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育
摘要:大數據技術為高校體育教學帶來了更加廣闊的改革思路,憑借大數據技術的優勢,高校體育不斷改革自身教學評價機制,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全面提升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奠定基礎。高校體育教學評價主要是通過評價體現體育教學過程和效果,能夠幫助教師有效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促使教師有針對性提出調整優化的措施,及時發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利用的大數據技術可以確保評價指標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全面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效果,充分發揮評價體系的優勢和作用。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一、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則
基于大數據應用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需要秉承一定的原則標準,充分保證評價體系建設的科學性和有效性[1]。
一,科學性原則。教師需要研究分析大數據技術的特點和性質,尋找大數據技術的客觀規律,并且充分結合生活實踐,按照科學客觀的標準構建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教師需要在大數據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合理的篩選有效信息,進而建立科學評價指標。
二,全面性原則。高校體育教師利用大數據技術選取信息構建評價體系時需要重視數據的全面性,不能出現重復數據,確保按照層次標準合理挑選數據,所挑選的數據需要具備廣泛性和代表性,可以有效反映體育教學過程和結果。
三,可行性原則。教師構建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應當具有可操作性,能夠通過可測試量化標準評價指標數據。
四,共性和個性相結合的基本原則。根據學科性質以及教師的性格特點形成的教學方式和評價體系存在差異性,因此教師構建評價體系時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基于教師和學生共性的基礎上,充分肯定并且尊重各學科特點,展現學科和學生的個性。
五,開放性原則。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制定的出發點一定是從社會大眾的角度出發,確保評價體系能夠讓學校的學生和教師進一步了解體育教學的評價指標和評價內容,同時為社會大眾提供評價監督的渠道,確保學生和教師可以全方位參與評價體系構建活動。另外,評價體系需要保證評價信息反饋的及時性,確保學生和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到評價結果,有針對性進行調整和優化。
二、大數據應用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措施
(一)完善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主體框架
高校體育教師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評價體系,需要從主體框架入手進行建設,搭建比較完善的框架結構,為之后全面建設評價體系奠定基礎[2]。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主體框架主要是從評價主體、評價模式以及評價來源三個方面進行建設,評價主體主要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評價模式主要是從自評和他評的角度進行評價;評價來源可以來自于自身、其他學生或者教師等主體。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師完善評價體系首先需要改變之前一直使用的以教師和教務部門作為主體的單向評價模式,擴展教學評價體系主體,將各主體融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各主體自評和他評融合的立體性評價體系。尤其是對教師進行評價時,除了學生評價之外,還需要增加同行評價的環節,確保教師能夠充分吸收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各個評價主體需要明確自身的評價權限,按照公平透明的原則開展評價活動,為搭建整個評價體系奠定堅實基礎[3]。除此之外,高校體育教師搭建教學評價體系需要根據學校的性質和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調整,結合自身的教學風格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評價指標進行細化,完善評價體系。
(二)完善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高校體育教師搭建教學評價體系需要從搭建指標體系框架入手,拓展教師評價層面,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其中需要涉及到教師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等內容。教師評價內容方面,在原有課前貯備和教案編寫的基礎上增加教學禮儀的相關內容;教學過程評價方面,增添教學態度、內容組織、方法合理性以及運動負荷等內容,另外還應該注意學生的身心狀態;教學結果評價方面,增加運動技能的接受程度、身體素質的提升程度、體育知識掌握程度以及終身體育意識養成等方面的內容。針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建設需要包含學習準備、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效果三個層面。從學習準備的層面來看,評價側重于課前預習情況和禮儀學習等方面;從學習過程的層面來看,評價側重于高校常規體育項目、學生學習態度以及體育精神和團隊精神等方面;從學習效果的角度來看,評價側重于學生對運動項目和體育知識的表現情況和掌握程度。除此之外,教師設置評價指標時,還需要注意學生和教師在指標方面的共性和個性。針對教師層面,需要調整優化之前的評價體系,改變單純以教學效果為主的評價方式,強調培養學生素質方面的內容;針對學生層面,需要將評價的重點放在體育精神和體育學習習慣方面,引導學生樹立終生體育的精神理念。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學生和教師各自的特點和喜好,根據數據結果制定合理的評價指標,確保整個評價機制的合理性。
(三)完善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流程
評價流程是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重點,教師需要注意評價流程的科學性,確保學生和教師能夠通過評價流程得到準確反饋,及時發現教學活動存在的缺陷和問題,有針對性解決問題,彌補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環節存在的不足。一般來說,評價流程主要是從數據收集、數據處理以及數據輸出等三個方面進行設計,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數據處理環節。教師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以及科學有效的算法收集數據,并且采用智能化手段進行處理,確保數據處理結果和實際情況的吻合性,以此進一步優化教學結果。
結語
高校體育教學受到大數據技術以及其他信息技術的影響,在特征和表現方面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身的理念和教學模式,構建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教學評價體系,增加評價主體,充分發揮各主體的價值和作用,優化升級評價體系。另外,教師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確保評價指標的新科學性、全面性以及有效性,利用評價指標提升整個評價體系的質量。利用的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分析,提升評價指標建設和運行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吳芳. 大數據應用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探索[D].中北大學,2019.
[2]遲永輝. 大數據應用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探索[J]. 通訊世界,2020,27(02):206-207.
[3]竇林. 大數據下高校體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 財富時代,2021(07):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