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紅
小學生合作品質培養的德育實踐——以班主任教育管理為例
郭紅
(甘肅省永登縣龍泉寺鎮水槽溝小學,甘肅永登730300)
在現代德育教育過程中,培養小學生合作品質是班主任滲透德育思想的重要教育任務,能夠幫助小學生形成團隊合作、助人為樂高尚品德,營造良好班級成長環境,促使小學生積極參與班級集體活動,在互幫互助中提高班級凝聚力。所以需要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實踐工作中,有目的地在學習、生活中組織開展合作教育,并與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合作意識,從而助力小學生良好健康發展?;诖?,筆者從立德樹人理念出發,對如何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培養小學生合作品質展開了研究與分析,皆為通過組織班級德育活動引導小學生在逐步形成合作意識與合作品質,助力其健康成長與發展。
德育教育;小學班主任;合作品質;培養實踐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在小學生教育引導中,班主任不僅需要幫助學生認識到合作的價值和意義,也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育活動逐步引領學生建立合作品質。在教育實踐中,班主任需要詳細分析合作品質培養的意義,繼而通過知識學習中的合作意識培養、班級生活中的合作能力訓練、實踐活動中的合作品質教育、家校合作中的合作素養滲透以及日常教育中的合作成果評價等形式實施教育引導,促使學生在持續化的班級生活參與中正視合作,成長為善于合作、樂于合作的優秀學生。最終,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合作中互相幫助、共同成長,且能夠憑借合作切實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對于每一位小學生而言,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是每一位學生在成長歷程中需要掌握的個人能力。通過班主任的教育引導,學生將能夠借助合作掌握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能夠在合作中營造出良好的人際互動關系,進而更有效地獲取社會活動的參與成果。因此,班主任通過合作品質的培養實施教育引導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促使學生在具備合作能力的同時更好、更積極地參與班級生活和社會活動踐行。
在班主任的積極引導和幫助下,小學生將積極投入到教育活動的多樣化合作中,憑借合作參與活動實踐,在此過程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完成合作任務的同時感受到互相幫助的價值和意義??梢姡囵B學生的合作品質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合作的意義,促使學生從內心深入重視不同學習活動和班級生活中的合作活動,能夠將互助意識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憑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在班主任的引領和鼓勵下,學生能夠與自己的同伴共同參與到班級活動中,以合作的形式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將密切配合、積極聆聽他人的意見。即使在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學生也能夠認真分析合作進程中每一位成員的意見和看法,將其合理觀點進行融合,提升合作活動的實施效果。最終,學生將在和諧的班級氛圍中共同完成班級活動和各項任務,也能夠在和諧班集體中感受到班級溫暖與和諧。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價值觀念的建立對于日后的知識學習和終身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借助合作品質的培養和引領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投入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久而久之,學生能夠樂觀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以主動、積極、互助、合作等可貴的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念主動面對,進而獲得美好的生命體驗。由此可見,班主任培養學生的合作品質對于學生正向價值觀的建立十分重要。
小學生合作品質的培養策略主要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整合和分析,力圖充分發揮班主任在合作品質培養中的教育價值,為小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合作活動,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合作互動中了解合作的方法、掌握合作的真諦。
