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孤店子鎮中心小學校 李國芳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農村小學教育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并且積極投入人力物力,保障農村小學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為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縮小城鄉之間的數學教育質量差距,為農村的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數學教學環境。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這一課題研究也引起了重視。本文對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面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并且結合農村小學數學教育特征,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提出了幾點優化措施,以期助力提升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據有關機構對農村小學教學活動的調查,有95%的教師認為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成績,并且教學活動要圍繞學生考試能力的提升開展活動?;谶@種情況,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依然將學生的考試成績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通過“填鴨式”的數學課程知識講述,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掌握數學知識內容。在課下,為小學生布置大量的數學作業,讓他們通過反復練習來提升自身的考試技巧和考試能力。雖然不少學生在考試中能獲得滿分,但是他們在數學知識學習中傾注了太多精力,學生的數學學習壓力增大,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傊r村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深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活動也僅僅停留在“分數”的提升上,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并不明顯。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城市生活的向往越來越強烈。在這樣的背景下,師范類院校畢業的大學生不愿意到偏遠的鄉村教學,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始終處于“缺編”的狀態,很多數學教師的教學量非常大,教學課時有限,教學質量很難保障。另外,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學習更新的教學理念,甚至有不少教師依然依照自己的經驗進行教學,數學教學質量很難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數學教育基礎薄弱的表現,還體現在數字多媒體建設等基礎設施上,不少偏遠的農村小學根本沒有多媒體教室,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條件相對艱苦,無法為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總之諸多農村小學數學教育基礎薄弱的方面,直接影響了農村小學教學質量和水平,故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體驗不好,學習效率不高。
師資力量薄弱、教育理念落后、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低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了農村小學教學課堂活動方式比較單一。在實際的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對數學知識的思考和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限制,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很難提升。另外,這種單一的數學教學形式,使學生在學習中很難解決學習中的難點,教師反復地講授,不僅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而且損傷了學生的自信心,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
當前小學數學教育質量不高,提升速度慢,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存在偏差。小學數學教師過度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在教學中常常強調應試的導向,對學生制定的教學措施也是基于學生考試成績而設計的,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需求不相符。短期來看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提升了,但是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和發展,更沒有實質性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當前,新課程教學改革已經實施了很多年,并且當前國務院也發布了有關“雙減”的教育政策,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方向的改革都提出了正確性的指導策略。所以,農村小學教師要積極滿足教育理念的發展和變化,并且主動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思路,為提供優質的數學教學活動奠定思想基礎。
例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摒棄“應試教育”理念,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升上,這樣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數學知識探索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提升上,隨之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改變。另外,教師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提升上之后,教師也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認真的分析,找準學生的特殊性,為學生設計更生動、有效的數學教學課堂。像這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的轉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的,教師要以“開放學習”的教學態度,通過學校組織的培訓、自主學習政府教育工作文件、研究先進的教學方法等方式,逐漸提升自身的教育優化改革敏銳度,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從而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把握更準確的教學方向。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師,他們與信息技術教學實踐接觸較少,在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意識不強。這就導致了不少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感覺非常困難,尤其是在一些數學課程知識的重點、難點突破上,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偏低,這就說明小學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存在很大問題的。所以,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路,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充分結合,發揮信息技術的數據傳輸、視頻播放、PPT 展示等功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向形象直觀轉化,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利用信息技術的這些功能,為學生展示數學知識時,要充分地根據數學知識內容,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信息化教學課堂活動,引導學生直觀、高效地掌握好數學知識內容。
