發散學生去深入思考歷史事件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去思考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述的歷史知識點,從而在加深印象的基礎之上進行掌握。
例如,在教授“華夏之祖”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解這一章節的基礎知識體系,包含數位祖先的名字以及相關的歷史事跡,并對這些歷史事跡作出一定的評價,然后教師就可以引領學生去發散自己的思維,去探索這些華夏之祖所做過的歷史貢獻當中給當今社會留下了什么樣的借鑒意義,同樣影射人們自身,這個借鑒意義有什么可以應用的地方,讓學生不斷的去進行思維的發散去,在這樣的學習過程當中發現問題,并及時的向教師提出問題,以此來達到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目的。
引導深度思考
歷史這門學科想要學的淺顯是十分容易的,但是想要深入挖掘歷史當中一些實踐的含義和深刻意義,對于初中生而言,是十分具有挑戰性的,那么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培養自己的質疑能力,一方面學生應當明白歷史這門學科的學習目的,在學習到一個歷史世界的時候,能夠對自我進行反思,是否能夠去鉆研歷史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在課下或者是課堂上和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通過提出問題的這樣一個方面來希望得到教師的回答,不斷的鍛煉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通過這樣的一個循環,來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例如,在教授“夏、商、西周的興亡”這一章節時,教師必然會向學生講述到各個朝代的更迭交替,以及各個朝代滅亡的原因,但是這些原因都是由淺入深的學習方式,那么學生在學習這些歷史結果的時候就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一步一步的深入思考,去挖掘這些朝代分崩離析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在不斷的思考當中去質疑這些朝代存在的目的和意義,以此來不斷的推進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當中的進度。
總之,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有意識的去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來幫助學生能夠在歷史這一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和進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于自己尚未理解和沒有聽懂的點進行提問來讓學生先對這些知識點有一個自己的了解,其次,教師也可以,對于課堂上所講解的知識點進行發散來讓學生對于這些發散的內容進行消化和吸收來提出問題,再者,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以此來幫助學生去學習歷史當中更加深入有用的知識。
參考文獻:
[1]李鳳香.創新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初中歷史教學改革對策研究[J].華夏教師,2018(29):37-38.
[2]劉寶龍.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8,9(0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