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摘 要: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其實質是幼兒具備對相關圖書的自主性閱讀能力。幼兒在早期閱讀水平的體現上,可以保持正確的閱讀順序,如從前到后,從左到右等,可以基本識別常見的標點符號,甚至能夠理解故事的內涵。如何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發展,應當基于幼兒的特征及興趣愛好,圍繞其接受水平,針對性地采取策略。
關鍵詞: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06-0083-03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Reading Ability
ZHOU Ting (Chengdong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Dafeng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essence of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ability is that children have the ability to read related books autonomously. In the embodiment of early reading level, young children can maintain the correct reading order, such as from front to back, from left to right, etc., can basically recognize common punctuation marks, and even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tory.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ability should be based on children's characteristics and hobbies, and based on their acceptance level, targeted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arly reading; Ability; Development
幼兒的最大特征就是年紀較小,具備活潑好動的天性,思維嚴謹性有待培養,普遍跳躍性較強,沒有經受太多規則層面的束縛,往往做事只憑自己的興趣,因此耐心不足,以至于在早期閱讀能力的提升上,常常較難有明顯的加強。基于此,幼兒教師在針對幼兒的教育活動中,一定要充分站在幼兒的思維角度,讓幼兒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書冊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
1.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
早期閱讀是幼兒學習的一項重要活動,它可以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特別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發展,同時早期閱讀是幼兒獲取知識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徑。早期閱讀能力的發展是幼兒學齡前階段的重要任務之一,這能促使幼兒更早地參與到相關的閱讀活動中,也是最活躍的主動學習方式,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早期閱讀能力的發展決定了閱讀未來的發展。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利于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豐富幼兒的知識面,這是因為幼兒階段因好奇心驅使,對興趣能夠進行很好的培養,同時幼兒時期是身心成長的快速階段,他們喜歡模仿、探索,對知識充滿渴望,喜歡從身邊學習,喜歡從生活中學習,對于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就可以充分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讓幼兒從語言方面進行學習,促進幼兒學習語言的能力。可以給幼兒安排一些繪本讓他們閱讀,讓他們看圖來獲得外界信息,通過看圖說話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早期閱讀還讓幼兒學會思考、記憶、判斷養成良好的思維拓展訓練能力,在早期閱讀中幼兒接觸到了讀本,一些抽象的知識進入幼兒大腦,這促使幼兒的思考,思維能力慢慢地培養起來,同時也鍛煉了識別能力、自身感知和概括歸納能力。
