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寇靖
摘要:目的:分析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驗用于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檢驗中的效果。方法:本文總共納入120例實驗對象,為2015年1月-2021年12月我中心疑似麻疹病例中檢出的陽性病例,利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MV-IgM抗體檢測,60例)與實驗組(PCR檢驗,60例)。對比分析兩組的檢測結果。結果:實驗組經PCR檢驗后,其陽性檢出率高于對照組,誤診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CR檢驗用于麻疹病毒檢驗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疾病的陽性檢出率,臨床可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麻疹病毒;PCR檢驗;MV-IgM抗體檢測;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51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呼吸道傳染病,好發于兒童,臨床上表現為發熱、呼吸道卡他癥狀和全身性斑丘疹等癥狀,給兒童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1]。因此,盡早檢驗和診斷麻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控制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早治療,及時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避免暴發麻疹疫情。鑒于此,本文將120例麻疹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探析PCR檢驗后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開展時間在2015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病例數120例,實驗對象是麻疹病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例數為60例。對照組中男患者33例、女患者27例;患者年齡區間范圍在6歲~12歲,平均(8.53±1.24)歲。實驗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齡范圍在5歲-12歲,平均(8.62±1.25)歲。對比分析兩組的各項信息,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開展MV-IgM抗體檢測,具體方法為:空腹取3ml外周靜脈血后進行離心分離,離心速度控制在每分鐘1500~3000r,離心時間為10~20min,離心后獲取上層血清置于凍存管中保存在-20oC的冰箱中備用,避免發生溶血,避免反復凍融,隨后利用麻疹IgM抗體酶聯免疫試劑檢測血清中的MV-IgM抗體。
實驗組展開PCR檢驗,詳細方法為:采集患者的尿液作為檢測樣本,無菌收集患者的中段尿30~50ml,最好收集晨尿,24h內于4℃條件下離心處理,離心時間為20min,離心速度控制在每分鐘2000r,處理好樣本后保存在-70oC的超低溫冰箱中備用,之后利用全自動熒光PCR儀進行麻疹病毒核酸檢測。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檢驗結果:仔細記錄陽性與誤診的例數,計算陽性檢出率與誤診率。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x2和%表示計數資料,P<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評價兩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
通過統計發現,實驗組患者中陽性檢出58例,陽性檢出率為96.67%(58/60);對照組陽性檢出47例,陽性檢出率為78.33%(47/60);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x2=15.376,P=0.000,P<0.05)。
2.2對比兩組誤診率的差異
實驗組患者中誤診1例,誤診率為1.67%(1/60);對照組誤診10例,誤診率為16.67%(10/60);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x2=13.680,P=0.000,P<0.05)。
3 討論
麻疹在臨床較為常見,主要是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由于麻疹病毒的耐寒性比較高,故麻疹多見于春季和冬季[2]。麻疹具有極強的傳染性,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一般情況下,麻疹患者若是不存在并發癥,其預后效果較好;若是存在并發癥,可能導致患者死亡。因此,早期診斷并給予患者科學有效的治療對于病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MV-IgM抗體檢測是麻疹病毒的常用檢測手段,具有操作簡單、檢查速度快等優點,但是該方法對樣本質量的要求比較高,增加了誤診和漏診的概率[3]。PCR檢驗是近些年來臨床新興的檢測技術,對麻疹病毒中的核酸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提高了麻疹病毒的檢出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經PCR檢驗后,其陽性檢出率高于對照組,誤診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PCR檢驗用于麻疹病毒檢驗的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麻疹的檢出率,減少誤診率。分析其原因是:相較于MV-IgM抗體檢測容易受到樣本質量等人為因素的干擾,PCR檢驗受人為因素的干擾比較少,減少了誤診發生的概率;同時,PCR檢驗具有無創性,不會損傷患者的身體,且操作比較簡單,有效提高了麻疹病毒的陽性檢出率,促使患者能夠盡早接受治療,早日康復[4-5]。
綜上所述,PCR檢驗用于麻疹病毒檢驗的效果顯著,有利于提高疾病的陽性檢出率,減少誤診的發生,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值得臨床加大推廣力度。
參考文獻:
[1] 徐然,張林亞,楊文震,朱為.實時定量PCR技術檢測麻疹病毒的感染與增殖[J].上海預防醫學,2021,33(2):132-135.
[2] 劉鳳. 2014-2018年天津市南開區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學和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2020,47(3):492-494,517.
[3] 房學強,許青. 多重熒光定量PCR檢測麻疹和風疹病毒的效果評價[J]. 職業與健康,2020,36(21):2916-2919,2926.
[4] 崔方瑞.比較分析ELISA法和實時熒光PCR法在麻疹檢測上的應用[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26(23):144-145.
[5]劉麗偉.PCR檢驗用于麻疹病毒檢驗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