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開翔宇學校 顧婷婷 ■天津市翔宇力仁學校 閆海鵬 ■哈爾濱師范大學 馮立峰
班主任是一個特殊的教師群體,承擔著學校教育中的德育任務。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充分發揮班主任的育人功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所有班主任長期研究的課題和追尋的目標。
首先,一個合格的班主任一定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產生耳濡目染的影響,對學生的行為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懂得如何為人、如何處事。其次,在班級管理方面,一個成熟的班主任會有一個長期的規劃,比如第一學年度主抓行為規范和學習規范,第二學年度引導學生樹立學業目標,第三學年度幫助學生解決學業問題、充分備考。同時要有中期規劃和短期規劃,比如在哪個時間節點開展哪個主題班會,班級干部如何培養,等等。再次,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不能被以往的工作經驗所束縛,不能用相同的方法處理不同的教育問題。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都是獨一無二的,真正的智慧應該是時刻保持一個“歸零”心態,永遠不怕重新認識學生、重新思考教育問題。
教育,從溝通開始。一個善于溝通的班主任,應該具備一些技能,如會觀察、會傾聽、會發問、會表達等。但有效的溝通不能僅僅依靠技巧,應以親和力為前提,以尊重為基礎,應注意學生的回應。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做好教育不能光靠理論,還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情懷。富有教育情懷的班主任,是博愛的、包容的、具有同理心的,是能與學生產生共鳴的。帶著這些情懷與學生溝通,才更有效,才能更好地彰顯教育的光芒。
人性的特點之一就是渴望被贊美和認可,賞識教育的關鍵就是適時、恰當地贊美和認可。研究表明,籠統地表揚班級所有的學生,效果是十分微弱的。比如“咱班的同學都很聰明”,這種贊賞不能打動人心。贊美和認可只有被接收者接受才是有價值的,要具體到學生的某個行為、要肯定學生的某方面品質,比如“你的一手好字就是你的優點”“你把自己的碎片時間規劃得很好,學習方面很自律”。
筆者做班主任的第一年,一心想管理好班級,嚴明規章制度,極力制止錯誤行為,結果是在學生面前成功“立威”,卻失了“民心”,后期花了很多心思和時間才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班主任的角色類似于父母,在管理班級時注意把握尺度,應努力成為一位理性的班主任,但又不能過于刻板和專制。既要有統一的管理,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又要正確地對待犯錯誤的學生,教給學生怎樣認識錯誤、怎樣去改正錯誤,并能包容學生的錯誤,讓學生在尊重和關愛中成長。
教師不應憑借學習成績給學生貼上“好學生”“壞學生”的標簽,一個合格的教育者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全面的、客觀的。筆者常常對學生說,學習成績不是評價一個學生的唯一標準。成績不好,但熱愛生活、思想品質好、健康向上、內心世界豐富、尊重老師、團結同學、熱愛勞動等,具有這些品質和精神,將來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會非常出色。
筆者有一個學生成績總是倒數,但他做值日時特別認真,為了肯定他的表現,在班級的期末表彰大會上,專門為他頒發了“最認真值日生”獎狀,同時提議大家向這個學生學習。一是借機鼓勵這個學生,讓他更加自信。二是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教育契機指在一定的時間或情境下,出現的有利于發揮教育最佳效果的時機或機遇,這個時機有時需要耐心等待。當學生在學習或參加各項活動中遇到失敗時,需要教師的熱情關懷和正確引導。班主任首先要肯定學生在該過程中的表現,其次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失敗,再次是幫助學生重拾自信。
筆者曾經帶過一個班級,內向的學生很多,其中也不乏自卑和怯懦者。某一學期在連續幾次的學?;顒又?,班級團體成績都不好。首先是運動會,所有的運動項目中都沒有學生取得名次;之后的歌唱比賽中,兩首參賽曲目都是最后一名;再之后的足球賽和排球賽均在第一輪遭到淘汰。這接連的失敗對所有學生打擊都很大,班級氣氛很沉悶。學生們情緒低落,班主任的安慰效果并不明顯。筆者一直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功夫不負苦心人,下一個學期該班在學軍活動中被評為“優秀連隊”,并在拔河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當獎狀送到班級時,筆者情緒激昂地對大家講:“‘優秀連隊’的獲得是因為你們每一個同學的優秀、每一個人的自律和堅韌,所以你有理由相信你是最好的;拔河比賽第一名是因為我們這個集體的優秀,這是一個團結一心、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班集體,所以你有理由相信你的班級是優秀的。那么,接下來請大家為優秀的自己和優秀的集體鼓掌!”顯然,筆者的言辭和情緒感染了大家,從學生的臉上看到了喜悅和得意,這個班級后期發展得越來越好。
關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有人從感性的角度去認識,有人從理性的角度去理解。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針對幸福的人性基礎、幸福的內容以及得到幸福的方法和途徑都曾做過深入的探討,但作為一名班主任,更多的思考圍繞著“班主任的幸福”。
教師的使命之一是“傳道、授業、解惑”,但同樣肩負著陪伴學生走出“迷茫、困惑”的責任。教師給予學生關懷,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愛。筆者帶過的第一屆學生中,有一個文靜的女生,有一天她跑來問筆者一個與學習無關的問題,筆者回答她“等你成熟了就懂了”。沒想到第二天她又跑來問筆者:“老師,什么是成熟?”表情很認真,眼神中充滿期待。筆者想了想,回答她:“成熟就是很多事情能自己想明白,很多困難能自己解決……”她似乎聽懂了,道了謝樂顛顛地走了。一晃十幾年過去了,筆者換過工作單位、換過聯系方式,她都能聯系到筆者,逢年過節她時常發來問候的短信、說一說她的狀態,這種聯系一直保持到現在。能讓一名學生掛念十幾年,這就是一名教師的職業幸福。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筆者時刻提醒自己用心關懷學生,自然也收到了學生愛的回應。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與其職業能力高低成正比。作為班主任,職業幸福感的來源之一是家長的信任,家長的信任是對班主任的付出與能力的肯定。
筆者班上有一名女生,高一第一學期成績不斷下滑,家長很著急,發現孩子跟別人的聊天記錄里面提到“媽媽管得太多,說得太多,很煩,所以不想好好學”。家長不知該怎么辦,急切地給筆者打電話求助。筆者的第一感受是家長在教育孩子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班主任,就是對班主任的信任和對班主任工作的認可,欣慰的同時也想竭盡全力幫助家長打破與孩子的僵局。筆者向這位家長介紹了孩子在校的一些表現,并結合情況給了她一些與孩子和諧相處的建議,實踐后家庭關系緩和了,孩子的學習狀態明顯好轉。
當代中國教育家康岫巖在給教師作“生命高素養教育”講座時,講過這樣一個例子:“同學聚會上大家探討誰的壽命會比較長,我自豪地說我的壽命一定比你們的都長,因為我的學生在延續我的生命!”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我的學生在延續我的生命”映射的是一位老教育家對教師職業的最高境界的詮釋,道出了不斷追求教育夢想的教育者們的心聲,同時揭示了教師職業的幸福實質。
教育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們對此有太多的探討和論述,但筆者想教育不單是“對別人的”,也是“對自己的”,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也修正自己,學生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教師也收獲了自己的幸福。
努力做一個幸福的教育家,不僅是教育工作者追求個人幸福人生的“為己之學”,而且是當今中國大時代的需要。因此,“為幸福而教”或者可以成為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