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梅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系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想要完成教學任務,使得教學工作進行的更加順利,學生能夠愉快的學習,就需要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新型課程改革下提倡的是人格平等,道德上互相促進的師生關系。 關注學生的成長,傾聽他們的想法以及他們的心聲,是一個教師應該做到的,和必備的技能。
關鍵詞:師生關系 理解 尊重 熱愛
引言:
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務而產生的、以“傳道、授業、解惑”為中介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有效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完成教育任務的必要條件,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對于學生而言,良好的師生關系會使學校生活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對于教師而言,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使教師感受到教育教學過程的愉快和自身從事工作的價值,從而煥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激發教師的責任心,激勵教師全身心投人到教育工作中去
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即對學生要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學生。教師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把握:
一、理解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征,但其實他們之間有許多共同之處。如活躍、愛玩、求知欲強是他們的共性。那么,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如何去把握、引導他們有條不紊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呢?這關鍵就在于要多與學生溝通,與他們打成一片,建立一種“好朋友”式的是師生關系?深入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理解他們的做法,了解他們在發展自己和提高自己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再加以客觀公正的適當引導,以達到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的有效教育,以及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我所教的班中有位學生小李,平時總愛調皮搗蛋,喜歡惡作劇,課堂紀律差,同學們在后面都叫他“小霸王”,都不喜歡接近他。在一次義務勞動中,我發現他干得很賣力,還樂于助人。我就抓住他的閃光點及時表揚他。有一次在跟他談心過程中,我了解到,原來他以前的過激行為,只不過是想引起別人對他的注意。我及時糾正了他的錯誤思想,針對他的心理特點和熱愛勞動的特點。的優點,我特意讓他擔任班里的勞動委員,協助老師搞好班務衛生工作。結果他不僅勝任班干工作,還帶動了各科學習成績的提高。從同學討厭的“小霸王”轉變成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
二、尊重學生
平時我們常常教育學生要尊重師長,做個好孩子。其實不僅是長輩,作為小輩的小學生們也同樣渴望得到人們的尊重。這種“尊重”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孩子們在自己做了某事,提出某種觀點后,渴望得到別人的公正、客觀地對待。在一次討論會上,有位學生發言中的部分觀點偏離了主題,不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需要糾正。作為老師的我并沒有馬上打斷他的講話,而是靜待該學生發言完畢,才發表意見。我首先對其發言中的正確部分給予肯定,然后指出他發言中的錯誤觀點,并給予糾正。結果,這位學生覺得自己的言論行為得到老師的尊重,就心平氣和地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心服口服地接受了正確的意見。反之,如果我粗暴地、不假思索地加以干涉,就會傷了學生的自尊心,而適得其反。可見,教師應把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看作是一個能動的主體,是個具有思想感情的個體,要發揚民主、平等的作風,對學生的思想發展及獨立性、個性發展給予充分的尊重和必要的正確指引。
三、熱愛學生
相對而言,班主任與本班學生的接觸機會最多,除了學習方面,在生活上、心理上、思想品德的成長上也給予學生關心和愛護。這體現在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還要注意培養他們的思想品德、勞動技能,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讓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全面發展的人。班主任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和學生接近,實現情感交融。而只有情感交融,學生才愿意將自己的思想、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向班主任傾訴,班主任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同時,也才能贏得學生對自己的熱愛和尊重,學生才會自覺地將班主任的要求轉化為自己積極上進的動力。我發現班中的小吳同學常無故遲到、曠課,個性孤僻,不合群,成績差。我到他家進行家訪,了解到他因父母離異,缺少家庭溫暖,導致出現“逃學”現象。于是我處處關心他,還讓學習委員與他組成“一幫一”的學習小組,多與家長聯系,相互配合,促使他進步。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性格漸漸開朗了,與同學們相處融洽,成績提高了許多,六年級畢業時,他以較好的成績升上中學。此外,我還在班里設立了“悄悄話信箱”,鼓勵學生把心里話告訴我,加強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使我更多的了解學生的要求、意見,隨時調整教育措施,更全面地關心學生,促使他們健康成長。
結束語
關注學生的成長,傾聽他們的想法以及他們的心聲,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做到的,溝通和傾聽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能夠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實踐證明,只有理解、尊重和熱愛學生,同時又嚴格要求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去教育學生,才能正確地處理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情感問題,從而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順利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