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超群



摘要:目的 總結60例輸卵管堵塞采用宮腹腔鏡結合中醫治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01~2019.12于本院接受治療的112例輸卵管堵塞患者,其中52例接受宮腹腔鏡手術治療,納入參照組;另60例接受宮腹腔鏡結合中醫(化瘀通絡湯)治療,納入治療組,觀察兩組治療前(首次就診時)、治療后(治療3個療程后)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后輸卵管通暢率、隨訪1年宮內妊娠率的差異。結果 中醫證候積分比較,治療后,治療組低于治療前(P<0.05),且低于同時期的參照組(P<0.05);輸卵管通暢率比較,治療組為60.00%,高于參照組40.38%(P<0.05);宮內妊娠率比較,治療組為41.67%,高于參照組21.15%(P<0.05)。結論 宮腹腔鏡結合中醫治療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輸卵管通暢率及臨床妊娠結局,可用于輸卵管堵塞的治療。
關鍵詞:宮腔鏡;腹腔鏡;輸卵管堵塞;化瘀通絡湯;中醫
【中圖分類號】R711.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輸卵管堵塞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占所有不孕癥的25%~50%,且有上升趨勢,成為臨床重點探索的問題[1]。隨著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宮腹腔鏡聯合手術治療在輸卵管堵塞中得到良好的應用,輸卵管再通率高,但該法對發病原因無治療作用,普遍存在妊娠率低的問題,同時部分患者不能達到輸卵管再通效果。近些年,中醫在該病的治療中得到良好的發展。有研究在宮腹腔鏡術后采取中醫治療,發現可進一步提升輸卵管再通效果,并改善臨床妊娠結局[2]。鑒于此,本院積極開展宮腹腔鏡結合中醫治療,取得良好的療效,現就2019.01~2019.12期間接收的60例患者進行分析,并與同時期采取單純宮腹腔鏡手術治療的52例患者進行對比,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本院112例輸卵管堵塞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就診時間均在2019.01~2019.12期間。納入標準:均符合輸卵管堵塞中西醫標準,辯證為氣滯血瘀證[3-4];無藥物過敏史;均有宮腹腔鏡手術指征;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麻醉禁忌證;凝血機制異常者;伴嚴重的器官功能損害,無法耐受手術者;既往有精神病史;既往月經不規則;卵巢儲備異常者。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參照組52例,治療組60例。參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28.95±3.45)歲;病程1~4年平均(2.04±0.53)年;輸卵管堵塞類型:通而不暢11例,單側堵塞25例,雙側堵塞16例。治療組:年齡22~35歲,平均(29.06±3.51)歲;病程1~4年平均(1.92±0.48)年;輸卵管堵塞類型:通而不暢16例,單側堵塞24例,雙側堵塞20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宮腹腔鏡手術。在月經干凈第3~7d使用奧林巴斯全套操作器械進行手術治療。取截石位;全身麻醉。于臍下緣做一切口,置入10mm Trocar穿刺針,建立CO2氣腹,壓力10~12mmHg;分別于麥氏點、麥氏反點做一切口,置入5mm Trocar穿刺針;使用腹腔鏡探查宮腔情況;擴張宮頸,置入宮腔鏡,分離盆腔粘連;完全暴露輸卵管后,經宮腔推注美藍通液觀察輸卵管堵塞情況;在腹腔鏡直視下置入輸卵管介入再通導管,推注美藍通液,觀察液體是否流出,若傘端流出藍色液體提示輸卵管通暢。大量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盆腔,注入3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縫合切口。術后常規抗炎、抗感染治療。
治療組:在上述手術治療后第1次月經開始結合化瘀通絡湯口服及中藥灌腸治療。①化瘀通絡湯。藥方組成:當歸、川芎、丹參、白芍:各25g;紅花、桃仁:各18g;香附、通通路、地龍、枳殼、柴胡:各12g;川牛膝、桑寄生、菟絲子:各8g;甘草:6g。每日1劑,取上述中藥加入清水熬制。于月經第3d開始服用,取汁3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②中藥灌腸。藥方組成:白花蛇舌草、敗醬草、毛冬青、蒲公英:各30g;枳殼、生大黃、丹參:各15g。取上述中藥加清水煮沸后,取汁150mL于月經干凈后進行保留灌腸,溫度39~41℃,保留30min。2周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1.3 觀察指標
