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嘉偉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成為了可能,這無疑加速了企業業財融合的進程,而業財融合對于提升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加強企業內部運轉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近年來,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企業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這一議題備受關注。文章主要闡述了“互聯網 +”時代業財融合信息需求新特點,分析了在“互聯網 +”背景下構建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框架基礎及框架層級,并提出了實施“互聯網 +”背景下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框架保障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業財融合;管理會計
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越來越緊密,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產業的融合使得傳統行業重新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對于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顯著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政府也大力提倡“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模式。在“互聯網+”傳統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內部業財融合的現象也越來越突出,以信息數據為核心的新型會計管理方式對于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越來越明顯,并逐步取代傳統會計,因此如何打造企業在“互聯網 +”背景下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框架體系成為了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議題。
一、“互聯網 +”時代業財融合信息需求新特點
(一)數據粒度精細化
傳統會計的記賬內容主要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及利潤等要素,盡管這些信息要素能夠反映企業大體的經營情況,但每一個會計記賬要素的數據包含的范圍太廣,數據顆粒較大,不利于企業管理會計的進行。而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通過互聯網技術及大數據技術能夠將企業財務信息進行細化和分層,滿足不同管理崗位的財務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在企業內部建立清單管理制度加強對企業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在監管,使得企業各個運行流程的規范化程度加深的同時,促進以清單為單位信息流的形成。
(二)信息維度多維化
傳統會計對于企業信息記錄的維度較為單一,主要是記錄企業的投資、融資及基本的生產經營信息,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企業之間競爭的加劇,當前企業要想獲得良好的發展,不僅需要關注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過程這一維度,同時還需要關注消費者市場、上下游供應鏈及宏觀經濟環境,傳統會計記賬模式顯然無法適用當代企業發展的需要,而管理會計信息除了包含傳統會計記賬信息之外,還會對消費者市場信息、上下游供應鏈信息及宏觀經濟環境等相關信息進行搜集和分析,使得企業管理者能夠全面掌握多維化信息,并綜合各方面信息作出正確的生產經營決策。
(三)業財融合度進一步加深
傳統會計更加重視企業中的財務信息,而業財融合管理會計不僅對財務信息進行分析進而管理,同時更加關注對非財務信息的搜集和分析,為此業財融合管理會計對企業的業務數據信息內容和財務數據信息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業財融合管理會計要求傳統會計下的記賬信息內容更加精細,另一方面,還需要搜集銷售、價格、物力及人力數據的詳細信息,并對其進行細化核算和分析。
(四)信息傳遞及時化
信息的時效性對于企業生產經營決策非常重要,信息傳遞越及時則企業的相關決策越能夠適應當前企業所處的環境,而過去傳統會計進行信息記錄的時效性則較低,通常在月末、季末或者年末的時候才能夠對階段性的生產經營信息進行反饋,因此傳統會計信息的價值相對較低,而使用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構建的企業信息系統能夠及時記錄企業各類型業務信息的詳細情況,并通過互聯網及時企業管理者掌握,企業管理者能夠根據這些信息對企業現狀進行分析,并依據這些信息作出合理的決策。
二、“互聯網 +”背景下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框架的構建
(一)構建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框架的基礎
1. 海量的數據信息基礎
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到來,企業獲取市場信息及企業內部運營情況信息的便利程度空前提升,然而當前大部分企業在獲取海量的信息之后,由于對相關數據信息分析不足導致信息的利用程度有限。因此企業需要開發合理的數據分析系統和分析流程,對獲得的數據信息進行深度挖掘,從而獲取有利的信息。例如:企業可以建立客戶信息挖掘系統,通過搜集客戶群體信息、客戶對產品的評價信息等數據信息內容,分析企業主要的消費群體的個性特征,從而對企業市場營銷方案進行優化,同時客戶對產品的信息反饋也有利于企業對產品進行優化,使得產品更加符合目標消費人群的使用需求,同時對客戶信息深入挖掘還能夠幫助企業建立恰當的銷售渠道,成立適宜的銷售網點,使得企業銷售渠道能夠覆蓋到更廣闊的潛在消費人群,從而提升企業的銷售量。
2. 信息軟件系統基礎
企業要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等加速業財融合管理會計的推行離不開對軟件系統的打造,而信息軟件設施的建設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且需要對信息軟件進行后續的維護,因此企業需要有足夠的資金建設信息軟件系統。除此之外,在軟件系統構建過程中,企業需要建設大數據庫信息系統,搜集業務成本、銷售成本、消費構成及客戶特征等信息,同時信息軟件還需要具備信息傳輸和分析功能,為后續相關數據的整理、分析及應用奠定基礎。
3. 企業人力資源基礎