2.幼兒早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幼兒早期閱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幼兒早期閱讀興趣不足。幼兒由于年齡較小,活潑愛動,在閱讀中堅持不了多長時間,讓他們完全靜下心來進行閱讀,這是很難做到的。特別是閱讀難度加深,讓幼兒接觸到抽象知識時,他們就會顯得更加不感興趣。二是幼兒沒有形成閱讀的概念。很多幼兒不知閱讀有何作用,在他們最初接觸到書籍后,會把它當作玩具,要不是幼兒教師或家長帶領,幼兒很難做到獨自一個人去閱讀,即使強迫他們進行閱讀,他們也不會產生持久的熱情,很容易厭煩。三是幼兒缺少科學的閱讀方法指導。如果對幼兒的早期閱讀不進行科學的指導,讓幼兒隨意進行,他們只會隨意翻看,無序地進行,或者只看圖畫不細心地讀字讀句,這種閱讀根本沒有效率。四是家長和幼兒教師缺乏對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視。現代社會普遍認為幼兒上幼兒園就是玩樂的,要讓幼兒盡情地玩,根本不知早期閱讀的重要性,沒有及時對幼兒進行引導,幼兒很難形成早期閱讀的習慣。家庭是幼兒成長的第一場所,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最重要場所,只有家長和幼兒教師重視幼兒的早期閱讀,重視對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幼兒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3.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發展的策略
(1)重視書籍的篩選工作
書籍的質量往往是參差不齊的,如果書籍自身質量達不到標準,則在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問題上,往往會起到南轅北轍的效果。鑒于幼兒自身并不具備優秀的鑒別能力,因此,這項工作便應當由幼兒教師代勞,幼兒教師應當使自身的引導作用得到最大化發揮,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閱讀能力的不斷提升。具體來說,幼兒教師應當基于幼兒心理學,掌握幼兒的年齡特點,有選擇性地為幼兒篩選出合適的書籍。
舉例來說,小班幼兒在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方面能力較差,幼兒教師在書籍選擇上,內容不能太復雜,情節也應當相對簡單,不能讓幼兒有太多的記憶點,防止幼兒在故事情節的理解上,處于混亂狀態;中班幼兒在想象力與觀察力方面的能力,已經初具雛形,幼兒教師可以適當拔高書籍的理解難度,重視書籍內容的思維邏輯與故事感染力,在一定范圍內,讓中班幼兒保持閱讀的自主性,并針對書籍內容本身暢所欲言,表達對書籍的看法;大班幼兒具備了拼音、字詞閱讀的基本能力,在好奇心與欣賞水平方面也較強,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重視書籍題材的豐富程度,最大程度地促進大班幼兒想象力的發揮,使他們能真正沉浸其中,拓寬眼界,獲得更多的知識與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針對不同階段幼兒的特征,優質書籍的定義也有較大差異,無論是哪種書籍,都應當對癥下藥,從而真正有益于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提升。
(2)重視優質閱讀環境的創設
幼兒教育階段,環境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其隱性的特征,同樣可以在教育功能的發揮上,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起到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欲實現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正視幼兒教師的引導作用,使環境展現的教育功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優質閱讀環境的創設,就是充分站在幼兒的角度,理解并布置閱讀環境,全方位地展現兒童化與教育化,從而使幼兒在舒服的環境中,充分調動自身的閱讀興趣,通過外部環境和內心世界進行更好的互動。
具體而言,幼兒教師需要真正理解幼兒的喜好,以及幼兒的興趣及需求,保證環境可以為幼兒帶來輕松、愉悅的享受。在書桌的選擇上,可以選擇無棱角、顏色鮮艷明快的類型,使幼兒閱讀的心情變好;在書籍的選擇上,可以選擇封面較為可愛,故事情節吸引人的,或者教育意義深刻的,從而保證閱讀區域較為豐富的種類,吸引幼兒建立對閱讀的興趣,充分發展幼兒早期的閱讀能力。
(3)重視閱讀活動的多樣性
由于幼兒對閱讀尚未建立起足夠清楚的認知,因此在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時,一定要讓幼兒意識到,閱讀本身并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基于此,開展較為豐富的閱讀活動,就成了有關教學活動中的重中之重。鑒于幼兒在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方面能力不強,因此幼兒教師應將一部分精力,放在不同類型、豐富有趣的閱讀活動的組織工作上,在閱讀素材的選擇上,重視故事的趣味性、圖畫的色彩豐富性,從而引導幼兒保持較長時間閱讀的熱情。
例如,在閱讀繪本《我是彩虹魚》時,可以選擇數名小朋友,一名扮演彩虹魚,其他扮演想要彩虹鱗片的小魚,使幼兒在角色扮演的同時,不僅可以重復故事中的情節,還可以進入故事任務中的內心世界,體會到故事傳達的分享意義。可以通過分享其他類型的故事,加強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例如,讀到繪本《好餓的小蛇》,感受小蛇吃什么變成什么的趣味之后,可以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好餓的毛毛蟲》,感受毛毛蟲吃什么都不飽的有趣。加上蛇和毛毛蟲在外觀上,都是長而彎曲的,因此幼兒便能建立起對事物的認識,加深對故事情節的認識。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幼兒通常對幼兒教師的說教無感,甚至會引發情緒上的波動,難以像成年人一樣正常接受。基于此,幼兒教師應當拋棄說教的方式,鼓勵和說教雙管齊下,重視秩序的管理,引導幼兒聽從幼兒教師的管教,進而達到應有的閱讀活動的多樣性。例如,幼兒教師在正式開展相關閱讀活動之前,可以循循善誘,用溫柔的語言進行引導,使幼兒感受到幼兒教師的風趣幽默,在閱讀這件事上,建立更多的興趣,不會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
