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維方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探究
崔維方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劉官莊鎮中心小學,山東日照276512)
數學文化屬于一門交叉學科,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數學文化。基于此,本文就數學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展開詳細論述,進而探討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并提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探究,以期能夠促進數學文化更好地滲透到小學數學課堂中,讓小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數學文化的無窮魅力。
數學文化;課堂教學;小學教師
在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數學一直被應用在很多不同的領域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文化更是直接支配著人們的行動。小學數學作為學生進入學校學習的基礎,引導小學生感受數學文化,使其成為優秀的國家未來接班人則是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國教育工作者對數學文化一直在不斷深入地研究,致力于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
數學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不僅包括數學歷史、名人、邏輯思維以及教學方法等,還包括用數學的觀點觀察社會現實,構造數學模型,學習數學語言,進行數學交流。國內最早注意數學文化的是孫小禮教授,她編寫的《數學與文化》詳細記錄了從自然辯證法研究的角度對數學文化的思考。基于大文化觀視野下的內涵理解,數學文化即是數學相關人文活動及其精神產物的綜合,也就是與數學相關的一切人文活動,包括文化的內化與文化的外化兩方面。因此,想要了解數學文化的內涵,不能單純地把數學和學科畫等號,必須培養理性的思維和嚴謹的素養,不斷追求創新。數學教育作為延伸數學文化的重要渠道,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重視數學文化的內涵,并深化數學文化素質教育。
數學文化屬于一個籠統概念,是學習和研究現代數學專業必不可少的理論基礎,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數學文化。例如,歐洲先發展出的是幾何學,而中國先發展出的是算術。雖然二者形式不同,但是都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實際生活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可以說在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數學文化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行動。探究中國數學的發展史,數學文化的價值遠遠大于數學學科的價值,因此教師應當充分重視數學文化的價值,吸收有益的數學文化,將數學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當中,引導學生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產生數學文化共鳴,提升數學文化品位,體察社會文化和數學文化之間的互動,在數學方面取得輝煌的成就。
進入21世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已經成為我國各地小學教育的共識。小學階段是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小學生們很多方面的發展也都處在基礎的發展階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融入數學文化對培養和發展小學生們的數學素養具有重要價值。此外,小學不僅是學生智力開發的重要時期,還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文化的奠基階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除了讓學生對算術和初等代數有基本掌握,還可以樹立學生正確的數學思想,滿足學生對數學史和數學家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對于邏輯演繹推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由此可以得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發展學生的數學素質,是現階段小學數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時應重點分析數學文明史,充分揭示數學的文化內涵,肯定數學作為文化存在的價值。
現階段,各地小學數學教師隊伍的整體師資力量有待提升,很多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形式上缺乏創新。目前仍有不少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應付心理,沒能夠跟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他們雖然明白數學是必修課,卻意識不到國家把數學作為必修課的根本原因,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教學手段過于落后,一味地將教學內容灌輸給小學生們,致使小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熱情不高、班級整體數學學習氛圍低沉等情況頻頻出現,并沒有向小學生們解釋清楚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語言,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從而導致小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一直處于進步發展的瓶頸期。除此之外,有些小學數學教師講的數學知識點不夠準確,過分注重小學生們的數學作業完成情況,并沒有考慮到小學生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懂得了數學的核心內涵。
從當前我國各地的小學數學教育來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實際運用并不樂觀,不少數學教師沒有及時跟隨教育事業發展的步伐。首先,數學教學體系構建不夠完善,教師停留在陳舊觀念里。他們認為考試卷紙上沒有數學文化的內容,就不肯花費精力教授學生數學文化,一心只想學生的考試成績排名,所有的數學教學手段都是以應付學生考試為目的,完全不在乎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其次,還有一些教師雖然在教學中融入了數學文化,但是卻沒有意識到小學數學課程與初中數學課程的銜接,向學生傳授的數學文化并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導致學生升入初中后才恍然大悟,自己在小學階段學習的數學文化雜亂無章,并無什么實質性的幫助。另外根據相關報道顯示,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雖然在當地小有名氣,但是對于數學文化的理解和掌握還不夠深,只能教學生教材上面的數學文化知識,無法向學生延伸更多數學文化內涵。甚至有些教師由于自身能力有限,連教材中的數學文化都難以挖掘,進而無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數學文化教育。
鑒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存在的上述問題,筆者建議當務之急需要先提升小學數學教師的責任心。教育小學數學教師不要過于在乎一時的名利,應當重視學生的培養,創新方式方法,使小學數學教師真正意識到數學文化的價值所在,提高自身數學文化理解、學習能力,從而再系統性地傳授給學生。
當地教育部門可以從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出發,幫助數學教師拓寬數學文化渠道。例如,學校可以在校內建設專門的圖書基地,方便數學教師在下課時閱讀數學文化的著作和論文,奠定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教學理論基礎。或者定期組織數學教師參加數學文化講座,了解數學文化的內涵和涉及領域,學習數學文化的精神思想和教學方法。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向數學教師提供學習進修的機會,使數學教師真正感受數學文化魅力,體會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的應用價值。學校可定期組織數學教師集體教研數學文化,分析討論如何科學、合理且有效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除此之外,可以邀請數學教授來小學開設公開課,讓數學教師直觀感受融入數學文化的課堂教學。