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業財融合管理會計的實施離不開相關人才的支持,業財融合管理會計人才不僅需要掌握財務知識,同時還需要對企業管理有一定的了解,能夠根據對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的分析給予企業經營決策建議,然而過去我國企業過于重視財務會計,而忽視了管理會計工作的落實,這導致我國在管理會計人才方面較為缺乏,因此需要加強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并提升相關人才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及信息軟件系統的操作能力。
(二)“互聯網 +”背景下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框架層級
1. 平臺層
平臺層主要用于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系列數據的搜集,目前主要是通過ERP系統對企業的計費、物資、品牌等生產要素進行管理,通過ERP系統所搜集的相關數據信息既有財務內容也包含非財務內容,在ERP系統搜集的數據信息中,品牌數據信息主要以非財務信息為主,而計費信息則以財務數據信息為主,物資數據信息則既包含了財務信息內容也包含了非財務信息內容。
2. 數據層
數據層主要對平臺層所搜集的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形成相關數據統計信息并進行存儲。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利用相關軟件輔助專業的數據分析人員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并生成相關的數據表格或者統計信息,將分析結果進行保存,在保存完畢后,還需要將數據分析結果放入對應的數據庫中進行存儲,方便企業管理者根據所搜集的信息進行生產經營決策,在進行數據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越精細、數據信息類型越豐富,則企業管理者的決策越準確。
3. 應用層
應用層主要是根據數據層的數據分析結果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決策的過程。例如:企業進行市場營銷過程中,根據數據層所得到的分析結果,企業能夠獲得企業產品的主要消費人群信息,消費頻率、消費時間及消費地點,進而根據產品消費者群體特征制定針對性的營銷方案,并合理規劃營銷方案實施的地點和時間,從而達到提升市場營銷效果的目的,除此之外,在企業投資規劃和融資規劃方面數據信息分析也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了解企業資產情況及現金流等情況,并對未來的現金流等信息進行合理的預測,進而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或者融資決策。
三、實施“互聯網 +”背景下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框架保障措施
(一)促進管理會計轉型升級
在信息化背景下,各類企業信息管理軟件被開發出來,會計信息記錄和整理工作也將逐步向自動化轉型,財務工作人員在財務工作中需要更多地承擔信息分析工作,財務人員逐步由原來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使財務工作者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考核、分析、決策和預測等領域,為此,企業需要推動企業內部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的融合,使得相關數據信息能夠實現共享,同時還需要加強相關財務人員的培養,使其能夠逐步掌握管理會計工作內容,能夠按照管理會計崗位要求完成相關工作。
(二)提高管理會計增值服務能力
在管理會計工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數據信息,數據信息的精確程度、是否及時都影響會計信息的價值,因此企業需要通過大數據技術等信息技術加強對企業內部及外部市場信息的搜集能力,使得企業所搜集到的數據信息顆粒更加精細化,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企業人員的大數據信息挖掘能力,能夠在海量的數據信息中挖掘出有價值的內容,通過財務和業務的融合及精細化成本管理,促進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時企業管理者根據科學的數據分析結果將作出更為準確的決策,提升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益。
(三)加強財務會計全方位風險防控能力
當前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此企業需要全方位加強自身的風險防控能力。首先,企業需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并建立風險事前、事中、事后風險防控制度,通過業財融合管理會計對相關業務信息和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加強對相關風險的事先預測和評估,使得企業能夠提前對相關風險制定應對措施;其次,企業需要細化成本控制細節,要求各個部門及時將相關成本信息上傳至信息系統,使得企業管理者能夠及時把握企業整體成本控制和監管;最后,企業需要根據過去的生產經營信息制定科學的成本預算,并通過信息系統追蹤和落實成本預算與核算工作,進而達到控制企業生產經營風險的目的。
(四)促進管理會計教學模式的轉變
隨著當前財務會計工作向管理會計轉型,高校在培養專業人才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教授其傳統財務會計理論,還需要加強管理會計內容教學及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內容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當代管理會計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為此,學校要重新設計和調整會計專業人才的教學模式,還應該與當地具備業財融合管理會計能力的大中型企業合作,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管理會計實踐機會,為以后走向管理會計崗位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潔.基于業財融合的會計信息系統優化探析[J].財會通訊,2019(04):116-120.
[2]阮高輝.業財融合問題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分析[J].中國商論,2019(06):122-123.
[3]叢夢,王滿.基于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應用與啟示[J].財務與會計,2019(07):16-19.
[4]張翼飛,郭永清.實施業財融合助推我國企業高質量發展——基于324家中國企業的調研分析[J].經濟體制改革,2019(04):101-108.
[5]曾祥興.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業財融合一體化建設研究[J].中國商論,2020(05):33-34.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京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