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琳琳
摘要:眾所周知,數學學科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數學知識可以有效地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因此,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數學教學也更加注重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數學作業作為檢驗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地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時,要重視作業設計得生活化,這樣才能讓學生有興趣、自覺地完成數學作業。本文以此展開論述,探討了增強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重要性,對當下我國小學數學作業布置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參考,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為小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有效策略
前言:眾所周知,布置課后作業是各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小學數學當然也不例外。有效的作業設計能夠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從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然而,在現階段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一些教師布置作業時只是單純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作業布置的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缺乏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這樣不僅占用了學生大量的課外時間,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學習壓力,更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另外,一些學生在面對課后作業時存在敷衍的態度,導致作業完成的效率與質量不高,教學效果自然而然難以提升。因此,針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做好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將數學作業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融入生活化的重要性
在小學數學作業中融入生活化,是滿足新課改要求的重要舉措,對于推動教學改革具有不容小覷的作用。下面就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融入生活化的重要性進行簡要探討,希望能提供參考。
(一)可以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就在于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過在作業設計中融入生活化,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實踐應用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工具性較強的學科。認識源于實踐,認識指導實踐,通過作業的生活化設計可以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能夠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投入實踐,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二)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教學要注重數學知識應用的廣泛性,讓學生在面對生活問題的時候可以優先考慮采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學生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數學問題,如果在作業中融入生活化設計,可以更加彰顯數學的實踐性與生活性、導向性,學生在面對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時便能在腦海中自然浮現解決辦法,對于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三)大家都知道,數學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概念性,對于一些剛步入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在課后作業的設計上,需要運用大量的公式、概念進行解題,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學習負擔。如果能夠在小學數學作業中融入生活化設計,就可以將抽象的、難理解的數學知識聯系到實際的生活情境中,便于學生的理解,學生在完成作業時也能夠更加得心應手。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學習數學也會建立起自信心,數學知識的應用將變得更加靈活與熟練,作業完成的效率及準確度也會大大提高,學生也可以在數學知識的應用中發現實際生活中的數學智慧,認識到數學學科的趣味性與實用性,感受數學知識蘊含的奧秘。
二、當前我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作業設計難以實現預期效果,不僅造成了學生的學業負擔,也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下面就對現階段我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探析。
(一)數學作業任務量大
從現階段小學數學作業布置情況來看,普遍存在作業布置任務量較大的問題,一些教師認為作業的量變可以引起質變,依靠題海戰術就可以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然而這種思想觀念是錯誤的、滯后的,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知識接受能力,導致作業設計不合理,加重小學生學習負擔,久而久之極易造成小學生學習疲勞的現象,導致小學生喪失數學學習興趣,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數學作業設計實踐性不強
素質教育下布置數學作業需要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然而,現階段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大多是以數學課本中的概念、公式、計算為中心,過于依賴課本內容,導致作業設計的實踐性不強,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試想如果作業布置僅僅是局限于課本而脫離生活,那么數學知識的實用性便會大大削弱,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也難以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答,嚴重阻礙了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提高。
(三)作業設計缺乏趣味且忽略學生個體差異
現階段的數學作業內容設計趣味性不強,通常都是數字運算、應用解答等等。然而小學生在心智發育方面不夠成熟,對于新鮮有趣的事物好奇心比較強,對于無趣的事物則容易失去積極性。數學作業設計缺乏趣味性則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違背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在作業布置時對所有學生都統一布置,但是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及知識應用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作業無法充分發揮實效。
三、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策略
(一)不斷發掘生活素材,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美麗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對生活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在數學作業設計師挖掘生活素材可以幫助學生將實際生活中所積累的經驗轉化為數學認知,如此一來,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與理解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計量單位時可以結合人們的日常生活,設置填空題:小王早上起床花了5( )洗漱,吃完早飯后去距離家500( )的學校上學,路上花費時間10( )。學生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對括號里的計量單位進行準確無誤地填寫。又或者布置一些生活性實踐作業,例如實際生活中常見的買賣交易、跑步速度、距離長短等等,讓學生在實踐作業中提高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習效果及效率。又或者在布置“圖形”相關作業時,可以讓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有哪些,例如籃球、乒乓球是球體,課本、作業本是長方體等等,在生活中收集素材,實現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可以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打破傳統作業設計的呆板性,讓學生在作業中感受到數學的奧秘與美麗。
(二)加強生活實際與教學活動的聯系,提高教學效果
現階段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與局限性,形式內容單一,不利于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加強生活實際與教學活動的聯系,讓教學變得更加生活化。要豐富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與生活化。例如,可以創建生活化數學場景,讓學生能夠切實地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例如,在學習“數字的加減法”時可以設置生活中常見的買賣東西場景,在學習“利率”到時候,可以模擬建設銀行儲蓄場景,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場景中將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加強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能力。
(三)回歸生活學習、有效應用知識
數學知識需要學習和認識,更需要理解與應用,因為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在于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而是在于如何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果只是單純地將知識死記硬背在腦海里而不加以應用,長時間下來容易導致知識的淡忘,學習數學的意義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數學作業設計需要注重回歸生活,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有效應用能力。例如,在學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之后,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測算生活中常見正方形物體的面積,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動手能力與知識運用能力。又或者在學完“兩地行程問題”之后,可以布置習題“小花和小寶相約一起去博物館,小花和小寶的家距離動物園20km,小花的速度是5km/h,小寶的速度是4km/h,問小花和小寶最終誰先到達博物館,先到達多少分鐘?”這樣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鍛煉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實際生活問題中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
結語: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要注重作業設計得生活化,打破傳統的作業設計形式,不斷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何景. 落實生活化作業設計 創新小學數學教學——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思考[J].?2021(2020-17):42-43.
[2]張聲遠, 李忠英. 基于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有效設計的策略[J]. 速讀(上旬), 2018, 000(011):44.
[3]吳桂花. 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的思路探索和分析[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5, 000(013):209-209.
[4]葉康. 讓數學作業煥發無限精彩 ——新課程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2):1.
[5]陳蕾. 生活數學,快樂作業--新課程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3, 000(016):185-185.
[6]李成忠, 韓鳳英. 精心設計小學數學生活化作業的思考[J]. 東方青年·教師, 2013, 000(021):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