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斌 吳健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學校都在打造自己的教育特色,以自身的教育研究與實踐工作推動教育領域的改革創新。中學是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段,對學生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學校在打造教育特色的同時,要切實發揮教育特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長學生智慧的作用,為學生的人生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文章以“璞文化”教育特色為切入點,從不同的角度對如何開展初中的智慧教育展開討論,希望能夠對廣大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璞文化;中學;智慧教育
作者簡介:朱文斌(1971—),男,江蘇省鎮江市索普初級中學。
吳健(1978—),男,江蘇省鎮江市索普初級中學。
教師要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就要利用好有限的時間,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實現個性化的成長。教師還要采取更具智慧的教育行動,增長學生的智慧,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讓師生雙方在更加良好的身心狀態下攜手前進。在智慧教育領域,師生都像是未經雕琢的璞玉,有很大的潛力待挖掘,學校應該為師生雙方的智慧成長創造良好條件且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璞文化”及智慧教育概述
所謂“璞文化”,是將師生雙方都看作有著無窮潛力,有著雕琢價值的璞玉,想方設法將師生雙方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在當前教育領域的持續改革形勢下,“璞文化”有著重要意義,其意味著學校不再囿于以往的教育經驗,在教學上大力創新,讓師生雙方都能獲得進步,使得學校整體上能夠實現“茍日新,日日新”,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智慧教育,是教師采取更有智慧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其要求教師在增長自身智慧的基礎上,也讓學生更有智慧,打造不斷發展進步的智慧課堂。目前比較流行的智慧教育概念主要指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等先進手段開展教學工作,涉及的范圍比較狹窄;本文所說的智慧教育則是一個更加寬泛的概念,包括教師對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在內,只要能夠有效發展并應用師生雙方的智慧,推動雙方在智慧層面的成長,都屬于智慧教育的討論范圍[1]。“璞文化”與智慧教育的連接點在于都強調師生雙方潛力的挖掘與不斷成長。
二、目前中學“璞文化”與智慧教育結合的實際情況
(一)智慧教育發展存在不足
從當前中學智慧教育的發展情況來看,還有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地方。當前的中學教育在信息技術等手段的幫助下,教學質量已經有了明顯進步,但這只是借助外界幫助的“智慧”,體現不出師生雙方的智慧。部分教師以為只要運用比較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并對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調整,就屬于“智慧教育”,導致這部分教師過于關注對教學技術的研究和追逐,而忽視了有針對性的教學實踐探索,沒有充分地挖掘自身的教育潛力[2]。
對于學生來說,其正處于智慧發展的關鍵時期,在信息技術的引導和幫助下,他們的思維變得更為活躍,學習效果出現比較明顯的提升。但是,很多學生仍然是在外界的督促,特別是在教師的要求之下,才能認真學習,而不是依靠自身的智慧認識到學習的必要性。學生的聰明才智主要體現在技術層面,但并不能以更加全面深刻的自我認知為基礎,持續增長自身智慧,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對“璞文化”的認識程度不夠
“璞文化”是本校提出的一種特色學校文化,既然要將師生雙方都視為璞玉,那么學校本身也應該像是璞玉一樣,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無論是學生、教師還是家長,都還沒有建立這種認識,相關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比如,有的教師將開發自身和學生的智慧聚焦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用學生在考試成績方面的情況作為評判學生的智慧是否得到有效開發的標準,所有的教育工作重心仍然圍繞課堂上的知識教學,并對學生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長此以往,教師非但沒有在開發學生智慧方面取得特別好的成果,反而讓師生雙方身心俱疲,并且讓家長在配合學校教育工作的時候也產生了很多困惑。
三、基于“璞文化”的中學智慧教育開展路徑
(一)增強教師專業素養
在中學教育工作中,教師發揮著關鍵性作用。教師是學校教育特色及教育文化的實踐者,是學生的引導者[3],教師是否具備教育的智慧,決定著智慧教育的成敗;教師的潛力能否得到充分的挖掘,是否能夠認識到“璞文化”的重要性,影響著學校“璞文化”智慧教育工作最終是否能夠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在基于“璞文化”的中學智慧教育開展過程中,學校應該將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放在重要的位置,通過各種積極有效的行動增長教師的智慧,并且應提高教師應用各種先進教學技術等智慧教學手段的能力。
為此,我校積極鼓勵教師自主學習與自我提高,為教師提供了某學習網站的高級賬號,讓他們更好地查詢學科文獻資料、編輯微課課件、編制教案試卷。教師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可以及時了解教育領域最新的發展情況,增強自身的理論水平,自主開發智慧潛力。我校鼓勵教師展開校本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將教師的學習、研究、實踐等情況融入日常教學評價中,從管理的角度提高教師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我校還積極購入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為教師提供教學的便利,使得教師能夠將自身的教學智慧通過智慧的教學手段充分體現出來。如此,我校教師的專業素養普遍有了明顯提升,教師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發展的堅強后盾。
(二)準確把握學生情況
在基于“璞文化”的中學智慧教育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促進學生的智慧成長,實現師生雙方的共同進步,這樣,教師和學生作為“璞玉”的潛力才能被充分地開發,實現教學的提質增效。教師應準確把握學生的情況,給予學生更有針對性的智慧教育,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的發展。必要的時候,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各種先進手段,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精準的把握和分析,為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實現高效的智慧教育做好準備。