知識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在小學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需借助知識學習活動的組織和監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當學生在知識學習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則意味著學生能夠逐步建立起合作意識、能夠以合作的形式不斷進步和成長。同時,班主任的合作引領能夠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在合作中積極接受他人的意見、認真為他人提供幫助,共同完成日常學校當中的知識學習任務、切實達成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合作意識的有效建立。
例如,班主任通過與各科教師進行溝通,了解到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學生能夠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還能夠積極進行知識的復習和預習,而有的學生則缺乏知識學習的自主性。針對這個問題,班主任在班級中組織合作學習小組,要求每一個小組中都包含學習能力良好的學生和學習習慣存在問題的學生。班主任請每一個小組中的學生在課前監督預習、在課后共同完成作業,然后請每一個小組中的學生輪流擔當小組長、監督小組中每一個成員的學習狀況。在班主任的合理安排和鼓勵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面貌煥然一新。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在小組中積極承擔及幫助他人,而那些學習習慣存在問題的學生也能夠在小組其他成員的合作監督和幫助下完成知識學習任務、承擔起本小組的學習監督責任。經過一段時間知識學習小組的開展和實施,班主任幫助學生建立起合作意識、能夠借助合作完成日常的知識學習和掌握。最終,學生順利達成了合作意識的初步建立,且在知識學習的合作中獲益良多,實現了良好知識學習習慣的建立和知識學習能力的穩步提升。
班主任需要在日常班級生活中滲透合作能力的培養訓練。在日常班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安排學生合作完成的,因而班主任可以著力為學生提供合作機會,鼓勵學生合作完成衛生清掃、合作完成班級布置、合作完成班務管理……這些豐富多樣的班級生活合作能夠引領學生積極參與,也能夠幫助學生切實感受到班級合作的價值和意義。更重要的是,學生將在班級生活的日常參與中掌握與他人合作的方法和技巧、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幫助他們分擔工作,以和諧溫暖的環境和氛圍完成班級日常生活的各項任務。
例如,班主任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合作活動邀請學生參與。班級中的學生每天都要進行衛生清掃,每位學生都能夠各司其職完成衛生清掃任務。但是有一次,班主任發現班級中的學生小王獨自前往廁所打水,拿著一個大水桶十分吃力。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氐桨嗉壷泻?,班主任表示大家都在長身體的重要階段,所以有些費力的工作需要大家合作完成。班主任要求學生在衛生清掃的時候合作完成,打水、涮墩布的時候也需要合作完成。在班主任的要求和號召下,經常負責打水、涮墩布等班級工作的學生鼓掌叫好,在衛生清掃過程中更加積極。更重要的是,在班主任的號召和引領中,學生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也積極進行互助合作。比如有的學生會在合作中共同完成板報的設計和創作;有的學生看到課代表搬著作業會及時幫忙;有的學生還會在聯歡會布置班級環境的時候積極與其他學生合作,共同將班級布置得熱鬧、美好。經過班主任的合作引領,學生切實提升了個人合作能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與他人進行互助合作和互相幫助,共同完成生活中的任務和事項,以良好的合作能力共同營造和諧溫暖的班級環境和氛圍。
班主任需要在班級中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邀請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個人能力,在實踐中共同合作。這些實踐活動通常具有明確的教育指向性,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在愉快的實踐參與中建立起合作主動性。更重要的是班主任通過實踐活動的積極引導,能夠使學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意義,促使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合作。但當學生在實踐活動參與中產生分歧的時候,也能夠求同存異,共同針對實踐活動的任務加以探索和討論,以明確的、一致的實踐方向達成活動任務。
例如,班主任需要積極組織實踐活動邀請學生參與,并借此為學生提供合作機會,鼓勵學生在合作參與中建立合作品質。在一次社區公益行活動中,學生積極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活動,班主任為每一個小組安排了不同的實踐活動任務。有的小組負責清理社區中的小廣告;有的小組負責幫助社區中孤寡老人清掃家庭衛生;有的小組則在社區服務中心帶領下與各位老人、兒童一起參與古詩詞活動。每一組參與實踐活動的學生都能夠在本小組中積極合作,主動為小組其他成員提供幫助,希望共同將實踐活動的任務圓滿完成。班主任在實踐觀察中發現,學生可以在其他學生將除垢劑噴在墻面上之后及時拿著小鏟子將小廣告鏟下;可以在社區衛生清掃幫扶活動中密切配合,優質高效完成實踐任務;還有的學生在文化宣傳活動中有的擔當主持人,有的用趣味十足的語言烘托氣氛,共同為社區老人和兒童營造出愉快的文化活動氛圍。班主任看到學生的表現感到很欣慰,認為學生不僅在實踐活動中展示出良好的合作能力,還有效建立起合作品質,能夠以配合、互助、共贏的態度完成活動參與。最終,學生憑借班主任組織的實踐活動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也在此過程中有效將合作品質發揚開來,在愉快的合作踐行中順利完成了實踐活動的各項任務。
