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衍林
摘要:本文主要分許中職語文基礎模塊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與探索,先闡述了中職語文綜合實踐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實現語文課程的綜合性、踐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進而闡述了中職語文基礎模塊綜合實踐課程開發的關鍵原則要遵循:以課程標準為綱、以課程內容為本,以模塊要求為基礎、以學生發展為導向,發現了在實踐教學中還有很多的疑惑,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深入地探索,進一步總結化解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語文;基礎模塊;綜合實踐課
一、中職語文綜合實踐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
1.實現語文課程的綜合性
首先,要保證語文課程目標的綜合性。在語文課程中提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時,清楚要掌握的基本語文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寫作能力以及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鍛煉學生的品德與審美,完善學生的人格。中職語文課程著重于學生在知識與技能、表達與交流、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保證實施多元化的教學目標,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綜合性。
其次,中職語文課程與專業課程的綜合性。中職學校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專業課,忽視了文化課,導致文化課地位邊緣化,實際上文化課是中職學校中主要的基礎課,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把職業教育與學生的專業融為一體;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突出中職語文教學的特色,重視在實踐教學中的合理運用,中職語文課與專業課的綜合性表現在對兩者的學習上,保證與職業教育的連接與融合。
2.踐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
中職學校的專業課程在教學中比較重視課程的實踐性,盡管語文課程也有一定的實踐性,但是語文課程個更傾向于理論的教學,過于看重學生在教學中的體會;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條件與經驗,多多給予學生發揮自己能力的空間,教師要明白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想要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就要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清楚學生的想法,在設計教學內容時結合學生的心理與年齡,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調動其學習的欲望,調動其學習的動力,掌握學習的技巧;語文課程就是要在通說讀寫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各項技能,語文學習是為了幫助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在現實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練習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是語文課程包含知識、能力與素養系統的綜合,中職語文課程的綜合性還表現在其實用性上,注重學生的就業與終身學習,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思想,推動國內教育行業的發展進程。
二、中職語文基礎模塊綜合實踐課程開發的關鍵原則
1.以課程標準為綱,以課程內容為本
中職學校要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要參照設計的教學方案與計劃,站在教學方式與手段的層面來講,教學內容與手段都比較豐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進行學生全員、全程、全面參與,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語文綜合實踐課在形式上來講是活動課,需要以教學活動為引導,進而實現預期設置的教學目標。
不同單元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是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運用,思維的發展,審美的提高與文化的傳承,促進學生養成人文素養,提高對中華文化知識的基本了解。語文核心素顏涵蓋了熱愛大自然、認識自我、關愛老人、注重職業工作等多個方面,突出了現代公民需要具備的價值觀與能力。通過了解我國的文學性樣式,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而掌握語言,提高審美、傳承文化等語文核心素養。語文課程標準基本是以教材為主,結合每個單元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開展有效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創新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手段,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
2.以模塊要求為基礎,以學生發展為導向
首先,閱讀與欣賞。教師要使用普通話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歸納漢語的特點,學會對漢字的書寫,使用一定的工具輔助學習,清楚不同句式表達的內涵與寓意,糾正句式中存在的語病,引導學生進行句子的仿寫、改寫等;清楚進行精讀、略讀、瀏覽的閱讀方法,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并欣賞文學作品,針對教材中的古代詩文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在閱讀優秀的作品時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加閱讀量,提高語言素材的積累。
其次,表達與交流。在進行語文口語交流學習時需要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引導學生訴說與傾聽,通過介紹、演講與發言等基本的口語交際方式進行練習;在寫作的時候學生需要結合實際需求開展,寫作的類型有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等,而寫作的方式為啟事、書信、總結等;清楚怎樣修改文章,知曉修改的方式,便于使用常用的軟件處理文本。語文教師要精準把握目前的教學情況與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與之相關的專題,保證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特別是近些年來,教師在中職學校根據基礎板塊開展語文綜合性活動的深入探索與學習。
總的來說,語文是綜合性的實踐課程,語文基礎模塊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語文教師要參照課程標準,結合語文基礎模塊的內容,開發新的語文綜合性實踐課程,有助于開展有效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便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結論
由于中職語文課改的大力推進,中職綜合性實踐在課程開發、教學實踐等方面已經有了比較成功的研究結果,這個研究的過程關系到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思想,需要轉變目前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進而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很有幫助,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課程改革激發了教師對教學的積極性,只有在激發了學生學習動力的情況下,在實施教學活動時,學生才能收獲良好的學習成果,進而發展自我,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保證學生在實踐學習中合理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有助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其綜合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斌.基于微課在中職語文基礎模塊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39):146-147.
[2]余一繁.基于中職語文新課標的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以高教版《語文(基礎模塊)》下冊第五單元必讀課文為例[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14):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