例如,在學習“倍的認識”這節課程中,如果教師采用理論講述的方式,讓學生對“倍數”的相關知識進行理解時,學生會感覺非常抽象,對“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幾倍”等相關知識的認知不夠,學生在學習本節課程知識時容易出現錯誤。針對學生的這種學習情況以及本節課程的內容特點,教師為學生設計了一個PPT 教學課件,在課件中通過生動有趣的圖畫,向學生介紹有關倍數的相關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在PPT 界面上用小動物、人物、物品等動畫,向學生展示不同事物之間的倍數關系。這樣,學生通過趣味性的動畫插圖,對倍數之間的認識更深,再加上教師的理論講述,學生很容易對這個知識點熟練掌握。當然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方式有很多,并且這些方式都能為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帶來趣味性的體驗,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發掘數學知識中的內在規律,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效率。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學生在課堂上的體驗感不強,甚至不少學生在課堂上容易開小差,直接影響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將數學教學活動與趣味性相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在豐富小學數學教學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開展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數學知識的探索過程,增強學生的獲得感。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一些一次性筷子和繩子,為課堂游戲教學活動做好課前準備。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通過這些一次性木筷來探索三角形的結構,并且加深對三角形穩定性的認知。教師讓學生用木塊做成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然后讓學生對這幾個圖形進行施壓,看一看、試一試,哪一個圖形承受的壓力更大。學生帶著這樣趣味性的問題,通過游戲活動,繼而探索出三角形的穩定性更好的結論。這樣,通過這樣的小實驗游戲活動,學生對三角形的認知更加全面,對三角形的三條邊、三個角、穩定性等方面的內容都能直觀地感受和學習,從而讓學生在趣味中完成數學知識內容的學習。再如,在學習“年、月、日”這節課程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個生日日期的調查活動,讓學生之間以相互詢問的方式,了解多個人的生日日期,并且計算誰的年齡大,兩個人生日之間差幾天等問題的探索。這樣,學生在這種趣味性的調查活動中,學生對有關“年、月、日”相關規律的認知更加清晰,學生的探索主動性更強,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興趣??傊?,趣味性的教學形式為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帶來了更生動有趣的體驗,學生的課堂學習主動性更強,培養了良好的數學知識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知識內容相對復雜,需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規律進行有效的把握,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才會更加牢固。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在課堂上始終處于主導的位置,教師為學生歸納、總結好數學知識的學習內容,并且直觀地向學生講述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規律。在這樣的學習實踐中,學生缺乏有效的思考,對數學知識的內在規律缺乏探索,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認知也僅僅停留在表面。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的理念,尊重學生在課堂上主體性,激發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的探索和思考主動性,這樣學生獨立完成數學邏輯知識的探索,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也會更加牢固。
例如,在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這節課程時,怎樣讓學生記住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并且能準確區分兩個圖形,成為本節課程中的教學重點。如果教師采用畫圖表等方式為學生總結歸納好本節課程的內容,那么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教師的“成果”,那么學生對本節課程知識的把握不夠準確,甚至不少學生根本無法完成課程知識的學習任務。這時,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關知識進行自主探索和思考,然后總結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區別和聯系。這樣,學生在小組內與其他學生一起進行思考和探索,并且將自己的思路進行分享,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增強,學生獨立地將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區別和聯系總結出來,有效抓住了本節課程的內在規律,那么學生對本節課程知識的學習效率和效果都會獲得有效的提升??傊?,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尊重了學生早課堂上的主體性,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自由、寬松的探索實踐空間,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獲得鍛煉,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知識的學習,最終要回歸于實踐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實踐應用能力,這既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需要,更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將課堂數學知識內容與生活實際建立聯系,讓學生在學習中挖掘知識的應用技巧,在應用中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的認知。
例如,在學習“條形統計圖”這節課程時,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將本節課程知識的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今年北京冬奧會比較精彩,中國運動健兒也獲得了理想的成績,為祖國的體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對北京冬奧會的關注度,將冬季奧運會期間各個國家的獎牌獲得數量以條形統計圖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讓學生在紙上畫一張條形統計圖,統計“美國、挪威、中國”三個國家運動員在北京冬奧會上獲得的金銀銅牌數量,并且直觀地感受本屆冬奧會的成績。學生將條形統計圖相關知識應用在北京冬奧會獎牌數量的統計上,從而認識到條形統計圖的作用,并且在統計中掌握了條形統計圖的統計技巧。另外,學生通過在生活實踐中對條形統計圖的應用,學生對條形統計圖相關知識的認知更深刻,提升了對條形統計圖相關知識的學習效果??傊?,小學數學知識內容來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小學數學教師抓住數學知識的這個特點,將數學知識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實踐應用能力,助力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效果的強化。
在新課程改革指引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仍未充分關注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落后的教育理念、單一的教學方式等問題仍舊突出,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限制,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不高。所以,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要主動探索新課程改革實踐路徑,為農村小學數學活動提供最有效的優化創新策略,從而有效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