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寵
摘 要:步入21世紀之后,社會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海量的信息以前所未有之勢迅速涌來,各種價值理念以及文化類型也在不斷擴充。大學生作為上網的主力軍,在網上沖浪的同時,很容易受到各種價值觀念的影響,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刻不容緩。一般來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屬于兩個學科,但是他們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著交叉之處,因此有必要對二者進行協同教學。因此,本文主要對二者結合的路徑進行探究,結合兩者的教育現狀,提出一些具體的改進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有機結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5.073
0 引言
在當代社會中,各種社會潮流不斷涌現,比如拜金主義、頹廢主義等,這種文化以青年人比較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播,在潛移默化中會影響年輕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大學生群體是未來進行社會建設的主要力量,而本身正處于思想不斷健全的階段,這一時期,雖然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但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對新興事物充滿好奇心,因此容易被不良文化所利用,所以對大學生群體及時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教育工作者要對二者教育的具體路徑進行積極的探索,將它們融合在一起,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1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概念辨析
1.1 心理健康教育
早在2002年,在教育部頒布的相關規定中就明確指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要求在高校中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主要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特征,依托已經成熟的心理學專業的原理和方法,借助一些心理學的手段,來幫助青少年解決心理問題,增強其抗挫折能力,培養健全的人格。教育的內容也包括人際交往、戀愛與性、人格發展等諸多方面。
1.2 思想政治教育
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是運用思政理念,借由特定的社會群體進行有規劃的思政和道德宣傳,使得被宣傳對象按照其要求進行自我行為規范。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具有很強的計劃性、目的性以及組織性,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立場和觀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
從以上對二者的概念辨析我們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屬于不同的學科體系,兩者還是存在諸多差別的。首先就是兩者的理論基礎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基礎是心理學的相關原理和方法,而思政教育主要屬于馬列主義等政治學范疇;其次,二者的教學內容上也存在差異。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老師往往更加注重大學生個體的心理發展,通過對其傳達心理學理論知識,幫助其疏解不良情緒,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個體微觀層面的感受;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是從國家整體的政治立場出發,對學生的政治觀念以及價值觀念進行教育,更強調于社會整體需要。最后,二者在教學方法上也存在著一些不同。我們常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個體心理咨詢為主,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多是通過一些專家講座、課堂傳授等形式;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是以平等的視角進行交流,更加注重互動性,而思政教育多以老師為主進行,進行從上由下的教育。不過雖然兩者存在著許多方面的不同,但從其教學總目標來看,都是為了學生能夠養成正確的人格,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斷培養人才,這兩門課程在內在邏輯上還是存在著許多相同之處的。
2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教學的可行性
2.1 兩者的育人邏輯具有一致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從習總書記這番話中我們不難看出,要把思政教育貫穿到每一門課程當中,充分發揮教育的意義,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觀念。當然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也需要在“課程思政”這一大背景下進行教學,從而形成育人合力,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從育人邏輯來看,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統一的。
2.2 二者的教學初衷具有一致性
進行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幫助大學生群體樹立起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相符合的價值觀念,提升其道德素養,正如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和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佰格都從道德認知的角度關注青少年個體道德發展規律,其研究成果為品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學依據。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在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借助心理學的相關原理才能真正達到教化的目的,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進行相互配合,從而取得1+1>2的效果。
2.3 二者在教育目標上具有統一性
盡管在前文中我們分析了,在大學生群體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在教學模式、工作方法上是有區別的,心理健康教育側重于微觀方面,而思政教育更加注重國家整體發展需求。但毋庸置疑的是,國家是由個人所構成的,只有充分提高每一個個體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整體提升國家整體的道德水平,因此二者是互相統一、不可分割的,二者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國家未來建設培養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2.4 二者在功能上具有互補性
毫無疑問,對大學生群體而言,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是有助于形成正確良好的思政素養的。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我們不難發現,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不合規定的行為從表面上看是他的思想政治素養出了問題,因此老師就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思政素養上,然而問題的實質恰恰是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一個良好的心理素養是形成正確政治素養的前提。此外在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雖然是不同的學科,但是其教學的方法和技巧是可以相互借鑒的。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長期以來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在一些高校,有些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師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轉型而來的,并且有些資金支持也由高校的思政教育團隊來承擔。
3 現階段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存在的問題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大多數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的實踐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讓老師和同學們都看到了這兩門學科融合發展的優勢。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目前的發展階段,在二者協同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協同發展的步伐,對人才培養的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3.1 內容上融合程度不足
在某些高校中雖然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進行結合的意識,并進行了實踐,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并沒有把握好二者的關系。比如有些高校并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而把教育的重心放到了思政教育上,認為在高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必須項目,寄希望于思政教育能夠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得教育的天平過多的往思政教育方面傾斜。
3.2 組織機制不夠完善
相當多的高校對于二者協同教學并沒有進行合理的規劃,缺乏統一指導,也缺乏專門的部門對于日常工作進行安排和監督。另外,對于部門的劃分,也缺乏統一的標準。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機構較為穩定,屬于馬克思主義學院,相關工作能得到有效開展。但心理健康教育沒有統一的機構歸屬,有的屬于心理學院或心理系,有的屬于學工部,也有的屬于馬克思主義學院,機構歸屬的混亂導致各部門之間沒有明確的職責劃分,工作任務不明確。這些都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的實施難度。
3.3 師資隊伍有待擴充
毋庸置疑,要想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首先需要有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從目前來看,國家對于思政教育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因此思政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人才相對不足,并不是由心理學專業的老師來擔任。而且,這些老師往往只關注本學科內的知識,缺乏學科結合的思想。
4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路徑分析
4.1 將二者的教育內容與教育目標進行結合
根據前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兩門學科之間是既有共通的地方又有各種的教學重點,因此在實踐的教學過程中,既要抓住共同點,又要有所側重。首先要明確的是,二者都以大學生為教育對象,所以要圍繞大學生展開工作,針對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類矛盾問題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要使教育方式具有針對性、多樣化的特點,而不是依靠單一的方式或模式完成教育工作。比如,對于大三的同學們來說,他們更多面對的是畢業、就業的壓力,因此,老師要針對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特征,幫助同學們疏解壓力,增強抗挫折能力,同時也要通過具體的實例加強同學們的思政修養,使得他們可以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正確的價值觀念走向工作崗位。
4.2 對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進行革新
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兩個學科之間可以進行相互的交流和借鑒。一方面,要對這兩項工作的工作體制進行完善和健全,主要包括教育指導、咨詢自助等多個方面,使兩項教育工作不論在課內還是在課外都得到有效地融合,并在教育渠道和指導方法上相互借鑒,從而實現二者的共同發展和進步。此外,在開展實踐活動時,可以針對同一項活動分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這樣既能減輕大學生的課業負擔,還能強化對實踐活動的認知,從而達到不斷提升自我的目的。
4.3 將教育資源進行共享
由于兩個學科存在諸多相似之處,所以在教育資源上,可以進行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比如,在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巧妙的加入一些心理咨詢的知識,用心理學的方法打開學生的內心,減少思政教育的阻礙,使得同學們更容易接受思政教育。反過來講,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同樣可以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知識對同學們進行引導。
5 結論
總的來說,在高校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要充分認識到這兩門學科之間的共通之處,對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實現融合式發展,全面的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道德素養,為我國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338.
[3]朱韓兵.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教學:理念、問題與對策[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0,36(06):76-80.
[4]孫耀勝,瞿弋涵.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路徑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1,(03):75-77.
331350033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