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數學教師把自己當成教學主體,把小學生視為接受教育的被動客體。這樣的教學觀念是已經被時代淘汰了的,無法讓小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學習需求,阻礙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數學文化大多會有目的性地存在于教學中,必須要進行有效引導和組織,讓學生們預習數學文化相關知識,充分感受數學文化的趣味性。尤其是在數學文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該積極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以主體姿態參與到數學文化學習之中,主動配合數學教師學習數學文化,讓小學生們自己主動發現數學文化的內涵和價值。例如,在教學“除法”之前,數學教師可以提前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們自主探究關于“除法”的珠算方法,再向學生們提問五除二怎么做,借此向學生們講解“三下五除二”的數學文化。如此,讓學生們在進行“除法”學習之前加入自己的思考與珠算操作,利用學生們喜歡動手實踐的特點,在教會小學生們“除法”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滲透了中華傳統算盤的數學文化。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文化教學中應當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位置,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學文化的表現形式和生活實際的聯系,從而培養小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能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延伸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數學文化。有了數學教材作為支撐,小學數學教師的理論講解將會更具有說服力,整體的課堂氛圍也會變得更充滿趣味性,更能夠激發學生們對于數學文化的學習熱情,培養小學生們的數學文化素養,促進小學生們的全面發展。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十進制計數法”課堂教學時,可以先向學生們介紹“十進制計數法”相關的數學史和數學家,告訴小學生們實際上我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開始使用“十進制”的計數法,充實小學生們的數學文化知識庫。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給小學生們講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人類普遍使用“十進制計數法”,是因為人生來就有十根手指,幫助小學生們加深“十進制計數法”學習印象。從而激發小學生們對數學史的好奇和對數學家的欽佩,進一步培養小學生們的數學文化素養,促進小學生們數學邏輯思維發展,以此達到學以致用的數學文化教學目的。
由于小學生們缺乏良好的數學思維邏輯和數學辯證能力,對數學文化的認知需要得到教師的有效引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數學文化教育與小學生們的情感體驗相結合,不單純局限于讓學生們以聆聽的方式學習數學文化,適當結合情景演繹教學,讓學生們從角色扮演中真正體會數學文化的經典思想。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圓周率”時,可以創設數學文化人物扮演情景教學,讓小學生扮演我國著名數學家祖沖之,告訴小學生們在科技并不發達的古代,祖沖之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優化,利用割圓法首次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讓學生們通過角色扮演引起情感共鳴和文化共鳴,從祖沖之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中感悟到數學學術研究的嚴謹性,讓小學生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可以讓平時不喜歡數學的小學生,在其他助演同學的幫助下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中,同時減少小學生們上課睡覺、講話等不良行為。在提高小學生們的領悟力、觀察力的同時,提升小學生們對數學文化學習的興趣與課堂活動參與程度,從而給小學生們學習數學提供了新視角,使小學生們學習數學文化的思路更加清晰。
由于小學生們的生理、心理發育都尚未成熟,思維發展也還處于初級水平,很難掌握抽象的數學文化,在學習數學文化的過程中常常容易感到比較枯燥。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將數學教材上的數學文化以動態的方式直觀呈現,降低數學文化的理解難度。例如,在講“圖形面積”時,數學教師可以采取微課教學手段,利用微課特有的便捷性、直觀性,通過播放七巧板的視頻吸引小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們能夠對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多邊形等圖形有更直觀的認識。如此數學教師可以幫助小學生理清基本邏輯關系和數學概念,讓數學文化的融入形式更加生動、有趣,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氛圍更加活躍,讓小學生們能夠在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中輕松地學會數學文化。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開展數學文化教學,已經成為在新課程改革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手段。
要想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更好地融入數學文化,數學教師除了宏觀地向學生們介紹數學史和數學家之外,將數學文化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生活實踐與數學文化課堂教學之間的連接,讓學生們在數學課堂實踐教學中對抽象的數學文化獲得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注意結合數學文化拓展,通過一些有趣的數學文化實踐活動,讓學生們主動了解數學文化的魅力。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授“分鐘的計算”時,可以讓小學生們通過觀看時鐘了解一分鐘的時長,提高小學生對“分鐘的計算”能力。利用小學生們對時間都充滿著好奇心理,通過這種將數學文化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的教學方式,把“分鐘的計算”變成了小學生們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形象,讓小學生在實踐中輕松地學會了“分鐘的計算”。與此同時讓小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原來數學文化被如此廣泛地應用在生活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好地滲透數學文化,調動小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是我國現階段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通過拓寬小學教師數學文化學習渠道,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位置,延伸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文化內容,開展基于數學文化人物扮演的情景教學,利用微課降低數學文化理解難度以及將數學文化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能有效促成課堂教學與文化滲透的有機結合,達到全面、優質的育人效果。
[1] 李方紅.數學文化的內涵?價值與應用:從數學教學走向數學文化育人[J].教育科學論壇,2021,(10):11-14.
[2] 李育飛.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J].科技資訊,2020,18(16):118-118+120
[3] 王春麗.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A];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
[4] 張玉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7):194
[5] 張偉杰.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的滲透[A];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
G424.21
A
1002-7661(2022)02-01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