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燕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于人才的培養目標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國家重視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力圖將學生培養成一個綜合能力更強的人。在學生成長的過程當中,對于外部世界他們會產生很多的疑問,如果這些疑問得不到及時的解答,就會形成心理問題,這是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的。本文主要對班主任在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當中所起的作用進行探討,分析在新時代班主任該采取怎樣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困惑。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方法
每一個班級都是一個小的整體,而班主任就是這個小整體的領軍者,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會極大的影響到班級上學生的成長。班主任是在學校當中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學生的發展特點,因此班主任的話對于學生來說會有更多的信服度,這也就決定了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當中的重要性。為更好的幫助學生,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上,班主任必須要積極作為幫助學生擺脫不良心理問題,為學生的快樂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當中,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極其的重要,因為這可以讓學生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學習上,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可以說對于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更好成長的必然要求。班主任積極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科學的認識世界的方法,在這樣的過程當中,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師生的良好互動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更好提升,讓學生能夠成長為更加優秀的人才。
二、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2.1 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良好的課堂環境是需要師生共同維系的。為實現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班主任必須要充分的考慮班上學生的特點,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選擇教育方式,同時在教學過程當中,還可以積極的補充進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要素,增強課堂對于學生的吸引性幫助,學生能夠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當教師充分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選擇,學生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的工作,雙方的共同協調可以更好的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
比如在日常的工作當中,班主任要對學生的課上表現以及與同學之間的溝通進行更多的觀察,要更多的了解到學生在學校這一天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同時班主任還可以積極利用課間的時間找學生進行談話,了解學生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感想,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出了一些疑問,要是一定要積極地幫助學生進行解答,幫助學生更好地擺正心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班主任更好的了解到學生的發展變化,可以更好的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班主任工作效率的高效提升。
2.2 充分利用家長作用,積極推進家校互動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當中,不只有學校這一個成長環境,同時學生的家庭對于學生的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要充分的利用家長的作用,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及時的將學生在學校的各種表現告訴家長,讓家長能夠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家庭以及學校可以團結起來,共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安全感,幫助學生更好的改善不良心理問題。
比如班上兩個學生吵架,班主任可以積極的找這兩個學生進行談話,詢問事件的發展經過,對學生不合理的想法進行積極的開導,幫助學生認識到同學之間友好相處的重要性。同時班主任還可以將學生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告訴家長,讓家長通過適合的語言來對學生進行開導,在家長和班主任的共同引導下,幫助學生更好的規范自己的行為。
2.3 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學工作的融合
班主任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以強硬的方式進行,因為這樣會讓學生在接受的過程當中產生強烈的不適感,會讓學生陷入嚴重的自我懷疑,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學生在學校當中更多的時間是進行課程任務的學習,班主任可以積極的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學工作的融合,在教學當中使用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正確的行為習慣。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增強學生的感受性,幫助他們樹立更為科學的行為準則,讓學生的心理能夠成長的更加健康,幫助學生更好的收獲美麗人生。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班主任必須要充分的認識到自己對于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在工作過程當中要積極的發揮自己的引導者作用,為學生的學習創造出更好的外部環境,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特點,在教學環節中融入更多的學生感興趣的要素,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學習以及生活當中的滲透,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幫助學生擺脫不良心理問題,讓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來對待學習。
參考文獻:
[1]羅布.淺談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收藏界:名師探索,2018(09).
[2]張永偉.談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