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信息化時代,新媒體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日趨廣泛,新媒體和教育的結合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個創新思路,在教學模式創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了推動新時期的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確保數學教學的創新實施效果,教師可以依托多樣化的新媒體技術手段,創新數學教學,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條件。
關鍵詞:新媒體;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01-0052-02
引? 言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其憑借交互功能、多媒體表現形式、知識資源無限擴展、學習自由自主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推動了教育事業的長效發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長效發展,教師要注意把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作為深化數學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讓學生擁有一個更加真實生動的數學學習環境,督促學生改變學習方式,積極投身數學應用活動。
一、新媒體環境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影響
在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教育事業也在悄然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及多元化的教學要求[1]。要想學科教學獲得發展,教師就必須把新媒體技術作為有效手段,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完成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新媒體環境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創造了良好條件,各類新媒體工具的有效運用,能夠進一步給學生搭建優質的學習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推動學生思維和探究能力的全面發展。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是教育現代化的標志,也是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現代化發展和改革創新的動力。把新媒體技術應用到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幫助教師有序開展教學活動,還能激勵學生自覺投入學習活動,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當然,對新媒體技術的使用還可以解決以往教學過程中缺乏直觀性、靈活性及反饋性的問題,借助聲光的有效傳遞、豐富多樣的視聽感受及科學有效的人機交互方法,讓原本抽象的知識以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自覺性,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更加重視生活和數學的關系,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帶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新媒體環境下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體現網絡空間優勢,開展數學自主學習
在觀察和總結了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后,筆者發現,絕大多數的課程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活動,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教師教學和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而學生也因為長時間進行被動學習而出現了依賴性。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無法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自主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活動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親身經歷知識探究和應用的過程,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網絡空間具備非常顯著的教學優勢,除了可以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平臺,以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以依靠網絡空間為學生設置課前自主預習作業,然后調取學生的做題情況,做好統計與錯題研究,根據預習反饋安排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例如,在教學“圓環”相關知識時,教師在課前就要給學生布置好預習任務,并把任務上傳到網絡空間。等到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可以根據反饋做好教學設計。教師設置的任務應該從易到難,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1)談一談圓環面積計算公式和圓面積計算公式的差異。如何推導圓環面積計算公式?(2)請觀察圖1,說一說自己發現了什么。(3)外圓環外緣周長是18.84分米,內圓的直徑是4分米,那么這個環形的面積是多少?
(二)運用交互電子白板,輕松突破學習難點
交互式電子白板是基于師生交互理念形成的先進教學工具,可以滿足師生交互及人機交互的要求,督促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提示教師變革傳統教學思路,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成為直接的學習參與者和實踐操作者。這樣的轉變可以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保持動力和熱情,讓課堂更加靈活,幫助學生順利突破學習難點。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為數學教學提供直尺、圓規、幾何圖形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工具,可以滿足學生直接操作的需要,提高學生的實踐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為了讓學生學會畫圓,教師就可以依托交互式電子白板中的圓規工具,讓學生在屏幕上直接畫出各種不同大小的圓,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畫法。在對圓的直徑及半徑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調出直尺工具,讓學生在圓上畫出幾條直徑與半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理解其概念。此外,教師還可以恰當地利用聚光燈的功能,讓數學學習更加精彩有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還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激勵學生自覺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學習,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合理應用微課教學,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對學生來說,數學中有不少疑難問題,大部分教師主要是依靠課堂上的時間對這些問題進行講解,這樣不僅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會因為學生接受能力與學習水平的不同而無法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導致學生的學習差距逐步擴大。微課的運用可以幫助教師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把課程中的疑難點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前學習或者在課堂上作為輔助工具進行運用,這樣就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知識消化能力。教師可以把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講解或者反復講解都難以幫助學生透徹理解的問題制成微課,輔助學生學習。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計算”時,教師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還應強調學生對計算公式的靈活運用,而不是單純套用公式。于是,教師就可以專門針對這部分內容制作微課,講解圓面積計算公式的具體使用方法,并在視頻后設置一些經典練習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答,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設置的練習題必須具備一定的難度,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鍛煉,改變學生機械化學習和機械化應用知識的情況。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求出圖2中陰影圖形的面積,并談一談在解題過程中是如何運用圓面積計算公式的。這樣,學生在之后的數學學習中也會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形成數學思維,掌握一定的數學方法,讓數學學習事半功倍。
結? 語
新媒體技術所掀起的教學變革如今已經在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有所體現,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助力學生解決重難點問題,還能讓數學和生活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為緊密,鼓勵學生積極投身數學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質量。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小學數學教師應對新媒體技術的教育功能進行充分挖掘,然后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進行靈活運用,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意義,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郭文芳.淺談多媒體手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3):92.
作者簡介:王靜(1993.9-),女,江蘇淮安人,任教于江蘇省淮安市人民小學白鷺湖校區,中小學二級教師,碩士學位。曾獲淮安市清江浦區智慧課堂一等獎、淮安市清江浦區教師學科素養大賽一等獎、江蘇省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作品大賽二等獎、江蘇省藍天杯教學設計二等獎、全國新媒體新技術三等獎、淮安市清江浦區優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