為此,我校通過與軟件公司合作,購買相應的軟件與服務,以能夠精準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教師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明確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而且教師在發揮先進技術優勢的同時,也有意識地避免“唯技術論”。教師在學校的支持下,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也關心學生的生活情況,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更好地從能力、基礎、性格、愛好等方面全面地了解學生,為教學工作創造更多合適的切入點。
(三)構建師生成長平臺
學校是學生享受學習生活的樂園,也是教師成長的空間。師生雙方的智慧成長體現在各個方面,需要不同領域的支持。如中學階段的學生普遍比較活潑,喜歡參與各種集體活動,渴望能夠獲得自我展示的機會。因此,除課堂教學之外,學校應該通過組織文藝活動等各種方式,滿足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在學習之外的領域實現智慧成長,讓這些寶貴的“璞玉”能夠煥發出更加多彩的光芒。教師也同樣如此,他們希望獲得職業上的發展,體現自身的職業價值,獲得學校、學生和家長的認同,學校應該努力滿足師生雙方智慧成長的需要,構建師生成長平臺。
為此,我校平時積極組織促進師生雙方溝通交流的活動,了解師生的實際需要,鼓勵師生對日常的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和校園活動提出各種意見和建議。具體來說,我校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社團,以這些社團為依托構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并與學校本身的特色“璞文化”相結合,號召師生將學校的各種條件充分利用起來,在自己喜歡的各種活動中打磨自身能力,綻放獨特光芒。
(四)積極落實教育實踐
教師要積極落實智慧的教育活動,切實促進學生智慧的全面成長,讓學生都能夠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才能體現“璞文化”應有的價值。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做好智慧教育工作,能夠讓學生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受益無窮。學校應該創新教育活動形式,從核心素養的視角出發,充分考慮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發揮智慧教育更大的作用。
為此,我校將課后延時服務等時機充分利用起來。如組織上文提到的各種文體社團,讓學生可以在日常藝術學科學習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陶冶身心,感受藝術和生活的美好。又如我校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活動,在校園內專門開辟勞動教育園地,引導學生開展蔬菜種植等勞動實踐,感受勞動的價值,體會收獲勞動成果的喜悅。再如我校還與周邊社區聯合,共同組織多樣的教育活動,在重要節日期間面向社區組織學生舉辦文藝展演,讓學生有機會在更大的舞臺帶給人們快樂。
(五)引導家長充分參與
教育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任務。如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觀博物館,既有效地利用了社會資源,又發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而對于中學智慧教育來說,學校和家庭是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4]。在基于“璞文化”開展智慧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通過各種途徑幫助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展現智慧,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學生無論在什么環境中都能夠得到充分的智慧開發,實現智慧成長。
為此,我校組織了“家長進校園”活動,邀請每個班級的家委會代表進入校園參與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直觀地向家長展示我校德育方面的智慧教育過程。我校也組織了“春滿璞園”家長開放日,讓每個班級的家長參與我校教學方面的智慧教學過程。當然,我校更注重鼓勵教師通過家校溝通,幫助家長了解學校特色的“璞文化”,讓家長明白為什么我校會把師生雙方視作“璞玉”,以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教師注重向家長介紹學生在各個領域的成長發展情況,讓家長明白基于“璞文化”的中學智慧教育確實取得了優秀的教育成果。另外,我校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讓家長以更有智慧的方式和學生溝通交流,對學生的智慧發展給予充分的鼓勵與肯定,從而匯聚教育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六)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基于“璞文化”的中學智慧教育,必須讓學生認識到他們自己在智慧方面是一塊“璞玉”,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他們未來的發展固然要依靠多方面的指導,但關鍵還在于他們自發的努力。教師不能過于關注自身采用了哪些智慧的教育方法,而忽視了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的能力。教師要認識學生自主發展的重要性,并且應該積極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為此,我校一方面在學生中大力宣傳“璞文化”,讓學生產生認同感;另一方面在教師中積極升華“璞文化”,鼓勵教師積極探索智慧教育。我校在教職工大會、教學研究活動以及教學實踐等各種途徑中對“璞文化”與智慧教育進行宣傳、解讀,大力推廣目前已經取得良好實效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案例,幫助我校教師提高理論認識與實踐水平。另外,在日常的教學評估及教師的獎懲措施等方面,我校將教師對于“璞文化”的理解程度和智慧教育的實踐效果考慮進去,以有效激發教師的積極性。教師則加強學習,積極嘗試,切實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結語
總之,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的當下,學生只有具備智慧,才能跟上社會的腳步,成為優秀的人才,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價值。為了幫助學生達到這種程度,教師自己也要增長智慧,開展智慧教育[5]。學校則要為師生雙方創造條件和平臺,做好對師生的引導和幫助,將師生看作有著無窮潛力的“璞玉”。
【參考文獻】
[1]何慶,蘭周新.智慧教育推進中小學教師角色轉變與重構[J].時代人物,2021(10):0241-0242.
[2]李穎,張媛.智慧教育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核心素養的提升策略[J].成才,2022(03):20-21.
[3]夏榮春.中小學智慧課堂的困境與推進路徑[J].基礎教育論壇,2021(02):45-46.
[4]齊愛軍.智慧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學家校共育機制研究[J].教學與管理,2021(13):8-10.
[5]孔陽華.做智慧型管理者:小學班級管理的方法分析[J].時代教育:中旬,2021(06):0009-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