(4)重視親子閱讀
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同樣離不開家長的陪伴,這也是加強親子閱讀的現實意義。具體而言,家長應當重視以下內容:首先,應重視閱讀素材選擇的科學性,從故事展現的主題、故事傳達的意義、圖書的大概篇幅等方面入手,使所選書籍最大程度地貼合幼兒的閱讀需求,方便調動幼兒的愛好和興趣。在故事的內容和意義上應注重深刻性,防止降低閱讀應有的樂趣,向任務型的識字學習轉換。其次,應當提高閱讀時間和方式的合理性,家長可以在親子閱讀時,盡量提高形式上的豐富性,采用幼兒復述故事,或者幼兒自主閱讀等形式,或者利用各種聽書軟件,播放相關的故事情節。家長同樣應當注意閱讀時間的選擇,應盡量選在幼兒晚飯后,或者睡覺之前,此時幼兒的精神較為放松,也更容易接收和理解故事。
舉例來說,在閱讀繪本《發脾氣大叫的媽媽》時,媽媽可以引導幼兒去想象,看到失去身體其他部分的小企鵝,自己會產生什么感受,可以讓幼兒說一下,媽媽平時對自己發脾氣,自己會產生什么樣的想法,和故事中的小企鵝是否有一樣的想法,這樣便從故事內,延伸到了故事外,加強了親子關系。最后,家長應重視閱讀氛圍的營造。除了家長自身,家長還可以邀請孩子的朋友來家中伴讀,使孩子可以明確閱讀的重要性,感受閱讀的熏陶,或者利用空閑時間,帶領孩子去圖書館,近距離地感受讀書氛圍。但與此同時,家長也需要注重言傳身教,和孩子保持一致性,加強閱讀的心得,從而使幼兒閱讀的能力與興趣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5)重視圖畫閱讀方式的引導作用
由于幼兒年齡較小,識字能力相對有限,因此針對幼兒的早期閱讀訓練,應當更重視圖畫的表現力,使幼兒能夠正確讀圖。在圖畫閱讀的同時,同樣應當重視相關技巧的傳授,以及閱讀習慣的養成,在幼兒的思維和圖畫內容中,建立起想象的橋梁,助力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閱讀繪本《愛哭的貓頭鷹》時,故事中出現了很多動物,如小刺猬、烏鴉、小松鼠、鼴鼠、鹿角甲蟲等,最后是貓頭鷹媽媽,當媽媽出現時,貓頭鷹寶寶不哭了。首先,針對故事本身,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閱讀,順著事情的發展順序,出現了各種動物,幼兒教師可以指著出現的小松鼠,問幼兒這是什么動物,如果幼兒回答正確,幼兒教師就可以向幼兒介紹松鼠的特點,尾巴像被子一樣,又像個降落傘。如果幼兒能夠正確理解,則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依次介紹其他動物,突出每種動物的特點,從而使幼兒建立自身對各種動物的印象,方便幼兒提高自身的讀圖識圖能力。
(6)重視音樂閱讀方式的促進作用
閱讀并不是身外無物,一成不變的,幼兒教師有必要讓幼兒認識到這一點,配上一些適當的背景音樂,起到渲染閱讀氣氛的作用,加深幼兒自身的情感體驗。在播放音樂的同時,為幼兒解釋圖書中的故事,令幼兒在獲取知識環節上更加準確。
舉例來說,在閱讀繪本《嗨,寶貝-哦,媽媽》時,可以同時為幼兒播放幼兒園常放的親子歌曲。幼兒可以在閱讀中,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護,體會到一家人珍貴的感情,這種情感上的體會,不僅來源于故事本身,音樂的引導作用同樣不容忽視。音樂閱讀同樣可以為幼兒建立更深的印象,使幼兒在閱讀中實現對音樂的聯想,更加明確書籍中的知識,加強理解的同時,也可以實現幼兒閱讀能力的提升。
4.結語
總而言之,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關系著幼兒語言能力、智力發育、心理健康的成長,幼兒階段的閱讀教育已經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環節。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幼兒早期閱讀具有很大的難度,往往在自主閱讀環節上,會讓閱讀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幼兒教師不能放棄自身的引導責任,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引領幼兒進行圖書的相關早期閱讀,從而讓幼兒在早期閱讀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家長也要全面配合,努力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通過為幼兒選擇種類豐富的書籍,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帶領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麗杰.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現狀的研究——以H班為例[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8(06).
[2]羅洪,黃翠寶.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7).
[3]龔艷艷.幼兒早期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漢字文化,2019(06).
[4]張文芳.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發展的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6(02).
318350058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