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睿訚
摘 要:戲劇節奏可以帶動整個動畫情節的發展變化,能夠實現動畫情節表演與主題思想的良好融合,使動畫質量得到保障。基于此,本文將簡單介紹戲劇節奏概念及其特點,闡述動畫影片的特點及其制作特點,分析動畫影片制作中戲劇節奏的重要性,并探討動畫影片制作中戲劇節奏的應用。
關鍵詞:動畫制作 戲劇節奏 作用
節奏是有規律或無規律的階段性變化,是動畫制作中的重要表現手段。戲劇節奏可以讓動畫影片更具趣味性,讓動畫影片的故事情節更加跌宕起伏,讓動畫影片中的人物角色更加鮮明。在動畫影片制作中科學運用戲劇節奏,可以有效控制動畫節奏,可以有效提高動畫制作水平。
1 戲劇節奏概念、特點及作用
1.1 戲劇節奏的概念特點
戲劇節奏即戲劇情節發展的律動突變,是指戲劇畫面和戲劇主題線時松時緊、時而明顯時而隱匿的節奏,主要表現在情節發展的時間上、人物及主題的情感變化上、空間變換上。戲劇節奏具有動態性,源于戲劇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戲劇節奏具有延續性,隨著時間的延續發展、情緒的起伏變化、空間的不斷轉換影響著觀眾的觀看體驗與情感變化;戲劇節奏具有綜合性,包含戲劇表演與結構的方方面面,方方面面的融合、補充、連結實現了戲劇表演的完整[1]。
1.2 動畫戲劇節奏的特點
動畫影片制作中的戲劇節奏是指動畫內容和動畫主線及沖突等的情節發展,有效把控節奏變化,可以使動畫情節更加豐富,凸顯動畫情節的主次發展變化,使動畫故事更加立體。節奏是貫穿于動畫影片制作的每一個環節之中的,是圍繞動畫影片主題展開的節奏性故事情節。
動畫影片的制作是為了滿足觀眾的文化生活需求,是為了緩解人們的生活壓力,因此動畫影片的制作一定要與觀眾的內心情感產生共鳴。例如我們常把動畫影片分為悲傷難過的、快樂幸福的、感人肺腑的、熱血激情的……每個觀眾都會找到自己想要觀看的動畫影片,每一種情感類型的動畫影片都會沖擊觀眾的心靈,或讓觀眾心情放松、或引導觀眾思考、或使觀眾的情感被認同、或提高觀眾的生活幸福感,總之人們在觀看動畫影片時所產生的各種各樣的情緒都源于動畫影片中戲劇節奏的引導作用。
另外我們從動畫影片代表作品來看,以《天空之城》、《千與千尋》為代表的“宮崎駿系列影片”是日本動畫之父是宮崎駿的創作作品,這類作品總是帶著十足的神秘感,構思有創意,主題有內涵,故事情節細膩,故事發展扣人心弦,總是會讓情緒低落的人豁然開朗,總是會讓心灰意冷的人重拾希望;迪斯尼出品的《愛麗絲夢游仙境》等一系列早期的動畫影片角色簡單鮮明,如兒童眼中的黑白分明般,動畫影片中善良的人始終善良、惡毒的人始終邪惡;依舊是迪斯尼出品的《玩具總動員》突破了黑白分明的理想主義,塑造了復雜的人物形象,強化了觀眾的情感體驗;國產動畫《雄熊出沒系列》、《豬豬俠系列》等,具有中國特色,角色簡單、有趣,內容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總之,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動畫影片,無論其內容如何,在評價動畫影片的質量時,動畫影片能否與觀眾產生共鳴都是重要的指標。
1.3 動畫戲劇節奏的作用
大部分的動畫制作都來源于生活,以生活為基礎,利用動畫的方式展現作品,因此在動畫影視制作中要依托時代背景、文化底蘊以及作者的思維邏輯來完成創作,動畫影視作品的風格和內容也進一步的體現了創作者的價值觀念,所以在動畫影視作品創作中可以通過戲劇節奏的方式表現創作內容、展現制作態度。當前動畫影視制作中動畫相關理論并不是非常成熟,因此創作者可以總結優秀作品所運用的形式和結構,融合角色創造、場景搭建、道具選擇、環境氣氛、剪輯手法等結構,這些制作過程以戲劇節奏為基礎,將各結構中的元素均衡比例加入到作品中,將每個結構作用發揮到極致。戲劇節奏不是刪減內容,而是將帶動情節的重要部分放在首位,通過細節表達情感,使觀眾能夠沉浸在跌宕起伏的節奏中,被作品的情節所吸引,將注意力集中在動畫影片中,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發生情感變化,使動畫影視作品更好的傳達情感,展現美感。
