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作者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陶瓷泥塑在我國傳承歷史相當久遠,同時陶瓷泥塑與陶瓷設計之間有著非常緊密地聯系,這在一定程度上為豐富和拓展陶瓷藝術設計課程打下了一定基礎。與其他類型的雕塑相比,陶瓷泥塑本身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相對來說比較獨特。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高校教育要滿足課程設計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要求,這也促使高校教師將陶瓷泥塑課程引入到陶瓷藝術設計教學之中。希望通過該課程的實踐教學和講解其中的文化內涵,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陶藝制作和泥塑造型設計,進而發現泥塑文化與陶瓷藝術創作之間的結合點和融合點,不斷把陶瓷泥塑課程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提高學生們的實踐操作水準和藝術設計水平。
陶瓷藝術設計指的是按照人們的實際需要和審美水平制作陶器品的方式方法。而陶瓷藝術設計中包含造型設計教學、材質與工藝設計教學以及功能設計教學等多種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學習到陶瓷的結構與空間、材質與材料以及色彩與形態、表層與肌理裝飾設計方面的知識,并充分運用陶瓷設計的獨特方法創造出具有較強功能性個性和審美性的陶瓷藝術作品。陶瓷藝術設計教學還涉及到了美學、人機工程學、工藝學以及市場等各個方面的學科內容,其最終的作品設計形態也會受到個體自身的生活習慣、生理、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狀態的影響。
陶瓷泥塑是我國流傳歷史相對久遠的民間藝術,主要是把泥土作為原料,運用手工的方式捏制不同的造型。總而言之陶瓷泥塑是通過設計者的藝術化處理和手工制作的方式,在經過燒制之后來輔助陶瓷表現的工藝品。陶瓷泥塑不需要運用過多的工具進行修改和裝飾,這也是陶瓷泥塑最大的特點之一,利用泥巴本身的韌性來塑造外形,進而達到傳神且自然的藝術效果。
在高校陶瓷藝術設計中融入陶瓷泥塑課程中可以充分的啟發學生們在陶瓷創作和設計方面的天分與潛力,同時還能讓學生意識到陶瓷藝術設計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手段和材料,使得藝術創作更加靈活和多元。
陶瓷泥塑的制作工藝與其他的雕塑藝術相比非常獨特。例如,設計者在制作時需要對陶瓷泥塑進行精心處理,不僅要保證最終所成型的作品不坍塌和不傾斜,同時還要保證其造型能夠展現出一種和諧的美感;陶瓷泥塑在燒制時,還要把控起火候,這樣才能保證最終產品燒制質量。陶瓷泥塑的最終成型需要經過燒窯的高溫炙烤,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原本的設計重心維持程度,最終成型的陶瓷泥塑作品表面上是否會存在瑕疵,這些都需要學生掌握好火候。因此在陶瓷泥塑課程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到陶瓷泥塑的設計、燒窯、制作以及塑形等這個內容,深入體會陶瓷泥塑制作工藝方面的獨特藝術性。而且學生需要親自參與到陶瓷泥塑的制作過程,主動認知和感受陶瓷泥塑的制作環節,在改正錯誤和改進制作方法過程中,把握陶瓷泥塑的造型設計、火候控制以及材料特性等多種內容。幫助教師培養學生的陶瓷藝術設計理念和思維,同時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陶瓷泥塑文化方面的內涵和文化底蘊。
陶瓷泥塑課程本身與繪畫藝術、中國傳統造型文化等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在設置了陶瓷泥塑課程之后,首先要教授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法和理論,而學生也需要具備一定的素描基礎、平面裝飾藝術以及色彩課程等學科知識內容,之后教師則是傳授粉彩、青花以及新材等傳統彩繪技法,對未來學生自身獨立創作具有時代特征的作品和在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提供幫助。優秀的陶瓷設計不僅需要有新穎和獨特的外形,還需要進行一定的裝飾,這樣才能保證作品的完整性。這也就要求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引入繪畫技能方面的知識內容,引導學生將自身的繪畫基礎充分發揮出來,對線條和色彩的使用更加正確,提高和豐富設計效果。而且學生在學習期間教師要給予引導。根據學生自己的陶瓷造型,教師要幫助學生發揮其創造力和想象力,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內容和技法,使用釉里紅、粉彩、五彩青花以及色誘等多種手段來裝飾自己的作品。學生不僅能夠了解陶瓷泥塑的傳統技藝,同時對學生的陶瓷藝術手段也加以豐富,進而提高陶瓷藝術設計的質量。
現當下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十分觀眾且迫切。這是因為陶瓷設計在工業生產的大背景下呈現出同一性,無法滿足人們對于陶瓷藝術作品的審美需求。因此,對于富有創意、新穎獨特的設計作品人們更加追求。高校陶瓷藝術專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地創新教學理念。教師在開展陶瓷藝術教學活動時,要著重關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個人素質和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給予幫助。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幫助學生拓展自身的創作視野,不斷的傳承現有的陶瓷文化精髓,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進一步幫助學生創造出屬于自身特色且符合大眾審美水平的藝術作品。
陶瓷藝術設計教學除了培養學生自身的設計能力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具備能夠使用不同材質進行操作的能力。在陶瓷泥塑實操課程之中,教師要充分應用陶瓷泥塑的藝術感染力,引導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探索表達自身藝術情感的方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接觸和了解陶瓷材料,對泥土的特性和功能有更多的感悟和了解,而且在動手操作時,學生也能體會到陶瓷泥塑本身的審美意趣和品格;也是學生不斷見證自己體悟泥性、發現自身的過程。陶瓷泥塑課程的實踐性相對較強,教師在教授給學生理論課程之后,必須要求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保障學生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不斷提高,也就能確保學生將自身所設計的陶瓷作品運用熟練地操作技巧和工藝創作出來。
