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敏
摘要:“雙減”指要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是適應新時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雙減”政策的實施對課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種情況,實施高效課堂改革,始終堅持提高學生學科素質、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升課堂效能的宗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在雙減政策下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成為當前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闡述了雙減政策的含義,并分析了當前雙減政策對初中教學工作開展的影響,進而提出了幾點雙減政策下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希望對初中教學工作的改進和推動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進;能力提升
落實“雙減”政策文件的根本保障,在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方式,強化作業等教學管理,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只有向課堂要質量,才能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情況下提高效率,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是教育的主戰場,教師要認真守住教育教學的底線。因此,如何平衡學生綜合素養提升、成績提高與作業量減少之間的關系,的確是老師們需要好好把握的問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應該制定新的教學計劃,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一、雙減政策內涵簡述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持續規范校外培訓(包括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1]
“雙減”指要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一方面是針對現在學生的作業量和作業時長進行縮減,這個縮減實際上就是要求老師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自身情況來適當并且合理地布置作業量,在作業量減少的情況下相應的做作業的時間也會減少。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作業的質量,布置的作業只要在數量的減少和質量的提高,都能夠滿足才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雙減”真正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對于培訓類的企業機構嚴禁上市,也不能在平時的節假日進行補課,這就是相應地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和學生的負擔,也讓培訓機構不再是以盈利為目的機構。針對線上的培訓機構和非學科類的培訓機構也要進行嚴格的審批制度。這個縮減本質上是讓學生減少校外培訓機構的學習,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鍛煉德美智體勞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二、雙減政策對初中教學產生的影響
2.1增加了實踐活動時間
在雙減政策出臺前,學生的學習模式大多是課上聽講、課下完成家庭作業,將學生完全框架在課堂和作業中,空余時間很少。但是雙減政策的實施,減少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為學生留出了更多的空閑時間,利用這些時間,學生可以開展一些實踐活動,比如做社會調查、閱讀等等,這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的身心得到了一定的放松,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親近[2]自然,學習到一些課本之外的實踐知識,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利用這些時間,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參觀活動和實踐活動,在參觀博物館的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領域,除此之外,在活動上,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調查目的,學生通過與社會人士交流得到自己的看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學生可以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2.2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之前的課程教學主要針對應試教育,因此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涯都伴隨著大量的家庭作業,學習熱情不高不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并且進一步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就失去了教育對于初中教學工作的真正意義。在雙減政策下,最明顯的變化是學生自由時間的增加,他們可以利用空閑時間提高自己的道德、智力、身體素質和藝術技能,更重要的是,他鍛煉了學生的身心素質,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課堂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提高。[3] 例如,學生在學習之余的時間可以做一些游戲或者發展自己的小興趣、小愛好,讀讀書、彈彈鋼琴,這些娛樂活動都可以幫助學生放松身心,也可以保證學生有充足的睡眠,這也大大影響了學生回到課堂上積極的心態和精神。
三、雙減政策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改進策略
3.1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傳統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有著巨大的制約。在雙減政策下,有必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的課堂內容更加豐富。首先,教師應該改變教學內容,用新穎的概念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課堂內容的教學不僅僅是教師盲目傳授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地將知識應用到考試中,特別是對于較為專業、枯燥的理論知識,教師應采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課堂內容,并運用多種課堂活動來豐富課堂內容。其次,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生思維的桎梏,采用多種問答形式,讓學生自由探索和學習,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積極學習。課堂內容不僅要用語言表達,而且要體現在各個方面,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可以應用到各個方面。教師應理論聯系實際,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立足社會,激發學生重視道德和法治,結合社會熱點話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技術為學生播放道德與法治談話節目,或鼓勵學生多參加法律宣傳活動等,引導學生認識到遵紀守法的重要性。[4]例如,在學習“師生之間”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設置一些調查問卷,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之后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問答式的教學模式,將古板的講課轉換為聊天,在課堂上拉近與學生距離的同時,講解一些關于師生關系的知識點,提高教學效率。
3.2改變教學觀念,注重學生主體地位
在講授道德與法治時,教師應充分把握教學內容,以教學大綱為框架,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良好的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提高教學效率。在傳統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口語教學,忽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不重視教學與實踐的結合,導致教學質量低下。雙減政策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中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主動理解學生的思想,以教材為基礎,有效引導學生學習。[5]例如,教師在講授“情緒管理”時,可以逐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親身經歷的不愉快的事情,找出情緒產生的原因,進行自我分析,想象情緒的后果,并通過學生自己進行總結,進一步學習如何處理你的情緒。
3.3加強家校合作
要真正做到雙減政策,不能只在校內的作業量上下功夫,還要在校外的培訓機構上進行調整。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培養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課程,在校內減少作業量的同時,家長和老師要進行溝通,將校外培訓機構的學習量相應減少,將學習重點放在校內。如果學生的德智體美勞鍛煉時間減少,休息時間減少,就會直接導致學習效率下降,綜合素質也不達標。因此家長要根據學生的自身學習情況和水平來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6]讓孩子利用課下時間,來做一些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比如進行社會調查,或者參觀游覽一些博物館等等,讓孩子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充實自己,更好的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在擴充知識面的同時達到身心放松的效果,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學校可以開展一些家長交流會,召集班級學生的家長共同分享育兒心得,在會議上,教師需要向家長宣傳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減少不必要的興趣班,帶領孩子參觀一些有價值的博物館、展覽館,帶領孩子去敬老院做志愿者等,帶著孩子體驗社會生活,了解更多課堂之外的知識和文化,開闊視野,學會更多知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雙減政策下,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成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一個難題,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不斷轉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堅持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在減少作業量的同時保證教學效率,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更加優化的教育教學策略和計劃,為學生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 黃彩霞. 雙減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作業設計探索.
[2] 文小強. 核心素養下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有效教學的策略[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
[3] 陸向紅. 初中新課改后怎樣提升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果[J]. 文理導航, 2019(19):2.
[4] 張偉平. 淺談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發展的策略[J]. 2020.
[5] 王巨成. 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踐[J]. 考試周刊, 2019(93):2.
[6] 白全武.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 考試周刊, 201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