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燾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作為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水平。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該時期正是學生接受全面教育引導的黃金時期,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工作對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極為重要。為此,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工作展開研究,并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幾點對策,意在有效開展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處于小學生接受教育的啟蒙時期,這個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處于形成的初期,對于實施情感教育尤為重要。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同時也是當前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重點實施對象,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開展情感教育工作有助于學生人格健康發展,同時也是當前教育教學體系改革優化背景下的需求組。為此,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其應當不斷提高自身語文教學水平,注重對學生情感教育培養,充分體現學生的情感價值及其生命力。
一、豐富教學形式,提升學習情感
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自身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最為重要的培養因素,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其主要的工作內容也僅僅是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最終還是需要學生自己將學習道路走下去,而學生只有牢牢掌握了學習技巧,才不至于在學習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此,教師的教學手段直接影響著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為此,為了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當中,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同時也要注重能否被學生所接受和認可。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想要為學生尋找相關的學習題材十分容易,加之在當前教育教學理念改革的背景下,誕生了很多高效的教學手段,因此豐富課堂教學形式不再是教師的教學難題。學習語文最為重要的因素便是氛圍,課堂的學習氛圍活躍,學生便能夠產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教師利用教學方式時,應當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比如為學生開展情景教學模式、生活化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模式等,就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們所使用的漢字屬于象形字的一種,其漢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感,對于小學生而言就很難理解,為此教師便可以結合信息化手段為學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利用影片播放等方式使學生直觀理解知識內容,給予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
二、創建教學情景,強化知識理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該時期學生年齡較小,其自身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在自身情感上也較為單調,同時對很多漢字的理解及掌握不夠牢固,難以理解其意思。因此,學生在進行文章解讀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理解,在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會利用一遍遍朗讀文章,結合為學生解釋每一段具體含義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而學生真正能夠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少之又少,因此很多情況下都是以學生對文章進行背誦默寫的形式結束學習活動。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雖然這個時期學生身心年齡較小,但其自身想象能力及記憶力十分優秀,教師如果能夠給予學生表現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就一定能夠實現情感教育效果的增強。同時,我國具有非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一些詩詞歌賦,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且很多古詩詞本身就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情感價值,在開展古詩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文章,使學生置身其中,與文章作者進行情感交流,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三、和諧師生關系,營造學習氛圍
對于剛剛比如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生而言,這種模式的學習環境會給學生心理帶來一定壓力,學生每天都要去學校上課,放學回家完成作業,少了以往幼兒園時期的快樂和舒適。除了每天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最多的時間便是與教師一同度過的,而倘若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的心理情緒,那對學生的學習及教師的教學工作均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因此教師應當切實優化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這也是開展高效情感教育的基礎前提。學生只有在和諧的師生氛圍中,學生才更為容易的熱愛語文學科。語文學科在以往看來十分枯燥乏味,這也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時刻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鼓勵及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并及時進行引導和教育工作。而課下,教師也要積極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交流,多關注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簡要而言,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開展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課程中最為重要的教育工作。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善于利用教材知識,借助知識內容強化學生學習情感,加深學生對情感的理解。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更要不斷優化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促進情感教育有效性的提升,使學生對情感具有更為深入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廖曉慧.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8(12):57.
[2]游航.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整合策略[J].黑河教育,2018(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