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
摘要:在新課標下,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改變傳統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更新教學理念,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力求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全面加強初中音樂教學,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策略分析
引言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走進課堂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不僅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感受,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啟迪了學生的心靈,很大程度上還激發了學生的音樂興趣。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作為學生素質培養重要的一環,是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主陣地。教師必須及時捕捉當前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和創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以提升教學效果。
1打開初中音樂學習渠道,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在開展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時,不僅要加強學生課本中的音樂學習,還要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生的音樂學習途徑,使學生從更多的途徑中學習音樂、接觸音樂,進而實現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創作類型音樂,讓學生自主欣賞,并在欣賞的過程中,對音樂進行更好地感悟,領略音樂中的美感,進而引導學生愛上音樂。
2采用情境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建構主義認為,“同化”與“順應”是學生學習中的兩個基本過程,這與學生已有的音樂知識和經驗密不可分,提供與音樂內容一致的情境更有利于學生進行知識與經驗的遷移,有效學習新知識。音樂富有創造性和藝術性,以創造性為審美特征的音樂教學能夠彰顯音樂本質,構建契合音樂創造性的素材情境更有利于學生轉變簡單記憶、模仿的學習,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教師應充分考慮音樂的背景和內涵,立足音樂教學實情,努力構建音樂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這一教學情境中,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中。有些音樂知識專業性強,節拍特點明顯,學生在學習中存在較大難度,基于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模式先引導學生對歌曲中的歌詞進行初步掌握,并將自己對這一歌曲的理解寫下來,初步感知音樂內容。之后,教師通過情境展現其中蘊含的創造性特征,引導學生跟唱,增強音樂學習的有效性。
3深挖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音樂體驗感
在傳統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學理念就是音樂知識、音樂專業技能的傳授。新課程更注重學生的體驗,以學生為音樂學習主體,音樂教學不僅是學習音樂知識,也是培養學生態度與價值觀,發展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音樂增強學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實現音樂的育人價值。就初中音樂這一課程來說,雖然不是中考的科目,但卻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承擔著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重任。據此,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正確看待音樂教學,將音樂的育人價值發揮出來,轉變學生學習態度,實現音樂的育人價值。一方面,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活化音樂課堂,將音樂與學生興趣融合起來,將先進的音樂教學方法融入音樂課堂,強調學生的參與、體驗,彰顯音樂特點,突出音樂的藝術性,開展學生樂于參與的音樂活動,以達到音樂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全新的教學理念下,教師還必須積極開發多種教學資源,促使學生認識到在生活中音樂無處不在,讓學生能夠體驗和感受音樂表現出來的節奏和情感,與學生產生共鳴,增強學生的音樂體驗,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態度,讓學生在積極參與音樂學習活動中進行音樂知識的構建。
4聲勢律動教學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調查顯示,在現在的初中教學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包括: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低,學習音樂的興趣不高,學習效率較低,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單一,課堂枯燥無味,教學手段落后,很難讓學生接受音樂的熏陶,另外課本知識的單調,沒有新奇的地方,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導致知識無法被學生掌握,教學目標難以完成等等,而在初中音樂教學的課堂中采用聲勢律動的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優美,在音樂的熏陶下身心舒暢,在低沉的音樂中也可以被熏陶成憂傷,這就是真正的被音樂所感染了,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應用這種聲勢律動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獲得音樂熏陶的情況下也可以學會鑒賞音樂,培養音樂鑒賞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音樂的教學中采用聲勢律動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聲勢律動教學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5樂器教學使用奧爾夫打擊樂器
奧爾夫打擊樂器的使用能有效訓練節奏和讓學生直接體驗到音樂的美感,增加基礎音樂活動的體驗,也是我們音樂課堂上必不可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回想我們的音樂課,每當老師拿出小樂器,學生總是興奮不已,都爭先恐后的想要親手體驗,興趣高漲。把各個種類中的部分奧爾夫樂器帶入到課堂中展示給學生看,學生了解并且認識,聆聽音色,學習使用樂器,并且從中選用合適的樂器為不同風格的音樂伴奏。在伴奏時要求使用樂器的方法正確,音色優美,并且準確配合樂曲或歌曲的節奏,與他人合作使用不同的樂器。形成一個豐富的音響效果。學生能夠自信的演奏樂器,通過演奏樂器更好的來學習、掌握教學內容,提高自身的表現能力。
6開展師生互動教學,凸顯學生課堂的主體性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在開展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時,必須全面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引導學生在良好互動的過程中,全面加強音樂學習。對此,教師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立足于教學實際,開展積極有效的互動,并在互動的過程中完成音樂的高效學習。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互動,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要引導學生提前搜集相關的資料,包括:時代背景、文化內涵、音樂形式等,進而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將自己對音樂的觀點進行展示,師生互動,對音樂進行全方位的學習,有效理解音樂內容與形式,欣賞音樂的節奏美和內涵美,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進而全面提升初中音樂的課堂教學效果。
7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師必須更新和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采取先進的音樂教學理念和形式,展現音樂的特征和情感,與學生的興趣相契合,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給學生美妙的音樂體驗,活化音樂課堂,注重學生對音樂的自我欣賞和感悟,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構建符合新課程要求的初中音樂課堂。
參考文獻:
[1]劉奇.談新課標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J].戲劇之家,2020,(08):165.
[2]胡靜.關于新課標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探討[J].讀書文摘,2016,(16):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