①中醫證候積分:于治療前(首次就診時)、治療后(治療3個療程后)對患者的月經周期、月經量、腰膝酸軟、經期腹痛、頭暈耳鳴、神疲乏力、脈細澀進行評分,按無到重計為1~4分,統計平均分值;②輸卵管通暢情況:于治療前、后從通暢、通而不暢、單側堵塞、雙側堵塞4個方面對輸卵管通暢情況進行評價,比較輸卵管通暢率[5]。③妊娠情況:治療后隨訪1年,觀察宮內妊娠、異位妊娠、妊娠流產情況,比較宮內妊娠率。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中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大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輸卵管通暢情況比較
治療組輸卵管通暢率為60.00%,參照組為40.38%,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 妊娠情況比較
治療組宮內妊娠率為41.67%,參照組為21.15%,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3 討論
輸卵管堵塞指陰道、盆腔臟器感染,并累及輸卵管,導致輸卵管粘連、積膿、堵塞等,隨著病情進展可導致輸卵管狹窄不通、積水,對精子運輸、受精過程等產生影響。宮腹腔鏡具有微創、術后恢復快等優勢,術中可同時完成宮腔的檢查、輸卵管堵塞解除等操作,但易導致病情反復。在中醫學領域,認為輸卵管堵塞屬“月經不調”“癥瘕”“不孕”等范疇,多認為該病的主要病機在于“瘀滯”,以氣滯血瘀證較為常見。主要病機基礎為血瘀,并受寒、痰、濕、熱等外邪侵襲,導致氣機不暢,氣血瘀滯,瘀結少腹、阻滯胞宮、沖任,致使胞脈阻滯不通,最終法為不孕。因此,治療當以活血化、化瘀、理氣、通絡等為法。
本研究在宮腹腔術后結合中藥湯劑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該組中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降低,且低于同時期的單純手術組;結合組輸卵管通暢率為60.00%,高于單純手術組40.38%,說明結合中醫治療可強化治療效果,提升輸卵管再通。本研究中應用的中藥方劑為化瘀通絡湯,方中的當歸、川芎、丹參、白芍、紅花、桃仁具活血養血、化瘀通絡等功;地龍熄風消癥;香附、通通路、枳殼、柴胡共奏理氣通絡之效;川牛膝、桑寄生、菟絲子具安胎、補腎、滋腎精等效;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活血、通絡、理氣、化瘀、補腎、安胎等功;在現代藥理學研究中,發現該方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還能改善輸卵管的微循環、促進炎癥因子的吸收,有利于輸卵管再通;灌腸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等功效,藥物可經盆腔靜脈叢吸收直達病所,提升局部的藥物濃度,發揮更強的治療效果[6]。在宮腹腔鏡術后結合中藥方治療,可進一步強化手術療效,從而達到更加的輸卵管再通效果。療程結束后隨訪1年,結果發現結合組宮內妊娠率為41.67%,高于單純手術組21.15%,說明宮腹腔鏡結合中藥方治療可改善臨床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對輸卵管堵塞患者采取宮腹腔鏡結合中醫治療,利用手術再通輸卵管,術后結合中醫治療可鞏固手術療效,從而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李紅丹,洪林巍,康曉靜,等.子宮輸卵管超聲造影對不同堵塞部位及堵塞程度輸卵管的診斷價值[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8,38(9):1857-1863.
[2]許燕陽,葉敦敏,王雅琪,等.理氣活血散結中藥輔助宮腹腔鏡手術治療雙側輸卵管近端堵塞不孕的臨床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15):1836-1838.
[3]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M].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299-300.
[4]張玉珍.中醫婦科學[M].第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196-197.
[5]王振卿,李留芝.活血通脈法與常規抗生素治療輸卵管炎癥致不孕癥療效比較[J].光明中醫,2019,34(6):922-924.
[6]杜鵑.宮腹腔鏡聯合中醫綜合療法治療輸卵管堵塞性不孕癥療效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5):702-704.
344450190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