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摘要:隨著新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均衡發展。尤其是一些創新性題目的出現,出題視角更新穎,內容呈現也非常有趣,對學生思維挑戰難度頗高。在高中生物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摒棄學生對內容的枯燥記憶,通過創新性方式推動學生學習探究,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實現有效的學習遷移,鼓勵學生自主發現、豐富延伸。
關鍵詞:高中生物;創新能力;實踐策略
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高中生物具備良好的探索性,在生物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較為突出的優勢。因此,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國家建設工作及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創新性人才。在培養創新能力前,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正面意義,以此為基礎實施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提高相關措施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其在日后的工作與學習中發揮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競爭優勢,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
一、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生物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時,要明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及意義,進而提高自身開展工作的動力,不斷對教學工作進行改進,提高自身的工作質量。在過去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對教材知識的記憶,強制要求學生背誦理論知識,這種方式可以在特定階段提高學生的成績,但是會導致學生抗拒教學工作,學生的能力無法得到顯著的提高。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教師的尊重及關懷,進而產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并且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認識到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的重要性,而創新能力的培養恰好符合當下社會的要求。
創新能力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形成的,在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研究,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思維能力,指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體系進行創新,為人才培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具備創新能力后,可以提高學習自信,而且教師會更加欣賞學生,使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通過高中生物教學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策略
(一)巧設懸疑,培養學生創新探究意識
學起于思,問題是引領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起點。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設疑,給予學生學習探索的空間,推動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記憶。例如,在“細胞器的基本結構”這部分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細胞器的名稱、結構、功能等已有了初步的理解。同時,在這部分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細胞器的內部分工與合作有了初步認知,這為學生學習遷移奠定了良好基礎。接著在學習“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這部分知識時,教師通過巧妙設計問題推動學生學習遷移、思維創新。例如,結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問,引導學生有效探究:綠色的植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嗎?綠色的植物能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為什么蚱蜢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捕獲光能的結構主要是什么?光合作用發生的條件有哪些?通過巧妙的問題設計,使學生樹立良好的思辨對比意識,對光合作用發生的結構、功能、機理、作用都可以引領學生有效思考學習遷移。
(二)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及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觀念,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通過多媒體技術對相關的生物知識進行展示,以降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難度,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提高對生物知識的探知欲,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講解“減數分裂及受精作用”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演示具體過程,確保學生能直觀地了解細胞分裂情況及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情況,降低學生學習和理解相關知識的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
(三)實驗引導,為學生創新探索提供多重動力
在高中生物教學落實過程中,學生所學的很多知識都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停留于教材呈現的知識引領學生學習探索,而要創造豐富的探究環境,引領學生聯系生活進行深度創新。培養學生良好探究意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科學責任意識,引領學生更好地尊重事實,有效延伸。這樣,學生就不會只停留于對知識的記憶而學習,而是學會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理性審視,教師不要讓學生單純套用經驗,而是要具備良好的探究意識,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尋根究底,使學生對問題的認知更深刻、全面。
例如,在學習了“質壁分離與復原”的實驗后,學生明白了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吸水后會慢慢復原,表現在外部就是已經萎蔫的植物會恢復生機。有學生提出了疑問:把一個干癟的蘿卜放到水里,蘿卜不僅沒有復原,還發生了腐爛,這是什么原因呢?結合生活經驗,學生提出了一個非常具有探究意義的話題。結合這個問題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開放的探索空間,讓學生在知識套用的基礎上,學會理性的探索、大膽的嘗試。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是生硬的套用知識,而是讓學生反復去嘗試、逐步去驗證,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更完善。
三、結語
在生物教學工作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社會發展的要求,符合課程改革標準,還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才培養工作的質量。要想在生物學科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注意與學生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指導學生安排學習時間,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總結與分析,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奠定基礎。高中生物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保證學生可以在分析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樹立較強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岳士永.淺析如何在初中生物課堂提高學生創新能力[J].神州,2020(26):101.
[2]蘇國興,李嘉媛.高中生物創新能力強化教學與實踐[J].科教導刊,2020(2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