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艷
摘要:為了積極響應時代號召,推進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及適應社會對創新人才的需求,教育各界推進了新課改,在此環境下,生物學科的課程理念、教育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發生了諸多變革。“新課標"明確倡導“探究性學習"理念。然而,當下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少教師還沿襲灌輸式教學模式,其實際教學情況并不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所以,如今在教學中開展探究性教學是尤為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學;應用
一、分析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的現狀
首先,在實際教學中,有的生物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導致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找不到正確的方法,許多學生也無法真正理解探究性學習在學科教學中的深刻意義。在教學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下,教師無法很好地對學生進行生物教學,導致學生越來越不愿意學習生物知識。中學生物學科的實際教學內容不符合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導致課程不符合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會很低,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受到很大影響。其次,不少教師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法,使學生倍感單調,沒有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互動學習能力,因而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中學生物內容是相當抽象的,大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內容,長期不喜歡學習生物學。高中生物知識如不能學好,將嚴重影響學生的生物學學習。
二、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生物是自然科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開啟學生的思維門扉,調動思維探究知識間的邏輯關系,揭示生物界規律。并且,教師要側重知識的理解,摒棄機械套用為主導的學習方式,還要結合高中生的實際學情,創設教學情境,以此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和探究意識。
例如:學習"酶"相關知識時,在該章節中有個探究性實驗——酶的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了特定的生活情境,向學生出示了一塊全是油污的抹布,引導學生探討問題:"這塊抹布是用洗衣粉洗滌,是溫水還是冷水效果好?"有不少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認為是溫水。教師可再引導學生思考:"那溫度是否可持續升高?還有哪些條件會影響酶的活性呢?"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尋找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探究溫度和酸堿度是如何影響酶的活性的。學生通過探究實驗發現,溫度和酸堿度最能影響酶的活性,酶的催化作用要求適宜的溫度。因此,洗衣粉中的酶在冷水中其活性受到抑制,在最適溫度前,隨溫度的升高其活性增強,超過最適溫度隨溫度的升高活性降低,所以加酶洗衣粉在溫水中比用沸水和冷水的洗滌效果都好。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實驗自主探索新知,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及其探究意識。
(二)合理布置教學任務,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教學中,有許多知識內容與學生自身和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些學科,靈活布置作業,為學生自主學習做好鋪墊,以此激發學生對生物探究的興趣,從而實現學生自學能力不斷提升。
例如:學習遺傳學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實踐活動,像家庭病史調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研究家庭或其他研究群體,得出對某種遺傳性疾病的看法,并運用理論方面的自學和研究,來驗證或證實實驗。這種類型的作業比諸如做題之類的書面作業更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內心深處強烈的探索欲望,并逐漸形成對生物的熱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提高他們應用知識轉化能力。
(三)開展合作探究式教學,發展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高中生物課上,教師應把興趣培養作為首要抓手,這是驅動學生自覺、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為此,教師就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不同的教學難重點,為學生創設恰當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以合作探究式方式進行互動交流。這樣,激發了學生內心深處強烈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提高他們自主協作能力。
例如:以“細胞的結構和功能”一課為例,為了增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制作了植物、動物的臨時裝片,并進行仔細觀察,再將看到的細胞結構圖繪制出來,最后完成實驗小綜述的報告。使學生在合作探討中得出結果,加深對細胞知識的印象,同時使學生充分地感受到生命體的奇妙現象,在合作中領略到學習生物的樂趣。
(四)設定生物實驗方案,發掘學生的探究潛能
由于傳統應試觀的禁錮,在傳統生物課堂上,教師常以輸入式傳授知識,或是指導學生進行生物實驗,未賦予學生更好我的自主選擇權,不少實驗學生僅是在旁邊觀察和記錄,并未親自參與操作,這一度阻礙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發揮,故而,教師要掙脫該種不合時宜的教學的約束,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創造力,給予一定的學習自主權。詳細來說,教師基于新課知識來精心設計特定的生物實驗主題,供學生自行選擇,并組建實驗小組,在共同探究后設計、編寫實驗報告,最后由老師審閱,以確保生物實驗設計的合理性、可操性及安全性,以此發掘學生潛在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植物的激素調節"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制定相關的生物實驗方案,以此有效學習植物生長素的相關知識。待學生對課本知識學習和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鼓勵他們自己來設定相關的生物實驗方案,使其親自動手操作,深化對植物激素的存在及應用價值的理解與認識。在該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地學生進行設計方案的指導,以此完善實施方案,引導學生安全地進行相關生物實驗,避免造成污染和資源浪費,同時,教師切不可過多干預學生,更不要強行代替學生做實驗,而是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唯有如此,才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有助于激發他們的潛力。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邁進,對人才的要求標準也越來越高。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培養的高分低能的學生,顯然不能為社會培養所需的人才,因此改變教育觀念、改變教育方式是學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可應用探究式教學方式,使學生從擺脫被動的學習狀況,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生物課堂活動中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意識,發展學生的生物素養。
參考文獻:
[1]趙東偉. 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 家長, 2021, (10):97-98.
[2]漆露霞. 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 今天, 2021, (7):208.
[3]付明曦. 初探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運用措施[J]. 考試周刊, 2021, (1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