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翠
摘要:我國是擁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遺留了很多傳統文化的瑰寶,優秀的道德文化和精神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得以傳承和發展的核心。在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內容,有利于學生在了解我國深厚歷史文化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的背景有更深刻的了解,有助于學生將傳統文化內化成為自身的優秀道德品質。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中歷史;滲透策略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傳統文化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的素質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逐漸被凸顯出來。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教育內容,能夠使學生在歷史文化背景的支撐下,能夠更加明確傳統文化的內涵。
一、深挖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
高中歷史學科是高中生必須修習的關于我國歷史發展的重點學科,而歷史課本是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有效載體,由于新課標的創新改革,使得高中歷史課本中融入了更多的傳統文化內容。高中歷史教師要深度探究歷史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然后在歷史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將傳統文化的知識向學生進行滲透,有利于學生在深厚的歷史背景下了解傳統文化的內容和內涵,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我國的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喜愛之情和深度探究的好奇心,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掌握和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傳統文化的持續發展。比如高中歷史教材中關于“百家爭鳴”課堂教學中,其主要內容是在我國古代春秋戰國時代的軍事家和思想家們提出的主張和思想,甚至在科學技術、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這些思想依然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比如人們常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都是春秋戰國時代的軍事家和思想家提出來的重要道德思想,這些道德思想至今仍然對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道德品質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這些傳統文化的內容,歷史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著重地向學生介紹這些思想道德內容的意義,引導學生內化成為自身的優秀道德品質,并以此作為學生道德行為規范的標桿。另外在高中校本教材“經典誦讀”中包含著眾多的經典的傳統文化的內容,歷史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對其進行閱讀,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了解更多的我國傳統文化的知識,使學生在眾多內容的傳統文化中充分的受到傳統文化內涵的熏陶,有利于學生形成愛國、愛家鄉的高尚道德情操,樹立回報祖國、建設家鄉的遠大理想。以歷史教材為出發點,對教材中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度挖掘,探尋傳統文化的教育意義,有利于學生喜愛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并立志發揚傳統文化的優秀品質。
二、借助歷史人物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明中,時代造就的民族英雄屢見不鮮,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熱愛自己的國家,愿意為國家的獨立或者安全奉獻自己的生命。高中歷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歷史學科教育的時候,可以將歷史教材中的英勇的、無私的、具有犧牲精神的各個時代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向學生進行滲透。比如在高中歷史教材“甲午中日戰爭”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講述民族英雄鄧世昌勇敢抗擊日本軍艦的故事, 在清政府軟弱無能的情況下,得不到任何支持的情況下,勇敢的指揮軍艦抵抗日本軍艦的攻擊,最后戰死以身殉國。然后將鄧世昌這種在民族大義上不怕犧牲、敢于犧牲的愛國精神向學生進行滲透,讓學生能夠深刻的認識到,不怕犧牲敢于犧牲的愛國精神是抵抗外族侵略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的道德品質的重要內容。虎門銷煙的林則徐,辛亥革命的領導者孫中山等等,都是對我國歷史文化做出過突出貢獻的有著深遠影響的時代代表人物。在歷史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引用具有啟迪性歷史人物的故事滲透民族精神、愛國精神的意識,有利于學生將愛國主義精神內化成為自身的高尚情操。
三、用傳統文化文學藝術作品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我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各個歷史時代都有優秀的各領域的傳統文化的藝術作品,至今。在書畫、雕塑、刺繡、建筑等領域還保留著眾多的代表歷史時代的藝術作品。這些都是不可復制的歷史文明遺留的寶藏和文化瑰寶,也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得到傳承的體現。在我國高中歷史教材中,也包含著很多的優秀歷史文學藝術作品,在對學生進行歷史背景知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優秀的藝術作品進行鑒賞,在鑒賞的過程中深挖藝術作品的傳承價值和內涵,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對文學藝術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鑒賞能力,還有利于學生對其展現的傳統文化內容有更深刻的解讀。比如在高中歷史課本中“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的課堂教學中,教材的內容展示的是明清時代的各個文化領域的成就,使學生能夠清晰的領略到明清時代藝術文化的盛況。在此刻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用明清時代的著名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夢”,通過引導學生對戲劇“牡丹亭夢”所取得的藝術成就、表達的思想、展示的劇種——昆劇進行詳細的了解和挖掘,同時滲透相關的傳統文化的思想品質的教育內容。
結束語:
由于高中歷史學科和傳統文化的歷史背景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通過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比其他學科中滲透傳統文化,更易讓學生接受、理解,有助于提升學生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思想品質。
參考文獻:
[1]王凱.新時代初中歷史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4):53-54.
[2]杜建琴.初中歷史教學實現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中),2019(07):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