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玉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日漸深入,海外并購面臨著中美貿易戰以及“一帶一路”等諸多新的國際環境。文章從2019~2020年海外并購的數據統計出發,分析了導致海外并購現狀的新環境,列舉了海外并購中仍舊存在的并購交易問題并提出有關對策進行協調研究,期望在海外并購國際環境的影響下,各國家之間、國家與企業間通力合作,化被動為主動,在適應新壞境與挑戰的基礎上積極應對與解決并購交易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高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增強企業并購后的核心價值。
關鍵詞:海外并購;國際環境;現存問題;有效對策
一、前言
海外并購是企業進行海外擴張,收購或兼并他國企業股權或資產的一種對外投資方式。在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趨勢的影響下,海外并購日趨成為各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增強企業經營效益,提高運營效率以及提高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2019年Mergermarket發布的全球并購報告中顯示:2019年的全球并購活動呈現出整體下滑的發展態勢,全球并購交易總額同比下降15%,相比去年同期下降約30%。數據表明2019年中國大型海外并購數量顯著減少,中國投資者并未進行各種較大規模的跨境交易,中國大陸海外并購市場持續放緩。此外,2020年的海外并購面臨諸多困境與挑戰,2020年一季度中國海外并購繼續呈現下降趨勢,宣布的海外并購額下降了78%,創海外并購額十年來單季度最低值。針對海外并購活動日趨下滑的發展現狀,當前企業海外并購的國際環境、現存問題與對策的協調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海外并購的國際環境分析
(一)貿易保護主義及中美貿易戰的緊張局勢
近年來,美國對中國進行了一次又一次大規模的單邊貿易保護行為,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日益加劇,中美貿易戰日趨激烈。這場貿易戰不僅僅影響著中美雙方,并可能會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甚至導致全球經濟的急劇下滑。據有關數據顯示,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僵持已導致多國經濟日趨放緩,亞洲各國和地區出口大幅度下滑,全球供應鏈也會因此遭到嚴重創傷,世界經濟也將一步步走向低迷。因受美國加征關稅及CFIUS(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的審查趨嚴的影響,中資企業對美國企業的海外并購交易明顯放緩。大量的對美跨境并購遭到CFIUS的強烈否決,這使得全球海外并購活動日趨放緩,各國對美海外并購活動持續低迷。近期,中美之間的貿易協議難以有效落實,未來兩國進一步合作的不確定性增加,使得雙方間并購交易呈現出放緩趨勢。
(二)“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推進
雖然2019年全球海外并購交易數量深受中美貿易戰等新環境的影響而出現整體下滑態勢,但這其中也不免存在著積極推動海外并購活動開展的國際環境,如中國自2013年9月起推行的“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推行,中國秉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友好關系,該項戰略的成功推行為一帶一路經濟帶沿線各國海外并購帶來了新鮮空氣,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推行有助于我國積極開拓和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利于企業更好地走出國門,在帶動相關產業、技術等走出去的同時,引進他國先進技術與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吸取他國并購交易管理經驗與教訓,從而有效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一帶一路”戰略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促進沿線各國尤其是資源匱乏、技術欠缺經濟落后國家的經濟交流與發展,為其帶來重要的資源、勞動力以及先進的生產技術等,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逐步形成各國互幫互助、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的順利推行有助于中國以及沿線各國與地區企業積極開展各項海外并購活動,引進他國企業先進的生產技術與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增強經營效益,提高運營效率,增強企業的核心價值,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然而,沿線各國與地區的地緣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各國間海外并購以及并購后整合的難度,這就需要各國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實情,認真做好并購前對目標企業的盡職調查工作以及并購后的整合工作,從而有效推動海外并購交易的順利完成。
(三)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曙光
2002年,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峰會上首次提出了“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偉大設想。與美國以保護本國產業競爭優勢為由而限制進口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截然不同的是,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則是設想通過降低或取消自貿區內關稅和貿易往來限制的方法,推動中日韓三國間的貿易往來,促進區域各國間的產業融合、優勢互補,反對貿易保護的經濟全球化逆流,從而有效推動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良性發展。
自由貿易區的順利啟動將會對海外并購現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首先,自由貿易區有助于中日韓三國間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展開一系列的對外投資活動,海外并購將成為區域內企業占據國際市場競爭優勢的一項重要手段。其次,自貿區的開展有助于各國間積極開展海外并購活動,充分發揮鄰國間貿易往來的優勢,吸納他國高新技術、管理經驗以及優秀人才,促進區域內資本、技術、人員的自由往來;有助于境內企業充分利用三國間的優勢互補性進行轉型升級與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此外,自由貿易區的步伐推進對東亞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有助于推動同東亞鄰邦經濟協作一體化的進程,從而促進東亞各國間的并購交易往來。
三、海外并購中存在的問題
