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爽
摘要:隨著科技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知識經濟和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給企業帶來日益嚴峻的競爭壓力,大型企業集團成為經濟發展的趨勢。全球并購的增加及跨國公司的逐漸壯大,使得企業集團化開始逐漸深入,公司治理必須跨越整個企業的治理邊界,注重擴展企業各層面發展,逐漸實現從公司到集團的突破。文章積極研究企業集團的復雜性,深入探究集團企業下母子公司的利益沖突,幫助企業逐漸做大。企業集團母子公司通過兼并、重組實現了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的有效整合,最終達到了資源的優化配置目的。企業集團總體效益最大化是母公司發展的戰略目標,其下屬子公司擁有一定的授權,但是子公司的核心仍以效益為方向,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和利益,母子公司之間應盡量減少利益沖突,文章積極探索協調對策,希望有所裨益。
關鍵詞:企業集團;母子公司;利益沖突
企業集團中母子公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利益沖突,例如財權配置沖突、資金占用沖突、收益分配沖突等,這樣的沖突直接影響著母子公司之間的利益,最終會導致整體利益受到損害。伴隨著國內經濟市場新形勢的嚴峻性,母子公司要以其發展框架為依托,逐漸形成自己獨有的企業組織形式,例如,母公司以集團總效益最大化為戰略目標,而子公司則以自身效益為核心目標。母子公司會因為各自的利益矛盾而影響到整體企業利潤,因此積極探索集團母子公司的利益沖突,并在協調中總結相關對策有益于當前企業集團的快速發展。
一、當前企業集團母公司、子公司利益沖突的現狀及問題
當下經濟發展過程中集團型企業模式是新型方式,該種方式具有不可估量的合作模式優勢,未來其優勢的潛力也具有不可預估性。未來戰略調整中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離不開集團型模式,因為該種模式能夠使得內部經濟規模呈現出迅速擴大的趨勢。日益發展壯大的企業集團要想在發展中實現一定的經濟規模,必須注重集團內部結構的優化,對企業的內部管理也給予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同時面向市場改變形式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集團能夠實現資本的配置,也能夠實現技術的優化,該形式是企業中心功能的中堅力量。母子公司之間要想實現集團式的戰略目標,就必須注重相關決策的執行力度,注重企業集團未來發展的方向。
(一)母公司與子公司戰略目標不一致
統一性和協調性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在發展中共同關注的方向,未來母公司和子公司要實現并趨向于和諧性,才能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作為獨立的經營個體子公司也要注重個體獨立性,同時應緊跟集團母公司的戰略目標,幫助集團母公司實現相關工作,有利于企業集團穩定內在經濟利益,有利于實現企業集團利益的最大化。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下,企業集團母子公司往往因為一些經濟目標產生較多分歧,各自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會產生一定的矛盾,例如,子公司會存在損害母公司利益的行為。母公司作為獨立的經營主體,其在發展中逐漸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同時能夠在發展中逐漸實現自身規模的擴大。但是子公司控制權和子公司的利益往往會受到母公司的經濟掠奪,母公司會為子公司的發展做出一定的犧牲,該犧牲也損害了子公司的長遠發展。
(二)母子公司在控制管理權方面有沖突
母公司能夠強制性控制子公司,并且一系列行為能夠保障集團企業資源,并為集團企業資源實現優化配置做出了一定的保障。母公司也通過集團型企業能夠實現整體經營發展目標。從子公司角度來看,自主經營權能夠使子公司隨著市場環境變化,加強自身戰略調整,從而實現子公司最大化的經濟利益。作為集團主體,母公司擁有一定的控制權,能夠形成對整個集團企業的控制,實現了對整個企業全面掌控,并在此過程中擁有了控制管理權。
母公司對子公司能夠實現一定的經營管理權,能夠對子公司實現一定的控制,但就子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來看,由于子公司內部管理十分明確,所以能夠順從于母公司的控制和掌握。母子公司之間的控制權和管理權不夠清楚,導致一些利益沖突的存在,這樣使得母子公司之間難以形成和諧的局面。母子公司間存在對子公司控制管理權的沖突,這樣就導致子公司管理混亂,子公司過多的管理權及母公司過多的控制,都會使得母公司難以樹立威信,使得子公司難以進行統一管理。母公司和子公司由于控制管理內容較多,就對日常自主經營活動產生影響,不利于母子公司之間和諧關系的處理,最終使得經營效率大打則扣。
(三)母公司與子公司財務控制不協調
母公司與子公司會在財務管理上產生一定的利益沖突。例如,集團往往會部署整體發展規劃,實現集團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但這樣的集團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只是適應整體大局發展,很多內容難以適應子公司局部的經濟發展模式。母公司能夠通過自身的財務控制權實現整個集團企業的資源配置,保障了企業集團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例如,母公司通過財務控制權能夠實現集團企業財務資源的自由調配,促使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率增加,同時也出現了相關舞弊現象。對于子公司來說,子公司是具有獨立個體的經營模式,母公司整體式的經營發展戰略難以適應子公司分散式的財務管理方法,這樣就難以保障子公司創造更多的利益。
二、企業集團母公司與子公司利益沖突問題的協調對策
(一)統一母公司與子公司戰略目標
