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勇
摘要:教師圍繞學生的實際心理特點開展音樂課堂教學,可營造以學生為本的和諧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消除和緩解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煩惱和壓力,促使其產生積極的學習心理,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參與度、配合度,進而有效提高音樂教學質量。音樂教師要達成這樣的教學目標,基于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中選取風格各異、以陶冶人情感為主要特征的音樂作品,優化音樂教學方法,推進音樂教學的高效、健康開展。
關鍵詞:初中音樂;優化驕教學;有效策略
目前,初中音樂教育的有效性依舊是音樂教師著重關注的問題,雖然不少音樂教師跟隨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引入了不少新型音樂教學方法,但音樂教學實效與預期教學效果之間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音樂教師需繼續圍繞如何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這一問題展開教學研究。而隨著這一教學研究工作的推進,音樂教師有了新的發現,即教師可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來開展音樂教學。
一、開展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音樂教育在初中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它更是凸顯了多方面的教育價值。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音樂教師應抓住發展機會,推進音樂課程的創新教學改革。但是,當前初中音樂教育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不注重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導致學生的學習需求并沒有得到全面的滿足,影響了學生的音樂學習激情與學習效果。根據這一教學問題,初中音樂教師應正確認識學生的心理特點對音樂教學帶來的影響,并探索遵循學生心理特點開展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二、優化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端正教育思想觀念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都將音樂這門課程看作無關緊要的學科,認為學生的音樂學習不過是在緊張學習壓力下的一種放松娛樂活動。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抱著“隨便教一教”的教育思想,學生在這種氛圍下也會產生“隨便玩一玩”的學習心理,從而導致音樂教學變成了走過場。學生難以從音樂課堂中習得更加有價值的知識與技能,甚至還會形成錯誤的學習觀,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利于初中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培養。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發揮“以樂育人”的教育價值,需要教師以端正教育觀念為前提。初中音樂教師要認識到音樂課程同樣是國家教學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綜合素養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初中音樂教育工作者應主動更新教育觀念,在音樂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規范音樂教學過程,強化自身的知識儲備、行為規范以及思想品質,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為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育人”功能。
如在音樂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對唱歌的發聲技巧掌握不好。對于這種基礎性的音樂知識,首先,教師在每一節歌唱課中都細心、耐心地指導學生進行發聲技巧訓練。在教師嚴謹的教學態度影響下,學生也不由得提高了對音樂基本技能學習的重視度,逐漸掌握了要用哪些器官發聲,用不同器官發聲會有什么差別,學會如何使各個器官相互配合。其次,教師要注重對腹式呼吸的訓練,使學生掌握讓聲音更加飽滿的技巧。最后,教師是要讓學生學會將所學的發聲技能運用在歌曲演唱中,并在多次訓練中扎實基礎。扎實的基礎是課堂學習的必備條件,也是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石。最終達到規范音樂教學流程,端正學生音樂學習觀的目的。
(二)利用先進教學技術,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雖然初中生的認知思維能力較之小學時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發展,但仍處于以感性思維為主的階段。也就是說初中生在音樂學習中能否培養音樂核心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學生主觀意識的支配。若是學生對音樂學習缺乏應有的熱情,那么音樂教學活動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對此,教師要創新音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課程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獲得更加深入的感知與體驗,實現學生與音樂的情感共鳴。先進教學技術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需求。讓學生從音樂學習中獲得情感的觸動,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讓音樂教學變得更加多樣化,從而給初中生的音樂學習帶來獨特的體驗。
如在教學《圖蘭朵》時,為了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讓學生發現音樂之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段有關《圖蘭朵》歌曲演唱的視頻資料,并在課件播放中介紹這首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通過視頻的直觀展示以及音頻的介紹,學生可以了解《圖蘭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根據童話改編而成的歌劇,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部音樂作品。在多媒體視頻課件的展示下,學生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了解了音樂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在此基礎上進行音樂學習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歌劇作品之中,從而促進學生發現與感悟音樂之美。
(三)組織課外學習活動,開拓核心素養
培養途徑為了加強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力度,更好地發揮音樂課程的教育教學價值,教師需要開發與拓展更多的教育途徑,延伸音樂教育的范圍,讓音樂教學走出課堂。組織課外學習活動是教師拓展音樂核心素養培養輻射面的體現,可以為音樂教育打造出更加廣闊的天地。例如,教師可以開展第二課堂,探尋課內音樂教學與課外組織活動的有效連接方式。在第二課堂中,學生可以在更加輕松、愉悅的生活氛圍中,主動地表現出自身的特長。在展示與表現中可以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
三、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本身是一門藝術,是創作者利用音樂符號與歌詞創編的方式,所表達出的情感與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說音樂是人的一種感情寄托與精神鼓勵,可以讓學生在音樂學習初中會發現美、鑒賞美,并實現對素質美與品質美的培養。為了實現“以樂育人”的目標,初中音樂教師需要在課程教學中堅持以核心素養培育為導向的原則,將育人思想滲透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才能有效地助力初中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怡.提高初中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探討[J].考試周刊,2021(62):151-153.
[2]向麗.以美育人:初中音樂課程德育功能的滲透路徑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