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寧
初中德育導師制是以“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為理念,在班級成立以班主任為核心、任課教師為成員,在學校形成全員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模式及學校德育管理模式,其是高等院校研究生導師制培養模式在我校的應用與創新。
一、初中德育導師制開展的必要性
德育導師制是一種新型的德育模式。當一位班主任需要管理班級40多名學生時,會存在管理難度大、很難關注到每個個體的問題,這就需要探索新的德育模式,而德育導師制模式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將學生分成一個個個體,由一名導師帶領5~10名學生,對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心理上加以引導,從而實現學生的健康發展。我校針對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駿景新綠”自主管理模式,以“正面管教”的理論為指導,通過改變教育觀念,探索開展以溝通、理解、幫助為特征的個別教育,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在全校推行全員德育、全員育人的德育管理模式。
二、初中德育導師制實施策略初探
我校德育導師制開展是以德育領導牽頭,以班主任為核心,將班級分成每組為5~10人的若干德育小組,分配給科任教師,由科任教師對分配的德育小組成員在思想引導、心理疏導、學力輔導、生活指導等方面進行精準指導,進一步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實教師教書育人一崗雙責制。為了更好地發揮德育導師的作用,在與受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之后,我根據自身學科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實施策略研究。
(一)因人而異,發揮特長
古人云:“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在拿到學生分組名單后,我及時與班主任以及其他科任教師交流,掌握他們的基本情況,盡量提供平臺讓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例如,通過了解,我知道初中某級某班的洪同學有一定的電腦編程基礎,也參加了不少信息方面的比賽,所以,我就經常鼓勵他,讓他積極參加比賽,從學科方面對他進行引導。如2019年11月,他參加2019年廣州市“智能創建及編程挑戰”邀請賽的C++挑戰賽,獲得了市第五名(金牌)的好成績。
(二)借助平臺,心理疏導
在平時的工作中遇到較為特殊的學生,我們可借助心理教師的力量,對特殊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例如初二級有一位小金同學,以前上課總愛搗亂,大吼大叫,我行我素,教師們想了很多辦法,也對他進行了苦口婆心的教育,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多次找他進行個別談話,也約了心理教師來幫助他。經了解,小金同學之所以這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造成的,父母忙于工作,對他關注較少,對于他現在的表現也覺得無能為力,有放棄的念頭,經多次與家長交流,家長表示愿意去嘗試改變,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們發現這個學生漸漸能自我約束,不會再大吼大叫,也努力嘗試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三)借助團隊,促進步
期中考后,針對學生取得的成績,我和他們一起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就薄弱科目,我首先向科任教師了解了他們每天上交作業的情況,與缺交作業的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接著我們在組內實行了一對一幫扶,過了一個階段后,我再集中進行座談,了解其近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通過在德育小組內實行一對一幫扶,他們的學習成績和團隊凝聚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利用活動,促師生關系
德育管理的一項重要發展策略是活動,活動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德育導師制實施過程中,有時我會利用周末時間和學生一起觀看有益電影,有時會和他們一起聚餐,有時則會參與師生趣味運動會等,這些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拉近了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師生的感情。
(五)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在德育導師工作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自我反省、自我調節,也可以讓導師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受導學生,有利于德育導師工作的開展。
責任編輯 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