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永和鎮重華中心小學 蔡燕鴻
眾所周知,科學有效且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對促進數學整體教學質量也極為有利。隨著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在中小學教學中的不斷貫徹與落實,小學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與以往相比,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未被凸顯出來,學生失去了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從而導致學習興趣不足,數學整體教學質量也難以提升。本文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實情,闡述了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有效性建議,希望對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新課程改革以后,中小學教育核心從以往“成績論”逐漸向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方面平穩過渡。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維能力和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該階段的學生也有其重要優勢,如該階段的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對一切未知事物充滿了求知欲。因此,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圍繞學生這一特性,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同時也能滿足該階段學生的內心需要。有道無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往往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的主觀能動性,雖然部分學生能掌握數學相關知識,但卻并不能將課堂中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因此讓學習成了“紙上談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重視“術”的方法,也要滲透“道”的規律,一切數學教學策略的制定,都要圍繞學生學習實際和不同年級不同學生學習需求的客觀條件來進行,才能取得理想教學成果,才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伴隨著一輪又一輪新的教育改革理念在小學教學中的逐步落實,針對小學各學科的教學也提出了一定要求。數學作為小學義務教育階段重要學科之一,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和全面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數學問題的解決方式多種多樣,且邏輯思維方式具備多元化屬性,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教學方式往往過于單一,導致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無法提升的同時,對數學知識概念的認識和理解也局限于教材本身,無法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由“量”到“質”的提升,進而阻礙了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另外。數學核心素養屬于認識論與方法論的綜合性思想形式,并具備概念化、抽象轉換、模式化等特點。因此,本文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定義為在數學環境與教學過程的大環境影響下,所獲得的相應認知水準、能力素質以及數學教育價值理念,涉及知識、能力、思想、技巧、情感、心態、價值觀等。因此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質,應包含:數學的基本知識、數學基本技能、運用數學的思維理論與方式思考問題的習慣、數理策略的正確運用,還有對數字的感知。換句話說,就是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眾所周知,對學生數學能力及專業素質的教育必須從小開始。這就對小學的數學課堂,特別是對小學數學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小學數學教師只有自己的學科核心素質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準,才能培育學生基本數學核心素養。所以,對我國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素質提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為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還處在持續深入的初級階段,加之部分學校對教師教學的關注程度不足,因而小學數學課程的教育資源相對不足,出現大量人力資源的浪費。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趣味課程屬于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趣味性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學知識,構建起獨立的數學思維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確保其能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數學知識具備抽象、復雜、邏輯性強的特點。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沒有融入趣味性元素,學生存在消極的情緒,感受不到數學的魅力,整個課堂不夠自由、輕松、活躍。就數學而言,學習過程略顯枯燥,特別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抽象的知識難以理解,進而無法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對此,教師必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快樂和知識,進而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同時要展現出學生所具備的主體地位,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這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另外,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創建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并加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方可縮短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就趣味性數學課堂而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原來是一件多么輕松、快樂的事情,進而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
深度學習在當今小學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率極高。深度學習一般指學生根據教學知識內容的變化,進一步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與學習,從而更為深刻地內化與吸收數學知識,提升數學素養、促進整體能力的提升。基于素質培養目標和教學目標,圍繞相應的教學元素進行相應的實踐學習,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更好的學科素養教育。從以往的學科教學設計工作來看,一些學校對學生的主體性和基本理論內容的學習缺乏重視,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在審題、思題、答題的過程中思路不清晰,對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造成了阻礙。因此,在深度學習的背景下,教師應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教學發展的要求出發,使教學設計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從深度學習的角度,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展開不同角度的探究,旨在通過不同方法的探究,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逐步培養正確的學習思維、理論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等。深度教學倡導針對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學習內容制定相應的學習單元,類似于對課程的理論內容進行細分,使學生能從不同模塊的學習中逐步完成相應的學習計劃。從小學深度學習的發展來看,部分教師在學科理論內容的學習單元設置上還存在一些不足,不能使學生從現有的學習單元中進行深度學習。