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芳
摘要:構建數學思維對于數學學習十分重要。但是,很多小學生在學習中以感性思維為主,而數學學習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維,而這正是學生比較缺乏的,這也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重重阻礙。因此,在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深知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看到學生目前思維發展的情況。本文主要從目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問題,及提高其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進行相關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教學探究;有效策略
在小學學習階段,數學是主要學科之一,也是很多小學生不太喜歡學習的科目。由于缺乏學習興趣,小學生對數學的重視程度也比較低,小學生缺乏理性的思考,沒有用數學思維看待問題,很容易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效率比較低,影響到學生現在及以后數學能力的發展。在素質教育深入發展的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重視。數學思維能力能為學生打開數學學習的新思路,打開數學學習的一扇大門。因此,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情況,從教學活動的多個方面來鍛煉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存在的問題
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數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小學生沒有豐富的數學學習經驗,在數學學習無法建立全面的知識系統,分析問題的能力有限,只能游走在問題表面,而且,小學生缺乏數學學習意識,如果得不到正確有效的引導,學生的思維形式容易固化。此外,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停留在表面,沒有帶領學生深入探究知識點,而且教學形式單一,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沒有樂趣,學生在被動的狀態下學習效率會更低。長此以往,學生不僅容易降低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無法運用數學思維去解題,很容易影響到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和發展。
二、提高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探析
(一)巧設學習疑問,鍛煉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教學不是符號公式和數字堆起來的課堂,更不是教師的“一言堂”,新時期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應當有嶄新的面貌,應當有不一樣的活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就離不開教學中的問題。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遇到問題喜歡思考,想要一探究竟,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此項心理,根據教學內容,巧妙的設置學習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好新奇和求知欲,使學生在心理驅使下主動去思考,進而實現鍛煉學生數學思維的目的。
例如,教師教學《長方形的面積》此部分知識,在課堂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什么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通過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復習舊知識,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能銜接上之前學過的知識。然后,教師與學生交流:對于像操場、教室這樣面積比較大的地方,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計算更為簡便?此時,學生能根據教師的引導積極思考。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去猜測,激發學生內在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大膽探究的數學思維得到良好發展。
(二)虛實相互結合,激發學生形象思維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而數學學科的抽象性特點比較明顯,教師單純的語言講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現代教學活動提供了有效的教學工具,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和設備進行教學活動,調節教學課堂的氛圍,讓課堂更有趣,更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操作,以虛實結合的形式更好的講解相關知識,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
例如,教師教學《圖形的運動》此部分知識,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展示升旗、風車、纜車、飛機螺旋槳等物體的運動形式,讓學生觀看,并提問學生:它們分別是如何運動的?如何將它們分類?此時學生能根據已有認知積極和教師交流。通過相互交流,教師可以以此順利引入“旋轉和平移”的知識點。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感知這兩種運動,教師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紙風車、小鬧鐘拿出來,讓實際物品讓學生更直觀的看到旋轉運動,同時,教師可以跟一名學生一起合作,將一件物品串在繩子上,教師和學生分別拿著繩子的一頭,將物品從這一邊滑到另一邊,讓學生更直觀的看到平移運動。通過以此虛實結合的形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增強對旋轉和平移運動的理解。
(三)開展探究活動,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學生思維的發展離不開實踐探究活動,在數學教學中,探究活動是尤為重要的。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思維能力的發展都會跟隨探究活動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以及學習能力,來選擇合適的探究學習活動,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豐富探究內容,以學生自主探究或是學生合作探究的形式開展。開展探究活動,能使全班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更強的積極性,讓學生內在的學習能力,以及數學思維得到有效發展。
例如,教師教學《分數的意義》此部分知識,此部分涉及到一些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先用多媒展示一個不完整的圖形,與學生交流:這是一個圖形的四分之一,如何根據已有的圖形,畫出原來的圖形?然后大家先思考,想一想,并在紙上畫出來,讓學生對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有初步簡單的認識。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分數的認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利用學習工具進行擺放,利用紙張進行折疊,利用畫筆進行繪畫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使學生更直觀的認識到分數的意義,在分數學習方面得到有效進步。在探究活動中,學生們能夠積極行動參與其中,數學思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以上的教學策略分析,能使學生在理論和實踐中有效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合理看待小學生的認知和發展特點,認識到一堂有活力、有趣的數學課堂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性。教師應當努力提升自己,合理運用教學資源和設備開展有效教學,在激發學生數學興趣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在快樂的數學課堂中,得到思維的擴展,得到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娟平.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2-13.
[2]黃美珍.淺析核心素養下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J].考試周刊,2019(A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