(一)國內外管理思維與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在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各國積極開展對外投資活動,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倡導國內企業積極開展海外并購交易。但由于國內外管理思維與文化價值觀存在差異性,極易引起國家間信息溝通不順暢,管理與文化沖突頻發,加大國家間企業的并購整合難度,影響海外并購交易的正常進行。
國內外管理思維的沖突成為國家間并購交易的絆腳石。不同國家的管理思維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國家注重個人的全面發展,在管理中尊重個人的主觀想法的同時,力求每個人善盡職責,處理好個人與團體的關系,與團隊通力合作,共同發展。而與之相對的是,有的國家的管理思維往往流于表面形式,以集體利益為中心,側重集體的發展而忽視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極易給予個人過多的壓力。這種管理思維上的差異,給國家間并購交易帶來了多重阻礙。
不同國家間文化價值觀大不相同,若一味盲目擴大海外市場而忽視國家間文化價值觀的差異則會造成并購后兩國文化難以融匯貫通、優化整合,進而影響并購后企業內部的組織凝聚力,內部組織員工極易因為難以適應外來文化而負有情緒上的壓力,進而造成員工滿意度下降,內部溝通不順暢,最終影響并購后企業的績效。
(二)缺乏國家有效政策的支撐與引導
海外并購交易的正常進行與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與引導密不可分。目前部分國家為維護本國產業及相關商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而制定相關的貿易保護政策如加強對外的審查力度、限制外來商品入境等以使本國產業免受外來商品的競爭,以致外來企業與其進行并購交易的難度升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外并購活動的開展。在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貿易保護等國家政策日益成為阻礙海外并購活動開展與前進的一道難以攻破的壁壘。
(三)海外并購相關法制不健全或不配套
目前,海外并購成為各個國家進行對外投資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方式。然而,各個國家的海外并購法制體系并不健全,缺乏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規保障與監督并購交易的事前、事中、事后工作的開展,以致國內并購企業“意氣用事”憑其雄厚的資本盲目尋找目標企業進行海外并購而無人監管,進而導致企業并購后難以合理適應他國的法律環境而引起不必要的糾爭與麻煩,最終影響并購交易的正常進行。此外,由于缺少完善的法制體系為并購過程提供相關優惠政策以及法律服務保障,導致國內企業并購決策以及審批流程復雜繁瑣,大量的并購資源與資本被無效消耗而產生大量的交易成本,使得并購交易偏離其預期目標與方向,逐步成為海外擴張的一種工具,空有形式外殼而無實質靈魂。
四、海外并購的對策與建議
(一)國家與企業通力合作、聯合監管
為應對國家間管理思維與文化價值觀難以深度融合的并購問題,國家與企業需打破原本各行其是、分立而行的工作狀態,理應做到以國家政策理念為輔、企業理性實踐為主,二者通力合作,聯合監管,從而保障海外并購交易的順利進行。在國家層面上,國家應做好自身的輔助工作,從而有效降低企業并購相關風險、破除企業并購壁壘。例如,國家應建立健全海外并購信息咨詢體系,聘請國內外熟悉海外并購信息的知名專家,成立相關海外并購信息咨詢、交易擔保等并購交易中介機構,為本國企業提供他國文化、制度、法律環境、管理思維等利于并購交易順利完成的相關信息,為企業的并購交易過程保駕護航、排除風險,降低并購交易失敗的可能性。在企業層面上,并購企業應做到與國家通力合作,共同監管海外并購交易過程。企業在自身做好對目標企業的盡職調查工作的同時,可以向國家成立的相關并購中介機構咨詢有關目標企業及其所在國家的市場信息、法律環境以及文化價值觀等,從而有效降低并購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性以及預期收購后未來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
(二)加強國家政策支持與引導
為了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熱潮,海外并購日益成為各個國家進行海外擴張、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方式。海外并購活動正常開展,離不開國家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與引導。一方面,國家應制定自由貿易等有關政策,倡導國家間的貿易自由,減少或是取消對外來企業施加的并購限制與阻礙,促使國內相關產業及商品在國際市場上自由競爭而不是限制他國并購企業駐入本國領域,為國內企業提供過多的保護,將其溫養在國內這一溫室大環境中。另一方面,國家應倡導相關市場準入政策,允許他國產業進入本國市場。打破原有思想,換位思考,開展海外并購活動亦可以引入他國先進生產技術以及優質資源,促進本國產業的調整升級以及技術改進,這何嘗不是一種兩國互利雙贏的手段呢。國家可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給予這些處于財務困境的企業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如倡導該類企業進行并購交易依靠其他方企業優勢以達到內部優質資源的高效利用并給予他們部分政策優惠以幫助其擺脫財務困境。
(三)完善海外并購法律法規
國家應加強海外并購法制體系的建設,制定優化并購過程的相關法律條例,以法律形式約束企業以占據國際市場優勢為目的的盲目并購行為,為并購交易的事前、事中、事后過程提供法律服務保障,簡化企業決策審批過程,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此外,國家還應通過法制體系規范并購企業的對外投資行為,利用明文條例的形式向企業灌輸并購交易理應注意的問題與事項,如外國法律環境,規章制度,文化傳統等,避免企業因對目標企業當地法律環境陌生與疏忽而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糾爭與麻煩。
總之,在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國內企業要真正“走出去”,海外并購可謂是其走出國門的不二之選。盡管當前海外并購面臨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等諸多復雜多變的新環境,但若國家與企業通力合作形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二者共渡難關,定能化被動為主動,有效適應新環境給企業海外并購帶來的風險與挑戰,積極應對交易中日漸顯露的并購問題并從中吸取經驗與教訓,制定出應對并購問題以及國際環境的有效對策,進而助于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盈利水平穩步提升以及企業的長期穩健發展與企業核心價值的增強。
參考文獻:
[1]李湛倫.企業集團海外并購帶來的績效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7(24):152-153.
[2]張玉缺.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海外并購財務協同效應定量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9(07):90-93.
[3]李蓉,王淑梅.新形勢下我國企業并購的動因及策略分析[J].時代金融,2018(32):196+204.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數學學院)
21635007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