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發強
摘 要:在提升小學生科學實驗知識核心素養教學理念背景下,應注意提高學生理解、學習、運用科學技能和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以科學思維模式、價值標準及行為規范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同時,也應幫助學生養成通過學習科學實驗知識,循序漸進提高自身的科學知識領悟能力及靈活運用能力,為后續學習更加深奧的科學知識做好鋪墊。本文就此展開論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科學實驗;小學;核心素養;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8-00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8.021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展啟蒙階段,因此,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崇尚真知、學會理性思考、勇于進行科學探索的學習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為學生指出學習的方向。但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環節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采取相關措施對其進行改進,以此激發學生科學知識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科學實驗領悟能力,使學生的科學知識核心素養得到突破性提升。
一、核心素養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驗教學缺乏目的性
小學生處于形象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習階段,因此他們對充滿趣味性的實驗學習較為感興趣。但究其內里,學生對科學實驗的喜歡僅是因為有趣,在享受科學實驗的過程和結果的過程中卻對深入了解科學實驗的原理缺乏自主探究意識,導致大部分學生甚至認為科學實驗就是游戲,沒有深入研究。這種實驗目的有所缺乏的實驗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實驗學習效果不夠深入,課堂學習收效甚微。
(二)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化
在小學科學知識核心素養教學大背景下,其對合作創新學習模式更為重視,它打破了傳統層面學生個體單打獨斗、閉門造車的學習方式,以合作化學習的模式讓學生開展科學實驗學習,有效提高了合作教學的目的[1]。這是由于科學實驗大都需要多人配合,而這種方式較為適合運用于科學實驗教學環節,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學習能力。但目前科學實驗合作化教學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客觀層面的合作學習資源較少、師資力量有待完善,以及學生沒有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完成實驗;過于關注實驗的趣味性,卻忽略實驗的主旨;性格活潑及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把握了小組實驗的主動權,導致學生整體參與性降低。這種合作學習方式,實際并沒有實現對學生的科學實驗學習能力進行有效提升的目的。
(三)科學探究缺乏主動性
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大都為學生準備好既定的實驗教具,并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實驗教學演示,并對實驗過程進行總結,以此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認知能力。這種教學模式雖然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理解能力,但卻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于學生從多元角度認知科學實驗內涵。再者,由于一部分科學實驗內容較難在課堂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認知,需要讓學生在課后環節對實驗過程進行引申學習,以延續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對科學實驗形成更深入的認知。但是,在課后環節,由于缺乏教師的監督,學生大都缺乏對實驗課程的課后延續性學習,或者由于學習其他學科知識,而無法投入過多精力觀察實驗過程,這降低了科學實驗教學效率。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強化實驗教學目的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如果能夠做到合理引導,不僅不會影響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學習,反而還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發自覺地開展高效的學習。教師可以在導課環節將實驗過程的高光時刻、實驗的閃光點進行展示,這自然會調動學生的自主實驗意識。同時,教師可以此為依據,鼓勵學生思考為何會產生這種實驗結果。這是一種目的性較強的實驗教學引導模式,教師提出的問題就是實驗的研究目標,使學生在導課環節不僅可以被有趣的科學實驗現象吸引,也會自發思考實驗的過程及結果[2]。此外,教師也應注意這是科學實驗教學,并非游戲,因此,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需要以嚴謹、求真的態度,預設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細節,幫助學生梳理實驗思路,使學生懂得實驗的順序、過程、結果,也應引導學生認知實驗觀察的側重點和角度,使學生立體、直觀地進行科學實驗學習。在做好上述鋪墊引導后,教師可以按照科學實驗步驟,引導學生在尊重證據和事實的情況下,以科學的思維方式、規范化的實驗行為解決實驗問題。而對于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突發狀況,教師也應鼓勵學生應具有百折不撓的態度,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而后進行實驗。對于仍舊沒有成功的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暫停實驗,并分析匯總實驗過程,通過對每一個實驗細節的回顧,逐步摸索出問題的產生因素,并思考解決的方案。若仍舊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教師可以人學生提出問題、形成假設,并以實驗的方法驗證真理、得出結論。在這種模式下,教師讓學生懂得了學習科學知識并非朝夕之功,而且即便掌握了完善的科學實驗理論知識,也未必保證實驗的一次成功。這種真實的實驗教學,讓學生體會失敗,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地認知到實驗學習的目標,養成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追求真理的良好學習品質及學習素養,并以此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學生具有百折不撓的科學實驗學習意識,而這些都是提高學生科學實驗核心素養的重要教學內容,通過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以此鼓勵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確保學生的科學實驗學習能力可以實現進一步突破。
(二)明確分工促進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后提出的一種創新型學習方式。為提高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小組合作學習長效機制,通過不同的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開展科學實驗,這會從差異化角度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認知能力。在校方對科學實驗硬件措施進行完善的基礎上,教師也應分別秉承“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和“組內同質、組間異質”兩種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進而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從多元角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教學模式,可以讓組內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開展學習,以此形成小組內的互助,提高小組學生學習能力。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有效開展組間互動式學習,以此在班級內形成競爭氛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而對于“組內同質、組間異質”這種合作學習的模式,它的主要用處在于可以讓同一種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集中學習,這容易讓學生產生共同話題,也能夠更加順利地理解彼此的思想動態,能夠提高交流的效率和質量,使學生的科學實驗學習能力通過合作學習得到升華。此外,在學生開展實驗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應做好課堂巡視工作,對不同組別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解決,并為學生指明實驗方向,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強化引導拓展實驗
在小學科學教學核心素養理念引導下,教師應注意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學習主體意識,通過融入拓展實驗,以此延伸學生的科學實驗學習時間,并能確保學生可以通過更多的實驗內容及更長的實驗時間,以此對實驗的過程形成一個更加深度的認知和理解,進而讓學生自發自覺地認知到科學實驗的魅力,以此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實驗素養[3]。同時,教師也應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延伸,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環節學習科學實驗的理論知識,并通過課堂教師演示的科學實驗過程進行實驗模仿,以此鞏固學生的科學實驗認知能力。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學生布置相關的課后實驗引導內容,讓學生可以在課后對實驗內容進行引申學習。這一過程可以包括課后對實驗過程利用多媒體進行回顧,以此豐富學生的實驗學習經驗,讓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實驗視頻實現溫故而知新的實驗學習目的。同時,教師也可以將一些實驗時間和過程較長的實驗內容布置為課后作業,讓學生在家庭中開展實驗。學生在家里做實驗,其實驗環境相對安靜,因此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科學實驗觀察環節,并以文字的形式記錄實驗的全過程。此外,在這一過程中,應讓家長配合學生進行實驗,將實驗全過程進行拍攝,以此確保在后續進行實驗記錄的過程中將視頻內容作為學習依據,在遇到不確定問題或較難對實驗過程開展記錄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查看視頻,確定實驗步驟,并進行實驗內容記錄文字的修訂。
三、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目前的教學過程進行分析,在實驗教學開展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學情,對問題產生的根源進行分析,并通過日常教學引導,與學生進行不斷磨合,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逐步幫助學生解決在科學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使學生的科學實驗分析、理解、學習和靈活運用能力都可以得到升華,以此確保學生的科學實驗知識學習能力可以得到穩步提高,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傅小歡.談核心素養下小學科學“技術與工程”領域實踐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20(13):38.
[2] 徐金青.小學科學實驗課的教學策略探微[J].華夏教師,2019(24):38.
[3] 李小海.核心素養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