2 動畫影片的特點及其制作特點
一部成功的動畫影片需要具有曲折的故事情節激發人們的觀看興趣;需要具有鮮明的人物角色,從人物形象、性格等方面吸引觀眾;需要具有較強的畫面感,給觀眾美的視覺體驗,包括人物造型的設計、情節場景的設計、劇情發展的設計等,要追求細節;需要具有獨特的風格吸引觀眾的目光,或幽默風趣、或熱血激情,或理想主義、或現實主義,如喜歡中國風元素的人們會更喜歡中國動漫;需要具有新穎的創意,千篇一律的劇情槽點坡多,新穎的構思與創意更符合現代人的個性化需求,更能吸引到觀眾。
一部成功的動畫影視作品在制作過程中,首先要運用動畫技術還原動畫自然形態,通過描繪、編碼、計算等技術分析動畫的每一瞬間;其次動畫的制作流程是相對完善的,每一道工序都是專人專責的,每一道工序都講究制作方法的,完整的動畫影片需要融合每一個環節;同時,動畫影片的制作要體現動畫的造型藝術之“美”,形象的人物角色、真實的場景設計、流暢的畫面感等等都應圍繞大眾審美而展開。
3 動畫影片制作中戲劇節奏的重要性
3.1 戲劇節奏可以促進動畫角色的塑造
動畫影片作品中動畫角色形象的展現尤為重要,應用戲劇節奏豐富角色情感變化,能夠塑造更加鮮明、更加有特色的動畫角色形象,能夠使動畫情節更加完善、更具節奏感。幾乎所有的動畫影片作品中的情節都是需要跟隨角色變化而發生轉變,為了創作出更加有深度有情節的動畫影視作品,需要通過戲劇節奏的方式刻畫角色的形象。
3.2 戲劇節奏可以豐富動畫情節
我們常說“生活節奏”,而動畫取材于生活,是生活節奏的藝術再現。因此將戲劇節奏特點應用到動畫制作中,可以使動畫情節更加豐富,可以將生活節奏以藝術的形式展現,可以使動畫更加適應觀眾的觀看需求。節奏是動畫制作中重要的展現形式,動畫創作來源于生活故事,沒有明快的節奏就很難體現富有戲劇節奏性的動畫情節,因此要通過戲劇節奏來豐富動畫情節,給動畫影視作品注入生活的靈魂。
3.3 戲劇節奏的把握有利于動畫角色的區分
在動畫創作中,動畫的主題思想是唯一的,但是動畫的角色不是唯一的,甚至是豐富多種的。在動畫影片制作過程中把握好戲劇節奏是有利于動畫角色的區分的,是有利于借助動畫角色與動畫情節發展變化突出主題思想與情感的,能夠讓觀眾透過節奏觀看到不同角色的命運變化、情緒轉變及動畫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2]。
4 動畫影片制作中戲劇節奏的應用
4.1 把控動畫影片的主題節奏與敘事結構節奏
在動畫影片制作過程中,動畫影片的主題節奏影響著動畫的整體節奏是快是慢、是緩是急,影響著整個動畫的質量。例如喜劇動畫片《貓和老鼠》,表演的是貓和老鼠斗智斗勇的過程,是追逐與逃跑的過程,只有減少長鏡頭的出現并快速地切換動畫畫面才能表現出動畫整體的“追”“跑”的節奏。反之若是悲情的動畫故事,那么整個動畫影片的節奏就會以慢鏡頭來展示,情節變化相對舒緩[3]。