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與更新,深度學習理論的教學觀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學科理論內容的學習任務或學習目標,通常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當前的素質培養要求來制定,這樣一來,學生才可以遵循教師實施的深入學習模式,逐步加深對課程理論內容的理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教師自身綜合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整體素養和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所以,小學教師的數學專業課程也必須和小學數學的基礎課程緊密結合,防止學校在對小學數學教師進行培訓的過程中,過多涉獵中學數學課程。這樣,才能讓小學數學教師對自己所講授的知識點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時把握住數學課程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找到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數學方式,從而掌握學生學習特征和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進而形成數學課程的學科核心素質。同時,學校也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相關的課程,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尋找反映核心素質的數學元素。
例如,在進行“長方形的面積”教學之前,教師要認真研究數學教材內容,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并基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提煉出有助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升數學整體能力的重要元素和有效策略,并將其融入數學教學中,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結合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知識,融入生活案例,并組織學生圍繞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進行討論探究,讓學生在分析與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透過與現實應用之間的緊密聯系,協助小學生把知識點連貫融合起來,從而培養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實際運用意識。為適應現階段國家對小學數學教師發展的需要,學報需要制定出一個科學合理的、可行有效且有系統規劃的小學數學教師核心素質訓練系統,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的理論依據。
開展趣味游戲教學,就要提升教學活力;要提升教學活力,就必須構建趣味化的游戲情境。雖然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仍存在不足,但他們的想象力卻非常豐富。因此,教師在設計小學趣味游戲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實際需求,實施趣味性游戲教學,創造適合學生的游戲情境,營造輕松、愉快、融洽的課堂游戲氛圍,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和能力。對教師來說,更要善于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缺乏互動的局面,加強與學生在游戲情境中的互動,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以便凝聚教師的全部力量,幫助學生擊破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幫助他們更好地參與數學學習,為他們長期學習數學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平移和旋轉”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帶領學生到學校周圍的游樂園玩耍,利用游樂園的場地開展數學活動課。游樂場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地方。在教學中,讓學生將游樂場的游樂設施和自己的學習充分結合起來,能讓學生時刻保持輕松、愉快的學習心境。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將游樂場之中的各個運動項目進行分類,認識哪些項目是屬于平移的,哪些項目是屬于旋轉的。由于小學生玩過游樂場的很多項目,所以他們能快速區分哪些項目是屬于平移,哪些項目是屬于旋轉。另外,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出自身的重要作用,積極地與學生一起思考并討論問題。這樣一來,不僅能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提升數學課堂活力,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本節課的內容。
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僅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也能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身不足,并學習他人優點。在應用該種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趣味性元素的導入,使學生在深度學習中具備較高的積極性。
例如,在“數據統計”方面的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之間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對課程理論內容進行深入探究與合作學習。在探究內容的設置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基于自身感興趣的生活實際案例,對其進行數據統計,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延伸、應用。如某部卡通片與玩具的購買數量調查,學生結合網絡資料收集與統計方法應用的方式,讓在合作探究、分工學習的過程中對統計章節的內容進行深入學習。師生互動效率對學生學習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響。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由于以往的教學設計忽視了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性和積極性不高。教師應在原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當前的教學設計模式中進行深入學習。在該環節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基于多樣化的互動教學模式,使學生對課程理論內容進行不同角度的思考與探究。再如,在學習有關“幾何”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基于幾何圖形的相關性質,使學生將學習視角轉向現實生活環境,借助問題導入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如現實生活中有哪些幾何圖形的建筑?并基于對幾何圖形面積計算公式與類比思想的指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深度學習思維。在深度學習的課堂構建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引導的方法與活動創設上,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遵循“循序漸進”教學原則,引入相應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可以基于一般難度、中等難度與高等難度等方式進行學習,以此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教育興國、教育強國的教學思想逐漸深入人心。隨著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改革優化,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行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對教師的課堂成果和教學效率也越來越重視。但是現實中還有一些教師存在著唯分數論這樣的觀念,學習成績成為教師評判學生優良的重要標準。殊不知,教師的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亦步亦趨地按照教師規定的方法模式去學習,這使一些小學生的個人創造力不能被發揮出來,這樣一來,學生自身素養的提升空間就會變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方面入手;另一方面,也要在一次次的數學教學實踐中,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生學習成績變化適當地調整教學方法,并將耐心、細心與恒心投入實際教學,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