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錦海小學 劉美葉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體育教學也逐漸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體育事業的發展。體育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體質,也是一門培養學生意志的重要課程,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有著積極影響。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小學生在運動中都會出現各種突發安全事故,既會影響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也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積極培養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確保學生能更加安全地進行體育鍛煉。
安全的運動場地以及體育用品對小學體育教學至關重要。然而,在現實教學中,不少小學體育運動場地和設備的資金不足,造成在體育設備建設方面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例如,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運動器材,即使體育運動設備陳舊且損壞嚴重,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更新設備。當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使用這些設備時,很可能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
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然而,不少小學體育教師的安全責任感不強,沒有引導學生在體育活動前進行必要的熱身運動,這可能會造成他們在運動過程中摔倒或扭傷。小學生活力十足,平時喜歡玩耍,紀律性較差,在進行體育運動過程中,經常會分心,不遵守規則。如果教師在紀律維持上不夠完善,學生就很容易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
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各方面還非常不成熟,安全意識不強,他們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也不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在玩鬧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磕碰或跌倒等情況。此外,部分小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還未認識到合適的運動裝對運動安全的意義,在運動時經常會穿牛仔褲,或衣服里裝尖銳的物品等。在這種情況下,假如發現跌倒的情況,那些尖銳的物品很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安全上的隱患。
由于小學體育教育缺乏明確的評價體系,體育教學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較低。在教育方面,學校認為體育課的主要任務是帶領學生游戲和運動,不需要過于重視,導致教師在課堂上的監督被忽視,體育課顯得枯燥無味且效率不高。此外,在體育教學中,運動器材和設備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有重要影響。通過使用現代安全的體育設備,學生可以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鍛煉身體,更好地提高身體素質。然而,學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投入的體育教育經費較少,導致不少體育設備出現老化的問題,從而產生安全風險。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早期階段,學校的教育設施不完善,教師也很少,缺乏優秀的專業體育教師。不少其他學科的教師兼職體育教師,因為是非專業的體育教師以及對體育教學缺乏足夠重視,很多小學體育教師難以表現出較高的專業素質,在體育課上經常出現對學生的安全防御措施不到位的問題,并且在學生活動時對學生不夠關注,無法及時糾正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錯誤行為,也難以避免事故的發生。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其他方面素養的欠缺,也會給體育課堂教學帶來非常大的安全風險,出現學生安全問題。
只有培養學生良好的安全意識,才能有效地降低學生安全事故的出現。然而,在目前的小學教育中,體育教師的疏忽和學校對體育教學重要性的忽視,導致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體育鍛煉時,因為自我保護意識不足而經常做出危險動作。正是由于學生缺乏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再加上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他們經常在課余時間玩鬧,這些行為都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風險。
1.了解學生基本信息。教師在上課前應該積極了解學生的病史,這樣可以更加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以免由于教學程序不當而引發疾病或其他學生安全事故。首先,為了有效處理包括小學高年級女生生理期在內的問題,需要為她們創建保健卡,并通過班主任獲得準確的相關信息,這樣可以方便做出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其次,教師在課前還應該詳細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和運動能力,以便合理設定適度的教學目標。再次,教師還應該了解班級情況。例如,班里是否有特殊情況的學生以及在教學過程中的課堂紀律如何,班級凝聚力如何,班風、學風如何,教師在教學前應該詳細了解這些有關班級的情況。最后,體育教師在課前還應該積極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例如,對一些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要重點關注,以免這些學生因為在課前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在體育課堂活動中發生大腦,這樣很容易出現學生安全問題。
2.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在課前準備過程中,教師應該把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所有安全問題一一列舉出來,要對教學中的安全隱患具有預見性,避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出現安全問題。例如,學生在跑步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腿部肌肉拉傷的情況;在開展排球訓練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手腕受損的問題;在進行標槍投擲訓練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胳膊脫臼的情況。這些在體育運動過程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體育教師應該在課前進行科學預判,并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準備工作,以有效規避安全隱患。
3.檢查運動場地和體育器材。檢查運動場地和體育設備的安全性是最基礎的安全防范措施,也是造成學生安全問題最重要的外部原因,是可見且能被預防的。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前應該認真檢查運動場地與體育器材的安全性,檢查運動器材是否存在質量問題,運動器材是否年久失修,運動場地是否平坦等。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展安全隱患,就立即進行排除,排除后再開展教學活動。
