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偉 吳麗華
摘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社會各個領域都產生極大影響。在此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也得到蓬勃發展,“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學校教育管理中。在小學教學管理中,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能夠促進教師更高效地開展教育管理,持續增強對學生學習綜合能力和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鑒于此,本文圍繞“互聯網+”時代小學教育管理的對策展開論述,分析“互聯網+”時代小學教育管理的主要特點,基于實踐的層面提出具體的應用策略,以期能夠進一步促進小學教育管理模式得到改革與創新,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構建現代教育新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教育管理;對策
引言: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下,“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應用“互聯網+”技術,能夠促進教育與管理實現高效整合,使教師掌握更合理、規范的教育方法,構建起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管理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促進文化綜合素養的形成,確保各項教育管理工作得到有序推進。
一、“互聯網+”時代小學教育管理的主要特點
(一)不斷促進教育管理模式的多樣化
在小學教育管理過程中,運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在更大程度上促進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進而構建呈多樣化的管理模式,例如可充分運用線上學習、微課學習和直播課程等豐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有效改進傳統管理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學習場景中實現快樂學習、趣味學習和輕松學習。與此同時,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小學教育中,能夠在更大程度上踐行新課程的發展觀,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通過有效的教育措施,促進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喜好選擇更匹配的學習內容,掌握自主學習的安排方法,有效突破模式化教育的種種不足,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監督能力。另外,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小學教育管理中,還能有效避免各種外在因素的干擾,例如新冠疫情等突發性的事件影響而不能組織集中性學習,通過空中課堂、線上課堂完成學習任務,能夠保障學生能有充足的學習時間,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突破傳統教學在時空上的限制,有效應用課內外時間和校內外學習實踐,充分保證學習成效。
(二)不斷促進教師現代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小學教育管理中運用“互聯網+”技術,是一種有效的教育管理實踐和創新,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師的現代化教育管理水平,引導教師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突破傳統管理模式的種種弊端,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育理念,進而促進現代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增強教師與教育專家、學者的深度交流,不斷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提高理論認識,積累豐富經驗,充分結合與實踐進行創新,適應新時代的需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例如,班級管理引進電子班牌,實現班級智慧管理,融家校共育、班級文化、考勤管理、班級管理等為一體,有效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更形象直觀展現各個班級過程性管理。
二、“互聯網+”時代小學教育管理的具體策略
(一)轉變教育管理理念,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認識
要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小學教育管理中,首先應當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互聯網+”技術的優勢,積極促進教育管理實現信息化,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管理成效。為此,學校管理者及教師應當加強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在教學管理實踐中主動應用信息技術,不斷促進教育與管理的融合,促進技術與管理的融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學校要在硬件設施的配備上下功夫,保障學校網絡暢通,多媒體一體機配備要滿足教師教學使用需求,還可以建設智慧課堂、紙筆課堂,配備學習行為分析系統等,一邊抓硬件建設,一邊抓教師使用技能,雙向發力,提升互聯網教育技術背景下教育教學效率。
(二)高度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積極應用信息化管理平臺
在小學教育管理的改革中,利用“互聯網+”技術將通過教育層面和管理層面同步展開。在傳統的教學管理觀念中更加注重于教育的過程,但卻忽視對學生的管理。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能夠實現教育管理的平衡性發展,持續增強學校與教師對教學管理的充分認識,更加重視與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養提升。因此,在教學管理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對象,充分突出學生在教育管理活動中的主體性,為學生構建起和諧寬松的教學管理氛圍。為此,教師應當積極應用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課前推送微課的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模式提高教育管理成效,引導學生參與線上自主性學習。與此同時,教師也可通過該平臺展開主題學習和討論,促進業務能力的提升。還可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信息化管理平臺展開針對性教育,構建起良好的學習風氣,實現教育管理的規范化與全程化。
(三)優化教育管理模式,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下,教育教學活動中將更大層面地引入多媒體設備,進而為各項活動的組織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學生提供更多樣化的體驗式學習的平臺與機會,提高教學成效。為此,教師應當充分應用教學多媒體設備,積極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專業領域,突破常規的PPT教學,能夠按照慕課、在線開放等課程的標準打造出自己的專業課程,把多媒體一體機的用途發揮到最大化。同時,還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持續增強與學生與家長的多樣化溝通,共同商討并推進促進學生取得更大進步的方法,促進教育管理取得實效。
綜上所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小學教育管理應當加強應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不斷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增強現代管理意識,儲備強勁的發展動力,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結合課程實施不斷探討優化舉措,全面提高小學教育管理的整體水,關愛學生,激勵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寇曉英.信息化視野下小學教育管理現狀及路徑創新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21(70):7-9.
[2]高學華.新時代小學教育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求知導刊,2021(08):10-11.
[3]向小軍.信息網絡環境下構建小學學校管理體系的策略[J].求知導刊,2020(33):79-80.
[4]楊陽.信息技術在小學生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