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梅
(鎮康縣木場鄉木場完小,云南 臨滄 677706)
良好的學習環境、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語文作為小學學習中的三大學科之一,并不像數學和英語一樣受到家長和學生的重視。但在小學打好語文基礎,對學生日后的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都有很大幫助。因此,尋找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找到相應策略,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工作重點。
教師在引入新課程之前往往會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回答,然后引出要教授的課程主題。可見,問題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時推動學習的主要動力。只有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引起學生思考的興趣,學生才愿意思考問題、找到答案,教師才能引出相關的知識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于要教授的課文或古詩詞已經非常熟悉了,這就導致有些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會以自己為主導,迫使學生接受知識。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聽教師講課,導致學生對新學知識無法接受,學習成績無法提高。
目前,我國部分語文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并不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在引入新課程時,通常只是對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簡單回顧,或僵硬地直接進入新的學習單元。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教育部也對小學語文的課程標準進行了相應調整,但有些教師故步自封,依舊采用“填鴨式”教學,仿佛只要自己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就能學會相應的知識。同時,有些教師不會也不敢讓學生提出問題,他們擔心學生天馬行空的思維會使其提出的問題影響自己的課堂秩序和課堂進度,害怕自己的教學無法進一步推進。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學生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會提出無數的問題,這些問題大多是沒有價值的,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生思維較成人更跳躍,思考的范圍也不僅局限于眼前接觸的事物。這一過程中,教師才是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引領者。如果教師因為害怕影響課堂而拒絕學生的提問,那么學生會認為自己產生問題是錯誤的行為,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就會放棄提出問題的想法,使課堂成為真正的“填鴨式”教學。
師生互動是教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常用方法。傳統的語文課堂往往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沒有很好的師生互動,最常見的互動方式就是請同學朗讀課文。但這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提高語文成績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作用。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學習和思考的范圍相對廣泛,問題的答案往往不唯一,且不局限于公式框架。這就導致語文教師很少進行師生互動或想不到有效的師生互動方式。
在課堂上,教師講的比學生講的要多,有些教師在教課時意識不到學生話語量的問題,往往自己講了一節課,不與學生互動,不給學生話語權,導致學生只是在一味地接受知識,卻無法知道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教師也得不到相應的反饋。部分教師能夠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但是對不同的學生會采取相同的互動方式。學生性格不同,對師生互動的方式也會有接受程度的不同。例如,有些學生靦腆、不愛說話,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要求這類學生在講臺上進行演講類表演,那么會使這類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產生抵觸心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會下降,導致成績不好。教師沒有多種多樣的互動方式,只進行單一的互動,不僅會浪費課堂時間導致學習進度后延,還會使部分學生對教師產生抵觸心理,拒絕學習語文課程。例如,教師要求一個很不擅長思考的學生一定要想出一個與課堂相關的有價值的問題。在學生無法提出問題的情況下,教師遲遲不肯換學生提問,這會使學生產生“教師可能不喜歡我,故意刁難我”的錯誤想法,對教師抵觸,對語文課堂抵觸,從而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
良好的語文素養是一個學生在日后是否擁有良好的講話邏輯和表達能力的基礎。在小學學習的過程中,語文作為三大主學科出現,與數學學科相比,語文的邏輯性往往在回答問題的語言邏輯和講話邏輯中,而數學的邏輯則直觀地體現在解題思路和公式表達上。部分家長和學生認為這些邏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而忽略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將學習語文知識僅作為學校需要完成的學習內容。與英語學科相比,語文表達在日常表達中更加常見,學生及家長會對不常見的英語表達更加上心,而忽略語文表達的重要性。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科不夠重視,無法提起學習興趣。同時,教師的不正確教學方式也會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降低,忽略語文學習的重要意義。
目前,大部分學校將教師信息化教學融入教師考核系統當中,強調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但學校強制要求教師使用信息化教學,可能會使教師在備課和上課的過程中在多媒體設備上投入過多的精力,而忽視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堂紀律。有些教師年齡較大、資質較老,比較習慣于傳統的板書教學,無法在短時間內學習使用信息化教學的正確方式。強行要求這類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反而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教師也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導致教師無法進行正常的教學工作。
教師的課件水平不足也是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有些教師并不注重課件的呈現效果,只是為了完成學校制定的使用信息化教學的指標,這些教師往往只是將本來的板書內容搬運到課件當中,不對課件進行美化處理,不考慮課件的呈現方式。這樣的信息化教學不僅無用,而且浪費多媒體設備和教師的時間,無法展現出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教師的課件制作技術也有待提高,一些教師在面對課件出現的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只能尋求其他教師的幫助。這樣會浪費教師的課堂時間,使原本充裕的教學時間變得緊張,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教師無法完成當節課的教學目標。
學校對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的評價標準也有待提高。大部分學校只是將是否運用信息化教學作為教師考核的標準,而不看重教師如何使用信息化教學,使用得是否合理。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可使用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多種多樣,但學校并未對不同學科的信息化教學考核進行分類評定,這導致教師在使用信息化教學時眼界過窄,只使用一種信息化教學方式,無法突出信息化教學對學生學習帶來的優勢。
