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鷺
(廊坊市第四中學 河北 廊坊 065000)
初中音樂課本中包含一些傳統音樂的內容,同時也擁有關于現代音樂的知識。其中,傳統音樂相關的內容,由于音樂風格不符合現代學生的需求,學生往往對這部分內容會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現代音樂,帶動學生在傳統音樂中的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多方位、多角度發展。防止學生在初中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因只學習現代音樂、忽略了古典音樂而出現偏離的現象,這樣就無法達到高效學習、實踐的目的。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手段為學生實現將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結合的教學模式,還可以將傳統音樂中的一些樂器引入現代音樂的教學環節中,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對傳統音樂的認知觀念,保障學生在學習音樂時不會排斥傳統音樂。
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樂理是基礎,其重要性就相當于數學科目中的一些基礎公式,如果學生對樂理都掌握得不夠清楚,那么學生在學習音樂時一定會出現問題。同時,樂理也能夠有效地輔助學生進行多方位學習,而在傳統音樂以及現代音樂中,大多數的樂理知識也是相似的。因此,教師可以對樂理進行教學,為學生打下學習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所需的共同基礎,保障后續教學中的可操作性。因此,針對樂理的知識講解,教師可以優先開展。樂理能夠貫穿學生的所有學習過程,對此,教師需要注重以趣味性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樂理的知識往往比較枯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教師無法運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趣味性的學習方式有很多,比如讓學生進行角色互換,以學生為主體,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只起到輔助作用。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該方法完成對樂理知識的教學。
例如,教師可以先在班級中將學習過音樂的學生組織到一個團體中,讓這部分學生為沒有學過的學生進行講解,這樣就能夠讓課堂上的講解過程更加豐富多彩。但為了防止教師完全置身于音樂課之外,教師也需要參與到學生的授課活動中。在學生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講解的內容進行點評,或者對學生的講解過程進行糾錯,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對于學生而言,這種角色扮演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在聽講時更加集中注意力,從而提升學習效率。與此同時,教師運用該方法還有助于學生課后階段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融入樂理知識環境中。課前預習也很重要,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能夠保障沒有學習過樂理知識的學生對樂理知識有簡單的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并讓學生快速融入音樂課堂上的趣味性學習氛圍中。
傳統音樂的許多內容都是根據作者所處的背景環境創作的,往往蘊含著更為深刻的思想知識。與此同時,傳統音樂絕大多數以純音樂為主,很少出現有歌詞的樂曲,這些音樂的藝術氣息更加濃厚,能夠有效地讓學生體會傳統音樂的魅力。并且,由于傳統音樂運用的演奏設備一般都比較復雜,無法直接為學生呈現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講解清楚傳統音樂中運用的樂器都有哪些。傳統音樂的演奏不會使用現代電子音樂的處理方式,因此,一首樂曲可能需要同時運用多種樂器,才能夠完成。對于傳統音樂而言,為了能夠確保學生充分學習傳統音樂知識,并快速融入課堂環境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手段為學生還原傳統音樂中的樂器。對于一些比較經典的、但演奏樂器單一的傳統音樂,教師可以直接運用多媒體的手段進行播放,這樣,學生就能夠了解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樂器都有哪些。為了更好地演繹教學曲目,除了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師甚至可以直接用現代樂器演奏傳統音樂,從而實現古典+現代的融合式教學。
例如,針對一些演奏過程比較復雜、演奏樂器種類和數量較多的傳統音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還可以單獨播放傳統音樂中不同樂器的聲音,讓學生聆聽后,自主辨別所學曲目的演奏過程中包含了哪些具體的樂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現代的一些樂器對傳統音樂進行演繹,讓學生在學習傳統音樂的過程中,也能夠接觸現代音樂的內容,從而實現傳統音樂以及現代音樂的融合演繹。為了增強課堂效果,教師甚至可以讓班級中學習過樂器的同學為其他學生演奏傳統音樂,這樣也能夠加強課堂的趣味性,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融入教師構建的課堂氛圍中。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注重感受傳統音樂的藝術性,而不是演奏方式,從而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傳統音樂的藝術魅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素養。
現代化的很多音樂都表現了作者對過去某些事情的感受,或者是運用一些古詩詞進行演繹,此時,現代音樂也充滿了傳統音樂的表現形式。比如音樂作品《求索》,該曲在表演過程中運用了古代著名樂器——編鐘。由此可見,現代化的音樂借助傳統音樂元素而實現現代音樂的傳統表現,極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形式。對于現階段的許多音樂而言,其不僅僅可以應用一些傳統樂器進行演繹,還可以是對一些傳統文化的表現,傳統文化又可以承載傳統音樂。因此,教師也可以運用傳統文化將現代音樂與傳統音樂進行串聯演繹,從而構建現代音樂與傳統音樂的融合式教學模式。為了便于教師的音樂演繹與表現,可以借鑒一些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就是將一些傳統文化內容用現代音樂的表現形式重新創作,效果非常理想,得到了廣大觀眾的支持。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聆聽上述節目中的一些音樂,這些音樂大都與傳統文化相關,甚至一些音樂直接與傳統音樂相結合,顯示出了極強的藝術魅力。對于國內的一些傳統音樂,教師可以用上述方法進行表現。針對一些國外的傳統音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反復聆聽、感受,再為學生講述作者創作音樂的背景,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作者創作音樂的意義。為了確保現代音樂能夠更好地表現傳統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聆聽一些外國歌曲,抓住曲調相似、情感相似等特點,為學生實現聯想式音樂教學,從而減小學生學習外國傳統音樂的難度。
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雖然運用了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其根本都是對樂理的應用以及思考。因此,教師在進行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的綜合教學時,前提就是讓學生能夠清楚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從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都能夠對傳統音樂以及現代音樂進行聯想思考,實現教師針對現代音樂與傳統音樂的融合教學模式。傳統音樂的表現形式往往更具有藝術特色,因此,教師在綜合性教學中,可以適時引入現代音樂。并且,在音樂課本中,絕大多數內容都是傳統音樂,為了防止學生出現不愿意聽講的現象,教師可以先對現代音樂進行介紹,待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后,巧妙地插入傳統音樂教學內容。同時,教師從簡單的現代音樂入手,還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融入融合式課堂中。在綜合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音樂中的藝術特色,教師利用上述教學手段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對傳統音樂的進一步賞析,從而體現出教師所采用的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融合的教學方式的特色。
例如,教師在準備教學傳統音樂《命運交響曲》時,可以先讓學生聆聽一些激昂的音樂,例如莫扎特的《第四十號交響曲》、肖邦的《革命練習曲》、李斯特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等等,讓學生體會音樂中的情感表達,嘗試找到這種類型曲目的共同點,并試著和作者共情,從而幫助學生感受《命運交響曲》中,作者對命運的抗爭。同理,針對課本中的傳統音樂,教師也可以運用該教學方法,旨在為學生還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凸顯出傳統音樂的意義。并且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地融入趣味性的教學元素,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自主授課的方式,讓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講解,從而凸顯出教師運用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融合教學中的意義,進而實現高質量教學,確保學生能夠融入教學過程中。
由于現階段的音樂教學手段越來越多,因此,針對傳統音樂以及現代音樂的融合教學,能夠通過多種手段為學生表現出來,教師可以以樂理教學為基礎,確保學生已牢靠掌握樂理知識。同時,為了能夠準確地將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綜合演繹,教師還可以運用樂器以及傳統文化等多種方式,將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串聯,保證高效教學,提升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