1.目標性原則
高效陶瓷藝術設計教學最終是為了培養應用型和實操性人才。因此在開展陶瓷泥塑課程時,必須要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操能力,保障學生所培養出來的能力能夠符合社會和市場的發展需要。
2.系統性原則
陶瓷泥塑課程必須要按照教育和認知發展規律,結合陶瓷藝術設計教學內容和科學系統的方法,對陶瓷泥塑課程的整個教學體系進行系統化和全面化的制定,而且陶瓷泥塑實踐教學環節應當循序漸進,要求每一個環節都能夠相互交融、相互關聯,促使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在培養人才過程中得以相互貫通。
3.以學生為中心原則
陶瓷泥塑課程相關教學活動在開展后必須以學生作為整個中心。認識到陶瓷泥塑課程的教育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要加強關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鍛煉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4.規范化管理原則
根據陶瓷藝術設計教學到目標,在陶瓷泥塑課程當中需要將不同環節的管理力度增強。并且要積極借鑒國內外成功的管理經驗,根據學生和自身教學情況,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囊括了課程設計、目標、專業以及考核等多個方面。
1.教學內容模塊化
教學內容模塊化指的是通過把不同的教學任務分解成具有較強聯系性但又相互獨立的模塊,這些教學模塊對應具體的教學內容,同時展現出較強的層次性。通過應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保障陶瓷泥塑課程的教學目標實現,同時還能改進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以陶瓷泥塑設計課程為例,將這個課程共分為幾個不同的教學模塊,包含了課程導入、設計理論拓展、設計思維和流程。
課程導入模塊中關鍵是要將學生的質量進行拓展。首先要構建陶瓷泥塑設計創新的知識根基。以時間為主線講述陶瓷泥塑設計的發展和變化,并說明不同時期和朝代陶瓷泥塑的具體造型和風格;并讓學生針對中外陶瓷泥塑產品進行調查和研究,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區陶瓷泥塑所應用材料、器型以及裝飾的特色,更好地把握當代陶瓷泥塑設計的時代審美和發展動態;另外還要解剖陶瓷泥塑作品,可以讓學生對該作品的構件、尺寸、結構以及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設計思維和流程模塊主要是讓學生通過運用仿生、聯想、整合等多種方式來闡述自己的所構思的作品,并進行實操訓練,建立起完整的陶瓷泥塑設計體系;設計理論拓展模塊。該模塊主要是運用實際的陶瓷泥塑設計案例來講解相應的理論,例如個性化設計,系統化設計,可持續化設計,情感化設計以及綠色設計等。
2.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可以在陶瓷泥塑課程中引入他人或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按照科研成果的內容進行創新教學內容,以此來增強教學內容的可用性和實時性。例如在面對學生初次接觸陶瓷泥塑工藝操作時存在著技法不熟練的問題,就可以應用一些科研成果中的內容:分解外部形體、控制重心以及使用獨特的制作方法等。通過應用這樣的方式方法,可以有效地開拓學生們在陶瓷泥塑方面的學術視野,運用教師所給予的研究經驗進行創新,增強創新的層次和水平;在陶瓷泥塑具體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方式來個性化表達,不斷創新學生的思維很流利,促使學生得以形成探索和創新陶瓷藝術設計和理念。
3.創新考核方式
首先要建立起新的考核觀念。把陶瓷泥塑課程融入到高校陶瓷藝術設計教學之中需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考察,教師可以根據最終的考察結果來調整教學方式,提高實際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注意在陶瓷泥塑課程中應當采取過程性評價,并注重最終考核結果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實操能力、設計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其次,選擇過程性和階段性的考核方法。在教學后,教師可以選擇創作型、設計方案評講型等多種方式來對學生階段性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察,并運用百分制的方式給出相應的成績。這些成績能夠有效反映出學生們在日常學習中的實際狀態,還能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到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學進度,并針對實際情況改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樣的考察方法要貫穿整個課程的教學過程,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問題要及時糾正,保障學生在學習陶瓷泥塑的整個過程表現為持續改進的狀態。
4.把握陶瓷藝術設計發展,調整陶瓷泥塑課程內容
教師必須要對陶瓷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前沿動態以及市場需求加強了解和關注,并將符合時代特點且符合當代審美需求的作品作為教學內容引入到陶瓷泥塑課堂當中,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行業的發展動態,把握自己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學習陶瓷泥塑方面的知識;而且教師自身需要對其他高校開展的陶瓷泥塑課程進行調研和學習,將其中優質的部分納入到自己的課程教學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把自己在陶瓷泥塑課程上所學習到的內容轉化為具體的設計成果,并把這些成果與專利申報相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豐富自身的人生經歷,而且還能帶動學生們的創新熱情。
陶瓷泥塑是勞動者在長期生產勞動過程中所創作出來的民間藝術。通過在高校設置陶瓷泥塑課程,可以有效提高高校陶瓷藝術設計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培養出較強的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的實操能力,促使學生在陶瓷藝術方面的設計更加多樣化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