另外動畫影片大多展現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因此在動畫影片制作過程中,要對故事發生的背景、開始、發展、結局及人物關系有全面的把握,要能夠根據動畫主題設置故事的高潮,要能夠找準敘事結構的節奏。例如宮崎駿執導的動畫《千與千尋》,故事的背景是10歲的千尋和父母在搬家途中發生了意外;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千尋、白龍、無臉男、湯婆婆、錢婆婆等,千尋為了拯救父母與奇特人物相遇,白龍與千尋是相互依賴相互幫助的關系,無臉男渴望朋友、總是孤獨的游蕩,湯婆婆和錢婆婆是奇特世界中的雙胞胎;故事的開始、發展和結局是圍繞著千尋父母意外進入奇特世界、千尋要拯救父母、千尋在拯救父母的過程中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角色及經歷的磨難、千尋成功救出父母同時拯救了白龍;故事的主題是強化人們對現實社會問題的思考,希望人們可以保持真善美的寶貴品質;故事的高潮是千尋與白龍的分別。動畫《千與千尋》敘事結構節奏鮮明,松緊有度、快慢適宜,每一個人物角色都塑造的深入人心[4]。
圍繞動畫主題,把控動畫敘事結構節奏,運用分鏡頭畫面使動畫故事展示的更加恰當,實現故事情節的合理轉換,是保障動畫影片制作質量的重要條件,可以調動人們觀看動畫的主觀意愿。
4.2 處理動畫情感節奏刺激觀眾情感
動畫影片制作是比較專業的,是觀眾所不了解的,但是動畫故事是否完整連貫、故事人物塑造是否深得人心、故事音樂氛圍是否恰當是觀眾能夠體驗出來的,也是觀眾對動畫影片作品的重要評價依據。因此在動畫影片制作過程中,考慮如何刺激觀眾情感十分重要,通過處理動畫情感節奏來刺激觀眾是動畫制作的常用手段。處理動畫的情感節奏最主要的是處理動畫人物的情感變化、表現,可以通過色彩、構圖、鏡頭切換等靈活處理動畫情感節奏,可以選擇直擊人心的鏡頭畫面,讓情感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引起觀眾的共鳴。例如《小馬王》這部動畫片,動畫的高潮部分用27個鏡頭表現馬橫跨石林的情境,而實際播放僅用了1分鐘的時間,采用全景鏡頭渲染小男孩和馬的緊張的氛圍、表現他們的危險處境;采用中景鏡頭細節體現人與馬的情感交流;采用特寫鏡頭與其他鏡頭的切換展現男孩對馬行為的疑惑以及馬背水一戰的決心;采用鏡頭的快速切換表現馬奔跑的速度;整個過程時快時慢,最后回歸正常,讓觀眾的情感也跟著動畫情節發展而時而緊張時而放松,使觀眾的情感完全被調動起來,實現動畫影片制作的目的與效用[5]。
4.3 控制動畫影片節奏符合人們的生活節奏
動畫藝術來源于生活。動畫影片的制作必將符合人們的生活節奏,不能與人們生活節奏相悖,如此才能符合人們的習慣需求,才能實現動畫情感的傳達,才能吸引人們觀看。我認為“主角光環”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影視作品的肯定,說明動畫作品中的人物節奏設置合理、主配角定位恰當,動畫作品中的人物是通過服裝、美丑、性格等實現區分的,他們各有特色,相互之間或形成對比、或形成重復、或相輔相成,如怪物史萊克、米老鼠與唐老鴨、光頭強、《功夫熊貓》中各異的角色形象、《獅子王》中的王者辛巴和機靈的丁滿……
控制動畫影片節奏符合人們的生活節奏,就是要體現動畫的現實性與真實性。例如動作類動畫畫面的節奏大多比較激情,如槍戰、肉搏、賽車;傷感悲情類動畫畫面的節奏大多舒緩,如分別、死亡、懷念;勝利喜悅類動畫畫面節奏大多歡快、跳脫……因此在控制動畫影片節奏時,要符合人們的一般生活規律,要通過快速的鏡頭切換表達欣喜、刺激或緊張,通過長鏡頭慢鏡頭使觀眾被舒緩愜意的情緒所感染,通過控制約定成俗的東西不被刪減、調換使動畫得到觀眾的認可,通過控制節奏變換的恰當銜接使觀眾有一氣呵成的觀看感受。例如動畫《公主與青蛙》中夏洛特興奮地告訴蒂安娜王子要在來居住,而蒂安娜對此毫不關心、按部就班的工作賺錢,畫面中以比較快的節奏表現夏洛特的特別興奮、以比較緩慢的節奏表現蒂安娜的惆悵心情,使整個情境更加豐滿、成功吸引了觀眾的眼球[6]。
4.4 合理設計反轉情節、設計人物反差創造引人入勝的氛圍