為了充分培養學生的合作品質,班主任需要積極發揮家長的力量。通過教育觀察和反饋,班主任經常發現部分學生存在表里不一的問題,也就是說學生在校園中可以與他人進行合作,但是在家庭或者社區當中就不愿意與他人進行合作和共享。因此班主任需要積極發揮家長的力量,為學生營造出家庭和校園一致的合作氛圍,引領學生在家校一致的合作體驗中有效建立合作素養,不論是自己需要幫助還是他人需要幫助,學生都能夠積極通過合作的形式取得理想效果,最終家校合作將幫助學生實現合作素養的健全。
例如,班主任借助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合作素養。首先,班主任召開家長會議,請家長在會議中體驗、感受合作品質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其次,班主任要求家長在家庭中適時開展合作活動,有意引領學生投入到合作中;最后,班主任邀請家長定期針對學生的合作情況進行匯報,與班主任保持良好的互動狀態,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建立合作素養。在實踐中,學生安安的媽媽經常與班主任溝通。一開始,安安的媽媽表示安安不會與他人合作,做事情總喜歡獨來獨往。班主任要求家長從安安的同齡人入手,降低安安在合作實踐中產生的不安和膽怯。于是安安媽媽安排安安和其表姐一起為自己的姥姥做一個蛋糕,安安在此過程中積極與表姐互動溝通、順利完成了蛋糕的烘焙。后來,安安媽媽每次與班主任溝通都顯得很開心——安安不僅能夠主動在家庭中針對某一事情與他人進行合作,還能夠主動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施以援手。由此可見,安安媽媽掌握了家庭合作教育的方向和技巧,通過合理地設置和培養幫助安安切實建立合作積極與合作方法,實現了個人合作素養的建立。
針對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逐步建立起的合作品質,班主任需要積極結合合作成果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學生有可能合作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也有可能合作成果并沒有達到預期,但是班主任都需要借助積極評價,肯定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品質,告知學生未來合作的前進方向以及有效的策略。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進一步強化合作能力,還能夠感受到合作對于個人成長以及團隊進步的價值和意義,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更主動地投入合作,建立起合作實踐的良性循環。
例如,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合作品質,班主任通過日常教育中的評價對學生進行引領和鼓勵,幫助學生感受到合作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有一次,班級中的學生共同針對班級中的墻體文化獻計獻策。第一小組提出了一個提案,認為可以在班級內墻體上設計一個進步榜,以一個月為標準進行評選,將進步最大的學生照片與姓名寫在榜單上。班主任與其他學生認可了第一小組的看法,并放手要求第一小組合作執行。經過兩天時間的籌備和設計,第一小組以合作的形式向全班學生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班主任針對第一小組的合作成果進行了詳細的教育評價。首先,班主任表示:“第一小組的成員們為我們貢獻出一個美觀、大方的進步榜,讓我們對他們表示感謝!”其次,班主任針對進步榜上的亮點進行細節評價,贊賞第一小組的成果。最后,班主任對第一小組和其他學生提出期望,借助步驟明確的成果評價幫助學生建立合作自信、強化合作品質、更積極地在未來合作成長。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為了提升班級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品質,需借助多樣化的教育手段實施引導,為學生營造愉快的合作氛圍。同時,合作活動的開展可以滲透在日常教育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可以通過知識學習中的合作活動請學生參與,引領學生在合作中建立合作意識和主動性;班主任可以通過班級日常生活中的合作引領為學生創造良好氛圍,使得學生逐步具備合作能力;班主任可以通過實踐活動的組織和實施請學生參與,幫助學生逐步建立合作互助的個人品質;班主任可以通過家校合作的開展請家長予以配合,促使學生在家庭、學校建立一致的合作素養;班主任還可以通過日常教育中的合作成果對學生進行教育評價,幫助學生建立合作自信、完善學生綜合素養。最終,學生將在愉快的合作中實現進步、成長,也能夠在合作互助中收獲快樂與成就。
G622
A
1002-7661(2022)10-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