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會
摘要:美學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部分,對學生將來的成長和發展有重要影響,所以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課程,從課程要素中發掘美的要素,歷史也必須強調學生的情感、態度、為了實現價值觀的正確指導,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美教育。
關鍵詞:初中歷史;滲透美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美育是中學教育的內容,對中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代中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認為,美育可以陶冶情操,使人的精神更高尚、更純潔。美化生活,忘卻煩惱,摒棄不良生活習慣,使人們的精神更有創造力;豐富科學知識,豐富生活,增強創業精神。美育不僅完成了學生“淳風美化”的美育課題,而且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走上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道路,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美滲透于社會和自然的各個領域。歷史教育之美包括自然之美、社會之美、科學之美、藝術之美,其內容十分豐富。
一、多媒體教育實踐美育。
在歷史教育中,使用現代的教學法,可以達到歷史教育滲透美育的目的。同時使用多媒體教育,利用多媒體教育圖文并茂的特點,探索隱藏、深化的多方面、多角度的知識,從而使學生感知到歷史的形象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我們的歷史教育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資料。利用這些資料,借助最新的信息技術,可以制作出各種五彩繽紛的多媒體課件,使歷史課堂的教育更加動人。與歷史直接的“對話”,使學生受到情感的沖擊,情感得到培養。例如,紅軍長征一課教學時,可以下載紅軍橫穿草原、爬雪山、飛瀘定橋、挖野菜、吃野菜等視頻剪輯,或播放音樂《長征組歌》,學生能帶著情境去學習紅軍戰士不怕困難和危險的革命精神。
二、教師躬行實踐美育規范
“道高為師,德高為范”,所謂的教師不僅僅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還要成為學生的榜樣,要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讓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一言一行。中學生面臨著急速成長的危機,這個時期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會影響學生的三觀的形成和未來的發展。作為中學歷史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發掘美育要素,發展美育實踐,是遵守教育改革的必然措施。首先,教師在要求學生和自己方面必須平等,也就是說,“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讓別人做”,教師不應該讓學生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學生要對自身嚴格自律,對他人寬容。例如,在歷史課上,教師要求學生互相尊重,對應的教師在提出要求時必須尊重語言,并用他們的行動來展示學生的榜樣。其次,教師要對學生的細節產生影響,以“潛移默化”的形式達到美育目的。好的教育絕對不是大聲疾呼,而是為了達到教育目的的借助巧妙的教學方法。像課堂一樣,老師在地上看到了紙屑,然后彎下腰把它撿起來放到垃圾箱里,這個舉動比命令學生收拾要好得多,教師的言行都會被學生看到的,并且放在心上。
三、使用美的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是傳達知識的主要手段,也是歷史教育的最基本的工具。在歷史教育中,教師的語言必須實現知識教育、能力培養和情感滲透。蘇霍姆林斯基先生曾經說過:“教師的高水平的語言能力極大地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這也表明教師的語言表達對于教育尤其重要。因此,歷史教育必須滲透語言美。首先,教師的語言必須是科學的。例如,西歐的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王權”,1911年的中國革命推翻了“皇權”。第二,教師的語言必須充滿思想和情感,優秀的教師才能表達出王昭君的飄然、岳飛的怒火、鴉片戰爭的煙云,運用教師的積極性,改善課堂氣氛,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最后,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師的聲音應該是生動、深刻或智慧的。此外,為了讓學生體驗到美的樂趣,語調也必須朗朗上口、抑揚頓挫。
四、襯托對比
真善美與假惡丑存在鮮明對比,它們相互斗爭,在教育中使用對比的方法發,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美麗丑陋的,文明和野蠻是什么?在教授"鴉片戰爭"課程的期間,面對英軍的侵略,在虎門、定海、鎮江等戰斗中,典型的對比法運用來稱贊關天培、陳化成等愛國官兵的英雄行動的,與敵人作戰致死的同時,揭發了奕山、牛鑒等叛徒的賣國行徑。為了進一步提高教西安事件內容時學生的識別能力,可以要求學生從張學良、楊虎城等不同的角度來考慮,以及親英美派和親共派來分別進行思考,考慮西安事件的解決方法。通過這樣的角色交替,學生們更加認識到共產黨的和平解決先事件的用心良苦,即優先考慮當時的整體情況,然后接受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對問題的整體看法和心胸。
五、課外活動擴大美育
歷史美育必須滲透到各種課外活動中。通過課外活動的經歷,不僅可以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教師可以根據教育課題的必要條件,組織學生參觀紀念館、展示場、美術館、史跡等,整理學生的社會調查,踏足自然,踏入社會,放下教科書和課堂的束縛,與自然和社會密切接觸,緊密結合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開闊學生的視野,開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然地接受社會接受美,提高美的水平和審美的情趣。
結論
總之,在中學的歷史教育中實施美育是必要且可行的。多媒體教育實踐美學教育、教師躬行實踐美育規范、襯托對比以及課外活動擴大美育,貫穿整個教育過程,使學生對提高他們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為學生全面獨立的和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李講.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美育工作的探究與實踐[J].天津教育,2021(04):116-117.
[2]池曉明.初中歷史教學中美育滲透的探索[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0(08):25-26.
[3]蘇順秀.初中歷史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