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我國經濟帶來嚴重沖擊。本文從安徽經濟運行數據入手,通過構建經濟新動能指數來分析新冠疫情發生前后安徽經濟發展變化趨勢,同時,以安徽上市公司為樣本,分析省內各行業頭部企業疫情前后生產經營指標變化。通過宏觀與微觀分析相結合,分析新形勢下安徽經濟發展趨勢和挑戰,并提出相應政策建議。
關鍵詞:安徽省;新形勢;經濟發展;上市企業;挑戰
本文索引:陳科帆.<變量 2>[J].中國商論,2022(04):-009.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2(b)--03
1 疫情影響下安徽經濟運行特征
1.1 從態勢看,區域經濟雖受沖擊但恢復迅速
新冠疫情發生后,安徽與湖北毗鄰,人員往來緊密,疫情防控形勢嚴峻。2020年第1季度,安徽GDP同比下降6.5%,居全國第20位。復工復產以來,安徽經濟迅速恢復,2020年全年GDP增長3.9%,躍居全國第5位。2021年第1季度,安徽GDP同比增長18.7%,增速高于全國0.4個百分點,表現出經濟恢復的良好韌性。
1.2 從結構看,工業對經濟恢復支撐作用較大
疫情前后,安徽產業結構調整趨勢發生變化。2019年,安徽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為41.3%,較2018年降低4.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50.8%,較2018年大幅提高5.7個百分點。疫情發生后,2020年末安徽第二產業占比40.5%,僅較2019年降低0.8個百分點,在疫情沖擊下,工業對國民經濟健康運轉的支撐作用得到充分體現。2020年,安徽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增速高于全國3.2個百分點,領先幅度創近年最大。
1.3 從動能看,新動能加快崛起成為新引擎
疫情發生以后,安徽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逆勢提速,2020年,安徽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4%,高于疫情前2.7個百分點,而同期全國增速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2021年第1季度,增速至44.4%,高于全國13.2個百分點。
盡管安徽經濟在疫情沖擊后恢復較快,但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也開始凸顯,主要表現為: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穩固,總部經濟、頭部企業相對缺乏,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亟待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及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不高,市場主體活力和民營經濟實力有待增強等。
2 疫情影響下安徽經濟發展動能變化測度
為進一步從宏觀視角測度疫情影響下,安徽經濟發展動能的變化,本文參考國家統計局《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統計指標體系及測算方法》,以2014年為基期,對2018—2020年3年間,安徽經濟新動能指數進行了測算。測算結果如表1所示。
(1)安徽經濟新動能指數高于全國。2020年,安徽省經濟新動能指數為258.38,同期全國同口徑指數為196.85,領先全國動能指數由2018年、2019年的34.6個、43.4個百分點擴大至61.5個百分點,新動能培育壯大態勢好于全國。
(2)經濟活力指數、創新驅動指數迅速提升。2020年安徽省經濟活力指數483.79、創新驅動指數274.99,是2018年的1.6倍、1.5倍,在各類指數中增長最快,分別高于全國172.6個、64.8個百分點。從細分指標看,經濟活力指數中快遞業務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指數分別達2018年的1.96倍、2.2倍,創新驅動指數中R&D經費、技術合同成交額分別達2018年的1.73倍、2.3倍。
(3)知識能力指數、轉型升級指數表現弱于全國。2020年,安徽知識能力指數120.8,低于全國5個百分點,轉型升級指數118.5,低于全國7.2個百分點,反映出安徽省面臨高水平科技人才偏少、吸引力不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壓力依然較大的瓶頸。
3 新冠疫情以來安徽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管理水平、經營狀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地方未來經濟發展的質量。通過對安徽省133家上市公司經營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探討疫情影響下地方經濟運行的邊際變化。
3.1 疫情影響下安徽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情況
(1)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穩中有降。2020年,安徽上市公司資產總額1.55萬億元、同比增長9.52%;負債總額0.8萬億元、同比增長6.92%;資產負債率51.61%,分別較2018、2019年低1.6和1.2個百分點。
(2)上市公司營收利潤迅速恢復。2020年,安徽上市公司營業收入1.05萬億元、同比增長5.7%,2021年第1季度同比增長48.5%,呈現快速恢復態勢。盡管疫情對收入造成了一定沖擊,但盈利能力表現出較強的穩定性,2020年實現凈利潤832億元、同比增長13.7%,增速較疫情前的2019年提高10個百分點,2021年第1季度進一步升高至87.9%。
(3)上市公司資金狀況穩步改善。2020年,安徽上市公司應收賬款0.12萬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較2019年末回落2.2個百分點,說明上市公司整體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整體資金回籠狀況良好。存貨0.16萬億元,同比下降5.8%,而2019年為同比增長7.6%,反映出上市公司面臨的市場需求迅速恢復,存貨周轉速度加快。
