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雄
摘要:教育的發展讓人們認識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使得人們在關注學生學習發展的同時有了關注學生修養發展的意識,想要培養高素質人才,幫助學生擁抱燦爛的明天。小學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可以轉變學生對德育的認識,讓學生主動投身到德育活動中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在德育教育中與學生積極進行溝通,向學生傳播德育知識,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德育活動,增加了對學生身心特點的了解,點燃了學生德育學習熱情,豐富了學生生活。
關鍵詞:小學生;德育教育;教師;有效開展
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天性、環境等的影響,容易出現愛玩、懶惰、自私等問題,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與人際交往,甚至給學生的后續發展造成危害。小學教師實施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使學生用更加積極的心態來面對成長,知道什么是德育,能夠在德育的引領下不斷完善自己,成為一個懂禮貌、有追求的新時代少年。
一、積極進行溝通,了解學生身心特點
小學教師在實施德育教育的時候,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積極溝通來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知道學生需要的是什么,結合學生的現狀來與學生交流,增加對學生的認知。例如在觀察學生的過程中筆者發現部分學生存在自卑心理,無法向他人敞開心扉,打開自己的交際空間。為了解決學生的問題,及時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筆者先是與學生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出發,給學生分享了自己成長中的小故事,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接著,筆者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煩惱,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在學生表示找不到自己身上的優點,認為自己一事無成的時候,筆者先是借助鼓勵性的語言來激勵學生,然后又從學生的生活、學習等方面尋找學生表現優異的地方,讓學生將自己的眼光放長遠,全方位地了解自己,認可自己,重視自己。除此之外,筆者還鼓勵學生主動開口表達,使學生能夠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擁有與人交際的勇氣和能力,開闊學生的成長視野,使得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找到自信。
二、傳播德育知識,構建學生德育意識
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要增加學生對德育的認識,使學生知道什么是德育,構建學生的德育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德育學習中來。例如為了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美德,讓學生樹立中華傳統美德的意識,能夠在生活中將中華傳統美德發揚光大,筆者先是為學生講述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圍繞尊老愛幼、學習重道、為人處世等方面向學生介紹了古人的優秀表現,使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接著,筆者又通過組織學生自主搜集中華傳統美德知識,介紹自己身邊的人和事,說一說自己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理解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在分享和討論的過程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深刻了對中華傳統美德的認識。除此之外,筆者還從學生中挑選優秀的代表,結合他們的表現來將其樹立成不同的道德學習榜樣,呼吁其他學生向其學習,明確學生德育發展的方向。學生在德育參與中,知道了什么是中華傳統美德,知道了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價值,能夠自覺地用中華傳統美德來約束自己。
三、開展德育活動,豐富學生發展內容
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具有顯著的差異性的,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不同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德育實踐空間。教師可以綜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來組織學生進行活動,豐富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借助自己的力量來充實德育發展內容。例如在帶領學生進行德育活動的時候,為了突出學生在德育中的作用,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實力,筆者先是組織學生進行圍繞“德育看我”這一主題進行實踐,鼓勵學生采取自己擅長的方式來詮釋德育,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嶄露頭角。學生一聽說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都顯得很積極。部分學生通過設計黑板報的方式向其他學生講述了德育小故事,宣傳了德育小知識,部分學生利用舞臺表演的方式演繹了生活中的感人情節,突顯了德育的魅力,還有部分學生借助文字、繪畫等方式記錄了自己印象深刻的德育場景,給德育帶來了新的發展。學生借助不同的形式點明了自己對德育的理解,突出了自己的優勢,豐富了德育活動內容。
總之,本文通過與學生積極進行溝通,了解了學生的身心特點;向學生傳播德育知識,構建了學生的德育意識;帶領學生開展德育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發展內容。學生經過德育的熏陶,對德育有了較為系統的了解,意識到自己在學校生活中不僅要接受文化知識的洗禮,還要接受思想品德的洗禮,認識到自己并不只有學生這一個身份,也是社會中重要的一員。學生能夠認真地參與到德育活動中,跟隨教師的步伐來踐行德育理念,為德育帶來更多的精彩。小學教師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向學生講解德育知識,為學生打開了德育的五彩畫面,使得學生找到了德育在生活、學習、活動中的價值,給學生的長遠發展埋下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郁美紅.建構有生命的道德教育——談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實現[J].求知導刊,2020(52):85-86.
[2]范宗方.構建小學生德育氛圍,潤澤孩子們的心田[J].課程教育研究,2020(3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