母公司和子公司要站在整個集團企業角度,積極樹立統一的戰略發展目標,同時要注重發展過程中的戰略一致,才能真正規避發展中的弊端。企業集團要深化內部改革,注重內部產權和諧關系,尤其是母子公司之間的產權和諧關系更為重要。例如,作為大股東和投資者的母公司,其高層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參與權,特別是集團內部相關決定其高層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參與權,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形式,使得企業集團打破傳統一股獨大的局面,實現了母子公司之間效益協同,同時實現了經濟效益的逐步增長。另外,對企業集團的法人治理結構要十分重視,關乎到母公司經營發展戰略,有助于母公司實現內部結構的優化和調整,能夠促進集團母公司實現發展目標。未來母公司和子公司應注重發展目標的一致性,只有兩者之間形成一定的合力,才能實現企業集團的戰略目標。
(二)優化母公司與子公司治理結構
為了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目標,集團企業必須強化內部制度,并積極實現制度化管理。例如,強化內控制度的全面實施和建設,幫助母公司實現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實,但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應根據實際發展狀況,實現系統性和規范性的管理模式,才能確保相關制度執行更加高效。集團企業在相關管理工作的開展中,一定要注重效率高、秩序強,豐富治理結構框架并實現相關權責的有效劃分,這樣才能有效保障母子公司實現內部環境的良性發展。母子公司之間要形成集權和分權的財務關系,同時通過此關系優化治理結構模式。例如,母公司利益相關的子公司,母公司就要發揮統一控制的作用,實現統一規劃和管理,只有實現集權制的管理模式,才能實現統一規劃和統一布局。子公司要獨具特色,必須依托自身的特點,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特別是現代化的市場經濟形勢下,市場分權形式有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
母子公司要加強內部管理,母子公司之間以科學的行為標準為準則,注重內部各項管理行為的有效落實,并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嚴格的監督,才能實現相關內部管理優化。從母公司整體發展角度來看,利益的趨同需從母公司角度來看,站在宏觀的角度優化集團企業內部的資源,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規劃,明確整個企業集團的發展方向,有利于企業集團的迅速發展。
(三)完善母公司與子公司財務管理
母公司和子公司要實現資產經營目標必須全面落實責任制,這也是企業管理中特別是財務管理中應注意的關鍵環節。例如,母公司和子公司應積極建立完善的績效評估體系,通過該體系才能實現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母公司和子公司在績效管理上都要注重內部控制,注重內控制度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從集團企業長遠發展來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能夠落實相關內容,確保集團企業實現有效的運作效率。母公司和子公司要想實現共同利益,就必須在財務管理上實現相互融通,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實現利益目標。母公司和子公司應創建相容互通的財務管理體制,注重集權控制下的有效分配,實現母公司和子公司經營自主式的決策,例如,加強市場環境監測,積極更新財務控制理念,面向市場并實現相關發展,才能有效規避風險并實現財務風險的規避。
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日益嚴峻,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要形成一定的契約關系,積極引入相關激勵機制和制度,例如,業績提成報酬、增加處罰力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等方式,都會激勵母子公司實現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集團利益的最大化,也有益于母子公司之間建立起良好互信的和諧關系。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要建立契約關系,增加集團整體收益,發揮企業集團的整體優勢。母子公司應該“互相合作、共謀發展”,才能實現和諧發展。
三、結語
目前我國集團企業發展規模較為緩慢,母子公司之間的關系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母子公司之間組織管理形式也成為當下最為熱點的問題之一,改種形式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集團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及企業規模的迅速擴大,推動集團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仍需要和諧的母子關系,因此,集團企業彼此之間應該從共同的利益出發,從集團內部需求角度實現財務管理的優化,又如實現母子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化,才能實現統一優化的戰略方向,實現集團內部的良性發展,提升企業集團的整體競爭實力才是成敗的關鍵。未來企業集團要致力于創造更多利益,實現提高企業集團的市場競爭力才是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龐毅.企業集團母、子公司利益沖突與協調策略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9(09):60-61.
[2]陳穎.上市公司集團母、子公司利益沖突與協調[J].現代經濟信息,2019(22):45+47.
[3]馬勝,周思偉.企業集團治理中母子公司的利益博弈[J].求索,2011(04):12-14.
[4]王昶,姚海琳,唐健雄.母子公司管理控制行為風格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J].軟科學,2010,24(11):102-106.
【作者單位:央影(北京)傳媒有限公司】
350450190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