要想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教師應該在平時改善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課下,將師生關系轉為朋友關系,這樣在課上提問時,學生就不會因教師的身份對提出問題這一行為有抵觸心理。在平時的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聊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并提出自己的問題。這樣可以給學生一種心理暗示,即教師在不擅長的領域對自己提問,那么自己也可以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向教師進行提問。
在課堂上,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應跟隨學生的思考步伐前進,引導學生主動接受新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學生能提出問題就是有了問題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學生是否有主動提出問題的意愿、提出的問題是否有價值。教師在學生提出問題后也不應僅是回答問題,而是應該思考學生提出問題的動力以及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能分析出哪些問題、是否可以利用學生的問題推動課堂進入下一步的學習。同時,在學生提出問題并且教師進行回答后,教師應該對提出問題的學生進行表揚,尤其強調“提出問題”這一行為非常好,鼓勵其他同學多多提問。
以《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例。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學生上網查詢與課文相關的內容,但教師不作限制,只要與課文相關的問題都可以,例如,作者的生平、雙龍洞的具體位置等。在課上講解課文之前,教師可請同學分享自己查詢到的內容,并由其他同學對其提到的內容進行提問。這一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能讓教師了解到每位同學的課前預習情況和課上聽課狀態。教師應對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學生加以表揚,可以是口頭表揚也可以是物質獎勵。但對提出無關問題或沒有太大價值的問題的學生不應批評教育,而是應該進一步了解學生為何會提出這一問題,并對學生解釋為何問題無價值或與課文無關,鼓勵學生下一次提出更有學習價值的問題。
師生互動可以以學習場景的不同分為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和課下的師生互動。課下的師生互動可以為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生對于師生互動的興趣。
在課下,教師可以請學生到辦公室聊天,聊天內容可以是學生家庭、學生的興趣愛好等。但這樣往往會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學生會認為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事,而無法進行良好的師生互動。最好的方法是,教師在下課后主動留在教室,觀察學生下課后的狀態,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學生的下課活動中,與學生成為游戲伙伴,增加與學生的親密度,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其制定相應的互動方式。
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明確本次學習的學習目的與教學定位,可以提前設計好互動方式,在課堂上根據講課狀態靈活調整。并不是所有的師生互動都是有效的,在課堂上,教師應以講課內容為主與學生進行互動,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合理地選擇互動對象,盡可能地在一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使每位同學與教師的互動都差不多。教師在課堂上也應拋棄自己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主導,增加學生的話語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胡蘿卜先生的長胡須》為例。教師可以提出“男孩在看到胡蘿卜的長胡須后會做些什么”等類似的問題,供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互相探討、總結答案,也可以以舉手或隨機選人的方式回答問題。教師在獲得一定的回答數量后,可以與學生共同探討得出答案的思路和原因。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作為學生的傾聽者,而非教育者,多給予學生話語權,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師生的互動頻率。
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和家長對語文學科重新拾起重視態度。在教師進行語文教學工作之前,要在課堂上強調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解釋學習語文為什么重要,對學生的日后學習生活有哪方面的幫助。例如,強調只有語文的表達能力好,英語的表達能力才能在語文的表達能力基礎上更進一步。同時,教師在家長會或平時與家長的交流過程當中要提高家長對語文成績的重視,使家長在孩子放學后在家學習的時候也能認真監督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
同時,教師要尋找正確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使用情景再現的方式,邀請學生與教師一起將課文中的內容以表演的方式呈現出來。例如,在《竊讀記》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選擇主人公進入書店的情景部分要求學生進行情景再現。教師可以以評委的身份對不同小組的情景再現情況作出評判,也可以以參演者的方式扮演課文中“大人”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表演情景之中。
學校應注重教師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水平培訓工作,聘請專業人員對教師進行培訓,并定期考核。考核的內容應包括教師課件制作的精美程度、課件呈現方式以及在遇到突發問題時教師應如何解決等方面。對于資質較老、年齡較大的教師,如果他們本身的教學方式就能幫助學生提高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成績,那么學校不必強求他們一定會使用復雜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只需要對他們進行一些簡單的基本技能培訓,以期望能為他們本身的教學方式錦上添花。
教師在使用信息化教學時要注意方式的多樣性。一般教師僅僅采用PPT 對學生進行教學,這對于語文的教學目標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鑒其他學科教師的多媒體使用方法。例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使用單詞領讀的軟件對單詞進行學習,這完全可以運用到語文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選擇古詩詞誦讀軟件,對即將學習的古詩詞進行誦讀。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領會古詩詞表達的情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詩詞想要表達的內容。
語文是小學學習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也是學生日后學習的基礎學科。尋找現階段語文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推動語文教學進步的動力。教師可根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問題意識不足、沒有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生學習興趣缺失及信息化教學不完善等問題,改善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之處,為語文教學工作的提升提供了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