(4)上市公司研發和轉型發展力度加大。在疫情沖擊、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安徽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依然保持了較大強度。2020年,安徽上市公司投入研發費用233.8億元,同比達到25.8%,增速較2019年加快8個百分點,2021年第1季度增速增至54.8%,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上升至2.1%。
3.2 疫情影響下安徽上市公司行業分化情況
(1)從復蘇勢頭看,傳統產業復蘇較慢,新興產業動力輸出穩定。2020年,營收增速低于平均水平的行業為農業及農副食品加工業、餐飲零售業,反映傳統行業受疫情沖擊程度較深,恢復速度較慢。營收增長快于平均水平的為計算機通信設備制造業、信息技術及生態服務業,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領域。
(2)從經營負擔看,餐飲行業負擔上升,醫藥制造業負擔減輕。餐飲零售行業由于維持較高的廣告投入和宣傳促銷以吸引消費者回流,導致費用負擔持續上升,2020年末該行業企業期間費用率為25.2%,較2019年末大幅提高7.5個百分點,2021年第1季度,期間費用率依然維持在24.5%的較高水平。由于疫情對居民醫藥健康領域消費的刺激和拉動,醫藥制造業費用投入明顯減少,期間費用率下降明顯。
(3)從市場地位看,裝備制造業資金周轉較好,農業相關產業周轉不暢。2020年,安徽上市公司中,農業及農副食品加工業、資源型行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23.3%、12.3%,明顯高于整體平均水平,信息技術服務業應收賬款同比下降4.8%。特別是在加大基建投資、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等政策帶動下,富煌鋼構、精工鋼構、國軒高科、江淮汽車等裝備制造企業存貨周轉速度明顯加快。
(4)從轉型壓力看,傳統資源行業研發投入持續高位運行,農業及農副食品相關領域研發投入較弱。傳統的資源型行業需推進技術改造升級,2020年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為1.03%,僅是上市公司整體水平的一半,研發費用同比增長71.2%,2021年第1季度提高至129.7%。而同為研發投入比重較低的農業及農副食品行業,在受疫情沖擊較大、抵御風險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研發投入增長依然緩慢,2020年,該行業研發費用同比減少2.2%,2021年第1季度同比增長30.1%,遠低于上市公司整體水平。
4 新形勢下安徽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制約因素
4.1 資源型行業轉型壓力大,制約新舊動能轉換
安徽省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資源密集型行業占經濟比重較高,在疫情后期大宗產品價格快速上漲、綠色發展理念深入落實的背景下,資源型行業轉型升級壓力和資金缺口較大。一是研發費用支出負擔增加。2020年,安徽資源密集行業上市公司研發費用44.3億元,同比增長71.2%,2021年第1季度研發費用增速進一步提高至129.7%,研發費用占比較疫情前提高了近1倍。二是單位GDP能耗控制難度加大。2020年前3季度,安徽單位GDP能耗同比增長2.27%,同期全國僅增長0.2%。
4.2 農業整體多而不強,農業創新發展亟待破題
安徽是農業大省,但農業大而不強的問題突出存在,特別是疫情后農業受沖擊較大、抗風險能力弱、技術含量不高、融合發展不足的問題突出表現出來。一是農業及相關領域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存貨增加較多。2020年,4家農業相關領域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同比增長23.3%、高于上市公司整體18.6個百分點,存貨同比增長11%,高于上市公司整體16.8個百分點。二是農業相關領域上市公司研發費用投入減少。4家農業相關領域上市公司研發費用投入2.37億元,同比減少2.2%。
4.3 餐飲等生活服務行業面臨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
餐飲、零售等生活服務行業是容納就業的重要載體。受疫情影響,外賣、社區團購、電商等進一步分流客戶消費需求,加之人工、租金等成本的剛性上漲,相關行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2020年,安徽上市公司中餐飲、零售行業凈利潤3.7億元,同比減少20%,2021年第1季度較2019年同期仍減少36.9%,反映出相關行業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4.4 人才吸引集聚能力不足,不利于持續創新發展
從新動能指數測算數據看,安徽知識能力指數偏低,反映出安徽在吸引人才集聚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一是高校畢業生流失比重較高。數據顯示,安徽32.44%的2020屆畢業生選擇省外就業,但省外生源僅占8.4%。二是勞動力學歷層次有待提升。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安徽每十萬人中具有大學學歷的為13280人,同期全國為15467人,側面反映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對企業長遠發展制約明顯。
5 政策建議
5.1 加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政策創新支持力度