戲劇節奏中有一種獨特的表現手法就是合理的設計反轉情節,可以實現節奏的掌控,使動畫作品情節進展引人入勝。在動畫制作劇本的創作中,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的人設和命運,而人物情節的設定通常不能只按照正常思維下的想法進行創作,平常的情節讓觀眾心里會有一定的預期,無法引起觀眾的興趣,在正常思維下的情節設置中設計反轉情節,能夠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增加觀眾觀影的興趣。在《瘋狂動物城》中,制作團隊合理的設計反轉情節,呈現出富有節奏的動畫影視,得到觀眾的好評和喜愛。
動畫制作中應用對比手法增強戲劇節奏,人物反差的設置是對比手法的方式之一,單調的人物性格會造成觀眾的視覺疲勞以及減輕觀眾對動畫人物的信念感,因此在動畫制作中設計人物反差能夠使影片情節跌宕起伏,讓觀眾在觀影期間一直處于興奮的狀態,動畫影視節奏明快、人物性格突出、劇情張弛有度,使動畫影片既有藝術感又能吸引觀眾的關注。
4.5 通過戲劇節奏掌控節奏制造沖突
首先關于角色塑造方面,動畫制作中由于受到表現形式、展現時間、技術手段等多方面影響,想要更好的展現動畫影視效果需要掌握動畫影視的整體節奏,通過戲劇節奏為動畫情節制造色彩,刻畫具有鮮明特征的角色。總而言之把控節奏制造沖突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加入激烈的沖突和矛盾,恰到好處地完成角色性格的塑造,制作出令人振奮激動的藝術表現效果;其次關于劇情設計方面,合理地在劇情中設計曲折的情節發展路線,使劇情跌宕起伏,而不是一條毫無波瀾的水平線,在設計劇情沖突時將沖突合理化、沖突與劇情連貫的融合在一起且沖突的引入要符合邏輯與劇情發展前后形成因果關系,不能突兀地將矛盾放在動畫制作的劇情中,在引入矛盾前先合理地鋪墊動畫情節,緊緊圍繞著動畫影視的中心思想,引發后續的矛盾點,能夠讓觀眾接受矛盾與沖突的產生,通過戲劇節奏的掌握為動畫影視增添藝術色彩。
4.6 合理的后期制作完善動畫影片節奏
剪輯合成和配音配樂是動畫制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合理的后期制作可以使動畫影片的節奏更加完善,可以實現節奏的再創造。配音配樂更是讓動畫完全“活”起來,實現動畫視聽節奏的完美融合。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動畫影片制作過程中應用戲劇節奏可以使動畫人物角色塑造更形象,可以使動畫角色特點更鮮明,可以使動畫故事情節更豐富。因此在動畫影片制作過程中,要實現各個環節對動畫整體節奏的完善,要把控好主題節奏、敘事結構節奏,要處理好動畫情感節奏,要控制好動畫影片的生活化節奏,要通過合理后期制作使動畫節奏更完善,使動畫影片作品以更好的形式展現給觀眾。
參考文獻:
[1] 張博.戲劇節奏審美解析[J].戲劇之家,2020(12):14-15.
[2] 何瑛華.節奏在戲劇表演藝術處理中的作用分析[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9(4):114,116.
[3] 寇丹.動畫片制作中的節奏控制探析[J].藝術科技,2017,30(9):113.
[4] 達紅.引導學生建立動畫劇本節奏感的策略[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6(1):114-116,120.
[5] 李徐輝.淺談動畫影片的節奏控制[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9(10):139.
[6] 陳夢媛.動畫追逐戲場面調度與節奏點安排的對策[J].市場觀察,201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