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榕芳
(福州市僑園小學,福建 福州)
“雙減”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更加強調“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只有真正構建“育身”與“育人”一體的教學課堂,才能真正提升學生體育綜合素養。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除了基本的體育教學之外,可以在體育課堂中融合其他藝術學科的內容,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從唯物辯證法我們可以知道,任何事物之間都是存在聯系的,他們互相之間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可以是促進作用,也可以互相作為補償。教育是一個整體,學科具有統一性,體育學科作為其中的一項內容,與其他學科之間必然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在傳統教學中,體育不被重視,學生學習體育的過程一直比較被動,也提不起興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觀念,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圍繞學生來展開,加強對他們核心素養的培養,讓他們可以擁有學習知識的主動權,研究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與要求,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體育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它不僅是讓學生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也與數學、語文、音樂、英語等學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要懂得整合教材中不同學科的元素去設計教學方案,改進教學內容,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
在以往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只是機械地給學生傳輸一些相關的運動技能,并沒有體現出體育課程的人文性,也忽略了學生可能會厭煩的心理。近些年來,國家加大了對體育課程的改革力度,要讓教師明白學科之間的互通性,通過體育課堂加強對其他知識的認識與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他們更好地發展。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除了要明白教材上的教學內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好好利用它來進行教學,所以,體育教師應該對教學策略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與其他教學有效結合,意思就是可以在上體育課時將其他學科的內容引進來,做到融會貫通,讓學生可以更加快樂地學習。
通過整合各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可以在課堂上極大地激發出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將單調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提高了課堂的容量以及教學效率,同時,也幫助學生學到了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識。
體育課的教學目標是,除了要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外,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適應能力,逐漸了解體育健康知識,擁有健康技能,想要完成這些目標,就必須不斷完善教學內容。
體育課堂的教學主要是以運動作為媒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運動技術的練習、開展游戲活動以及教學比賽,以此讓學生的身體部位得到發育,增加身體機能的協調性,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性,調節學生之間的情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教育改革明確指出學生要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學生不再是被動者,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主動向教師提問并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這樣才可以體現出課改的實際意義,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促進他們發展。
當前體育教育改革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兒童的綜合素養和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孩子健全的人格特征。如果能將語文學科的人文素養與體育教學有機結合,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同時對文化精神層面的提升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如體育教師可以把復雜的動作要領編成有趣的口訣,將游戲規則編成簡單易懂的順口溜,必將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感受順口溜、口訣、童謠、詩歌的文化內涵。在小學體育課中,最常見的就是將動作要領編成口訣,如在水平二的前滾翻教學中,一蹲二撐三低頭四團身滾動像皮球,運用口訣和順口溜把前滾翻的練習動作要領謹記在心,學生好記,練習動作時要領朗朗上口,有利于技術技能的學習。
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感到頭疼,所以對學習英語產生了厭煩的情緒,在上體育課時,教師將英語教學滲入其中,既可以讓教學氣氛變得輕松,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一舉兩得。如每節體育課上課之前都要報數,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報數,除了one,two,three,也可以用英語字母a,b,c 來代替,教師在對學生發號口令的時候,也可以用英語單詞來替代,如立正、稍息等。課間休息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簡單的英語歌曲讓學生放松,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得到鍛煉。
數學學習與體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數學知識中所包含的圖形、線條等在體育課中有所涉及。如在課堂設計上,教師可經常運用與數字有關的游戲,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排列隊形式是經常要遇到的一個內容,這讓許多教師很苦惱,有的學生聽不懂也很頭疼,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數學知識,如水平一階段的隊列隊形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熟悉的圖形來走,這樣他們更容易記住自己的位置。在足球的腳內側踢球,以右腳踢腳為例,左腳要在球側15 厘米處,身體右轉,大腿與地面保持平行;壘球的投擲注重出手的角度,45 度是最佳投擲角度等,這些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兩者是互相促進的。如果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算數、測量、圖形等知識完成體育游戲的挑戰,一定會讓體育課增添無限樂趣。
人們對體育越來越重視,所以體育教學內容也需要更加豐富、更加有趣、更有韻律感,將音樂加入其中是進行有效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一首好的音樂可以創造一個好的教學環境,所以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選擇音樂,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所選擇的音樂給學生帶來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如我在上二年級“原地投擲小沙包”中,準備活動我就以節奏感強的跑操音樂帶領孩子們有序地進行慢跑,做操的音樂也是帶有口令的,具有明確的動作指令,低年級的孩子會非常喜歡,也能更好地根據節奏完成準備活動,特別是在放松部分,我采用目前孩子們最喜歡的兒歌《有你就幸福》的手語操來完成,這種健康的、能帶來正能量的音樂,能讓學生身心都得到發展,又能達到課的目標。
美術是一門具有藝術性的學科,將美術學習融入體育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開闊他們的藝術視野,同時能讓他們的想象力變得更加豐富,提高思維能力,讓他們可以發現美并且創造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教師根據不同課的內容需要,如在某些游戲環節可以為學生準備可愛的動物頭套、豐富多樣的貼畫等,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再如,自制的壘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涂上喜歡的顏色,在球上加上一條鮮艷的彩帶,投擲出去的時候就如煙花一樣從煙囪里冒出來;利用五彩斑斕的跳繩還有各種顏色的接力棒就可以擺出各種各樣的圖形,讓學生比一比誰的更好看,這些都是對學生藝術能力的培養。
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我們將致力于探索體育學科德育滲透,優化體育教學設計,提升課堂質量,為學生的身心健康貢獻力量。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一共有三個方面:第一,要讓學生有較強的健康意識,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在社會上生存的必要條件,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機制都還不太完善,所以要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第二,要加強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這是體育學科的重中之重,而鍛煉需要長期堅持,在體育課上,教師要教給他們一些基本的鍛煉技巧,為以后的鍛煉打好基礎;第三,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全面發展。如游戲“往返接力”的教學中,除了用到跑步的一些基本技巧外,游戲中有很強的規則性,跑到標志物繞一圈往回跑,與同伴擊掌接力,先完成隊為勝;游戲“垃圾分類”,運用小沙包的顏色來區分“垃圾”的類別,將不同顏色的小沙包投到相對應的板上,不僅進行了投擲練習,還滲透了環保意識教育,課中運用這種游戲就能培養孩子們的團隊合作、競爭意識、努力拼搏的精神,激發興趣,促進他們身心全面發展。通過游戲的方式,讓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形成良好競爭性,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團結意識,也達到了學生鍛煉身體的目的,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
作為體育教師,我們要探索有廣度、有厚度、有溫度的教學策略,形成德育思維,在德育氛圍中提升學生體育運動精神。
總而言之,在我國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體育不再是一門邊緣化的學科。眾所周知,體育教學不僅肩負著傳授學生運動技能、增強學生身體健康的任務,也是擔負著培養學生良好的精神意識、打造學生優秀的心理素質的重要學科。我們應整合各學科有利的資源,營造生動、有趣、智慧、人文的體育教學氛圍,不斷完善體育教學模式,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專業的體育教師,必須要明白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動員,看到體育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每個學生都應深入了解體育教材以及教學目標,研究出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加強體育與各門學科之間的聯系,并且能在課堂上有所運用,如果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就會適得其反,甚至起到反面效果,讓體育為其他學科打好基礎,同時其他各門學科也可以為體育教學進行服務,這樣才能讓體育教學課堂更加具有實際意義。將課堂教學策略穿插到學科教學,創造獨特新穎的教學方法,讓體育文化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意識和習慣,讓學生感受體育課堂的真正魅力,為增強體魄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