一是加快推進資源密集型行業優化重組,設立相關引導基金,引入市場化機制,進一步淘汰重復落后產能,提高行業集中度和整體競爭力。二是創新發展科創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深化金融改革,加大對傳統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等領域的信貸支持,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規模,創新綠色信貸業務,彌補企業當前在技術革新、綠色生產等相關領域的投資缺口。
5.2 加大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和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一是加快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在整合資源、分工協作、抵御風險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加快推動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提升,全面提高農業發展組織化水平。二是加快推動農業科技發展和應用,加大對科研院所、農業企業、社會組織等開展農業技術研發、推廣的獎補力度,支持農業技術人員通過技術入股、在職創業等方式,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5.3 加大對重點勞動密集行業專項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就業政策支持力度。對吸納就業較多、但恢復難度較大的餐飲、零售等勞動密集行業,強化就業政策扶持,綜合運用財政補貼、金融信貸等手段進行激勵。二是加大內需促進政策支持力度。發揮政府、商家、金融機構等多方作用,采取發放優惠消費券、拓展電商平臺、減免手續費、精準提供消費信貸等方式,拉動居民消費需求。三是規范社區電商、社區團購市場拓展行為,對以高補貼和明顯低于正常市場價格提供商品和服務的平臺,加強監管力度,防止惡性價競爭和壟斷。
5.4 加大人才吸引和人才培養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完善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產業、教育等多樣化手段,加大對人才的吸引力度,降低高層次人才流失率。二是圍繞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加強在高校在校生與企業的互動交流,提前鎖定高水平人才。三是加大對高水平人才創新創業的金融資本支持力度,創新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加全面的創新創業融資服務體系。
6 結語
新形勢下,安徽省經濟發展雖面臨諸多制約因素,但內生動能較強,必須牢牢把握住重大戰略機遇期,全面落實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充分運用資本力量服務好“三地一區”的建設,努力走出一條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
參考文獻
黃劍輝,王靜文,應習文,等.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金融的影響分析及政策建議[J].華北金融,2020(2):1-9.
滕泰.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的延伸分析及政策建議[J].國際融資,2020(4):15-18.
楊艷梅,徐繼燕.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企業,2021(7):89-90.
吳亞蘭,胡云霞.安徽省金融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2):88-90.
林斐.長三角一體化格局下安徽創新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J].上海城市管理,2020,29(04):44-49.
葉錦偉.安徽運用資本力量服務“三地一區”[J].決策,2021(6): 35-37.
嵇正龍,宋宇.長三角地區企業異地投資與市場一體化的增長效應[J].現代經濟探討,2021(3):110-117.
梁劍,丁潔,周俊.宏觀經濟發展對上市公司企業經營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J].經濟體制改革,2011(6):16-19.
Analysis on th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People’s Bank of China Hefei Central Subbranch ?Hefei, Anhui ?230000
CHEN Kefan
Abstract: The sudden outbreak of the epidemic has caused a severe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This study starts with the economic operation data of Anhui, and analyzes th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hui before and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epidemic by constructing an index of new economic kinetic energ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macro and micro analysis, the trend and challenges of Anhui’s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re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Anhui Province; new situ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listed companies;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