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飛
摘要:在重視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和綜合素養的大環境下,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門科目的重點就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實踐技能,并在教學中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可以看出,這門科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很貼近的,因此教師也要以生活化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本文分析了通用技術教學的幾個特點,就生活化教學方式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教育;通用技術教學;生活化教學
引言:
通用技術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緊密,教師自然也不應用傳統的理論為主的教學方式。開展通用技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儲備,然而目前的教學效果比較一般,需要得到教師的注意。
一、對通用技術科目的分析
通用技術是信息技術的延伸,這門科目兼顧了專業性和通用性,很多內容都是學生平時常見的內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著廣泛應用。學好這門科目,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特別是學生可以用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正是開展通用技術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結合通用技術科目的特點,教師選擇的教學方式也不能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脫離,生活化資源的應用此時就顯得非常關鍵。
將生活化資源與教學活動結合起來,實際上就是把教材上的知識通過生活化的載體表現出來[1]。一方面能夠減少知識的抽象性,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尤其是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對應的問題時,能夠獲得極大的樂趣和成就感,這是傳統以理論講解為主的教學難以給學生帶來的感受。
二、對生活化資源應用的分析
(一)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
生活化資源的應用并非一個簡單的過程,教師需要將以生為本作為教學的核心理念,而不僅僅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或者用簡單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來實現。要真正體現理論的意義,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實際需求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法,將實踐作為理論的有效載體,以此來逐步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操作性也是通用技術這門課的特點之一。課堂上講解理論固然重要,通過實踐鍛煉動手能力同樣不可或缺,這是教師應該重視的一點。
(二)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利用生活化資源開展教學活動,主要還是減少教學的枯燥感和單一性,提高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并且學生能夠發現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途徑。對于教師來說,平時要多觀察、多總結、多發掘,使用的生活化資源應該貼合學生實際,這樣其難度、形式才會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能將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結合起來,發現利用知識的多樣途徑。
(三)可以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
當今社會對創新能力非常重視,優秀的人才往往也是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人才。如果課堂教學充斥著理論講解,那么強化創新能力的目標自然就難以實現。創新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非常廣泛,而應用生活化資源的優勢就在于此。在教學中采取啟迪學生思維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以生活化資源為基礎,充分利用自己的創新和發散思維,獲得多種多樣的學習結果。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不僅學習了、實踐了,更思考了,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而不是單項能力。
三、生活化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一)用實物給學生帶來真實直接的視覺感受
通用技術教材中不乏一些較為抽象或者難度較大的知識,如果僅靠教師的口頭講解外加板書,認知水平一般的高中生會覺得學習難度較大,影響后續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對此,教師不妨將一些實物作為教學工具,一方面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知識,一方面也能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比如有的教師平時見到設計很有趣的桌椅時,就會把它們拍下來并整理在一起,到了《設計的一般過程》這節課時,教師將這些照片、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思考一下這些桌椅與平常的桌椅有什么不同,哪些方面體現了創新。雖然學生并未見到桌椅的實物,但照片視頻同樣起到了教育效果。教師講解完后,學生就會在學習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嘗試著大膽設計,而不是跟風模仿常見的桌椅形式。
(二)使用多媒體資源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度
信息資源在教學領域的應用愈加廣泛,教師也應嘗試在通用技術教學中融入一些多媒體資源,這是提高教學效果常見且有效的一種方式。借助互聯網,教師能夠獲得非常豐富的信息資源,就可以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需要靈活選擇。比如在講解“三視圖”這一知識時,很多教師會讓學生觀察一些常見物體,但很多物體的三視圖并不清晰,如果運用信息資源,教師可以隨便調整物體角度,學生能夠對物體進行全面觀察,很快就能掌握觀察物體并繪制三視圖的方法。實際上,教師就是用生活化資源降低了知識難度,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又如在《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平時常見的汽車作為教學資源,讓學生了解著名品牌以及汽車配件,學生使用硬紙板、木塊等制作發動機、方向盤等汽車零件的模型,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很強,制作的模型和真實的汽車零件非常相似,這樣的教學也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發散思維得到了充分應用。
(三)設計多樣的任務促進學生實踐水平的提升
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有一定差別,但如果教師不重視教學方法創新,學生也會逐漸對這種方式產生厭倦感[2]。要讓學生在教學中長久保持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資源設計一些緊貼教學目標并且難度適中的探索任務,根據任務的內容,可以選擇讓學生獨自完成或者組織他們進行小組合作,無論何種方式,歸根結底還是給學生創設應用知識的空間。比如教師讓學生自己搜集素材并畫出草圖,使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制作一個照片架。學生們的想法五花八門,制作的相片架形式多樣,這樣的教學讓學生的實踐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也讓學生懂得了再偉大、再新奇的想法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得以實現,學生由此對通用技術教學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想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對本科目的特性和作用有充分了解,并認識到當前教學存在的一些不足,多搜集、發掘可用于教學活動的生活化資源,讓通用技術的工具屬性和教育作用得以體現,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打下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顏宏. 生活化教學資源對提升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研究[J].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6(13):1.
[2]王恩江. 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中生活化教學資源的利用[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