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戀香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重點已經從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轉變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與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因此,小學英語應嚴格結合新課標改革內容,將德育教學與英語日常教學相互結合,重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道德觀念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德育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本文重點分析新課程下小學英語結合德育的重要意義,并提出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滲透德育的要求與具體策略,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能力與德育水平。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英語;德育教學;有效策略
德育需要教師組織培養學生多種優良品德與思想價值的活動。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結合青少年思想價值形成規律與新課標改革具體內容,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更加巧妙地滲透德育,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與道德水平,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并提高其個人的社會覺悟。小學英語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與教學目標創新課堂教學策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結合德育的要求
(一)明確德育與英語教學的關系
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不但是讓小學生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而且還應重點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與德育水平。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中還需要進行愛國思想、世界觀、法制與思想品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從而更好地落實將思想教育與語言教學相結合的教學任務,如此不但能夠讓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學習語言與國外文化,同時還能夠受到優秀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與道德品質,這也是如今素質教育的重點。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前需要首先明確德育教學與英語課堂的關系,德育是英語課堂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
(二)深入教材挖掘德育內容
教師要想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更好地滲透的德育教學就需要充分貼近英語課本教材,并從課本中深入挖掘德育內容,這是因為德育與其它科目不同,其沒有固定的教材。大多數教師容易出現德育教學過于空泛的情況,從而影響對學生德育能力的培養效果。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小學英語教師借助良好的英語課本這一德育素材,充分挖掘課本中的德育因素作為入手點,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德育知識與德育實踐活動的拓展,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例如,小學英語教師在講解Family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分享自己與父母的趣事,再給學生輸送尊敬父母的德育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課后幫父母做家務、洗腳等課后作業,從而綜合發展學生的德育素養。比如,英語課本中有大量關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因此,教師就能夠以此為基礎來普及我國的傳統文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與愛國情感。教師需要在課本教學中無形地融入德育教學,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小學生的價值觀念與德育水平。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德育滲透的具體措施
(一)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學生
在傳統的德育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所采用的教學內容都只是理論知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了許多理論知識,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卻不能熟練地進行運用,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對這方面的知識接觸比較少,更加難以運用到實踐當中。現階段,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結合德育內容進行教學,教師應當通過具體的事例行為來給學生講解德育,而不僅僅是講解理論知識。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將教學內容與德育內容相結合,在教學生學習英語問題的同時思考德育的內容,以此來讓學生對德育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認識到自己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嚴格要求自己,以此來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德育,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品格。此外,教師在布置一些課后習題的時候也應當注重結合生活實踐,充分體現出作業的靈活性,讓學生完成英語作業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德育內容。
(二)深入研究英語教材,探索德育滲透點
現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利用教材進行德育,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德育的作用。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載體,人們日常生活中許多的對話及日常用語、文章中的知識點等都來源于教材。教師在利用教材開展德育的時候,不僅能夠使學生對英語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的道德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現階段,我國所使用的小學英語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十分廣泛,并且大多數題材都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為了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德育素養,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教材,仔細挖掘教材中與德育有關的內容,以此在教學的同時將德育內容傳授給學生,加強學生的道德素質。同時在現階段所使用的小學英語教材中出現了許多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物,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就可以借助這些人物的經歷及生活背景展開講解,并將其美好的品質傳遞給學生,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同時,教材中還包括了許多與日常行為規范、科學勞動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及環保等多個方面相關的內容。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對社會上一些不文明現象的看法,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德育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與德育內容的聯系十分緊密。因此,教師應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合理利用教材,組織學生開展德育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學生的德育素養。
(三)設計有趣的課堂教學活動,有機地進行德育滲透
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堂是學習的主要場所。《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學習英語,同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為學生創造相關教學情景,并積極引導學生加入到課堂活動當中。這些教學活動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相關知識,并在活動當中能夠真實地感受到德育。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當中進行對話交流。這其中包括唱歌比賽、課本劇的表演,等等。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與他人進行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如此能夠促進學生將教學內容與德育內容相結合,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德育素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能夠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更加需要學習好英語,以便促進自己未來更好地發展。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適當地結合德育內容進行英語教學,德育內容與英語學習內容有機進行結合,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能夠體會到德育。在教學德育內容時,教師不可太過啰嗦,應當有計劃地進行德育教學,合理地將德育內容融入到英語教學過程中,并通過開展相關英語活動來讓學生感受德育,幫助學生真正地加強自身的德育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未來更好地發展。
(四)培養學生擁有感恩之心
現階段,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應當考慮到學生的情感體驗,耐心地指導學生學習英語,并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與人交流,教會學生懂得感恩。例如,教師在講解Birthday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就可以先讓學生輪流發言,說一說自己的生日,并讓學生說一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生日。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問一下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時候,從而引導學生為父母準備一些生日禮物,讓學生認識到父母為自己付出了許多,要讓學生懂得感恩,從而加強學生的德育意識。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討論,之后安排學生代表發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課堂展示時間。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讓學生學會感恩,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現階段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充分意識到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德育水平的重要作用,并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教學目標來主動創新課堂教學策略,將德育內容合理地融入到英語教學中,積極地引導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為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宋桂月,堯金鶯.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解讀[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6-44.
[3]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 胡春華
119650170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