4.檢查學生的著裝。教師課前要檢查學生的著裝,不準將尖銳物品帶入課堂,更不能在褲兜里放鑰匙或其他堅硬鋒利的東西,不能佩戴金屬或玻璃首飾,不能穿高跟鞋或皮鞋,盡量穿橡膠底運動鞋或普通布鞋,不要穿緊身衣褲,多穿寬松合身的著裝,并且在衣服上盡量不要有過多的金屬紐扣等裝飾物,這樣可以有效規避一些安全隱患。
1.引導學生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教師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該明確相應的行為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有強烈的安全意識,更有義務引導學生積極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利用身邊特定事件對學生進行指導與提醒,讓他們在思想和心理上重視起來,這樣他們才會在平時的體育活動中有清醒的安全意識,在活動中學會自我保護,避免學生安全問題發生。同時,教師還可以培養一批責任心強的學生,讓他們監督防范,并及時向教師匯報有關情況。
2.教師應全程監控,及時制止和教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專心教學,不能在教學中擅自遠離教學場地,要認真開展教學常規工作,根據課前的教學計劃有序開展教學活動,并在教學中嚴明課堂紀律,不能采用放縱式的教學模式。總之,事關學生安全方面的防范措施要堅決執行。同時,教師應該具有前瞻性的思維,對教學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安全風險應該予以積極的干預和制止,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在課堂上,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密切關注。例如,當學生出現面紅耳赤,大汗淋漓的情況時,這表明他們的運動量過大,需要及時調整,通過減少運動量讓學生的身體狀態得以有效恢復。
3.運動前應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當神經系統以及身體的其他器官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活動的前提下,學生不能參加激烈的運動和比賽。因為這時候韌帶以及肌肉還沒有經過熱身運動,處于未激活狀態,很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韌帶扭傷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準備活動和課堂教學主體部分銜接不當,或專項準備活動開展不到位的情況。比如,當某一節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是排球的傳球訓練時,卻讓學生課前進行壓腿的熱身運動,忽視了手臂部位的熱身。還有一些準備活動量超負荷,當開始講授正課部分時,很多學生都已經力不從心,超出身體負荷,這種情況下再進行正課教學很容易使那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由于勞累過度而出現暈倒的情況。準備活動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活動。并且,在進行準備活動過程中,應該先進行一般性的準備活動,再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開展專項準備活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
4.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應結合學生基礎情況、氣候條件以及課程要求進行科學安排,確定適宜的體育活動項目。醫學監督在小學教育中非常關鍵,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很多身體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需要科學控制運動量,通常情況下在有氧情況下開展體育運動,這樣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更加有益。在課堂上,如果有幾項體育活動需要開展,通常情況下可以將運動量小的項目排到前面,將運動量大的運動活動安排在后面。在炎熱的天氣里,運動量可以適當減少,在天冷的時候,運動量可以適當增大。訓練內容要科學選擇,活動難度要適當。如果難度過小,不利于學生身體機能的提升以及意志力的培養。但如果難度過大,很容易使學生失去信心,心理產生各種問題,這也容易發生安全問題。因此,要求學生進行運動時應該結合他們的實際能力,選擇合適的內容并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進行引導和幫助,確保學生可以更加安全地進行體育運動。
5.組織管理要科學合理。教學中組織管理的水平也是防范安全風險的重要措施。在教學演示過程中,教師應提前向學生明確說明體育設備的特點和危險性,并提醒他們在運動中注意,以防止出現安全問題。同時,教師還應該規范動作要領,嚴明課堂紀律,以防止出現一些由于技術動作不規范、組織管理不科學或課堂紀律差而導致的學生安全問題。例如,在組織進行徒手練習過程中,要確保學生隊伍的恰當間距,不能過于擁擠。在組織學生進行運動設備鍛煉過程中,應該在多次強調安全使用體育設備的程序后,然后再安排學生在合適的場地進行練習。在組織學生進行行進間鍛煉過程中,教師應該提前讓學生明確行進路線,以免因為行進中出現沖撞或拌飯而發生學生安全問題,從而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6.開展激勵教學,實行有效評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創造積極且充滿正能量的課堂學習環境,以調動他們的學習和運動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面對天性害羞、內向的學生和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引導和幫助他們掌握基本動作要領的前提下,更應該對他們進行精神上的鼓勵,消除他們對體育運動的恐懼。同時,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一些突發事件時,教師應該要冷靜處理,盡量不要使矛盾激化,應該積極借助談話、勸導或說教等方法平復學生的情緒。此外,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表現要進行科學評價,不能敷衍了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讓學生在科學的評價中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進而遠離學生安全隱患。
1.及時收回運動器材。在體育課結束后,應該及時收回各種運動器材。如果不易搬動,或在下一節課還要使用,那么這些器材應該派專人看管。特別是較為危險的體育器材,教師務必在回收時親力親為。
2.有序安排課間活動。在體育課下課后,很多學生會沖向衛生間,一時間人非常多,這種情況下,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去,容易造成擁堵甚至學生安全問題。因此,下課以后,教師應該在課間做好相應的維持秩序工作,為學生營造安全的外部環境。
3.認真總結反思。每一節課結束后,教師都應該認真總結反思這節課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并利用記筆記的形式將這些總結反思記錄下來,待在課下進行完善補充,最后把總結反思得到的心得體會運用到下一次體育課堂教學中。
總而言之,為了有效預防體育教學中出現學生安全問題,所有體育工作者應高度重視,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傳授學生有關運動方面的知識,也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和安全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通過對學生進行安全風險隱患方面的教育,可以有效減少學生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確保體育教學的順利推進。本文通過分析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安全風險,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希望可以帶給相關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