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燕
摘要:寫字教學是語文課堂的重點,通過識字、閱讀和寫作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一年級小學生正處于前運算階段,對漢字的認識比較模糊。在這個時期他們需要用書寫來表達自己內心世界中最真實最有效最準確的話語去幫助他人理解課文內容并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提高自身語言能力;同時也希望老師可以從字面上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好榜樣形象從而使兒童更快更好地融入小學一年級學習活動之中。
關鍵詞:寫字教學;教學方法;策略研究
一、引言
寫字是語文教學中基礎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漢字,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對識字、閱讀等方面的興趣。一年級在學習新課之前就已經學過漢語拼音這門課程,但是由于剛接觸拼音文字時有些知識沒有掌握好而導致他們不知道怎么用漢語拼音去讀字形式,還有一些詞語雖然有一定意義但并不是很明白卻用不上來讓人記不住,所以寫字教學也是一個難點所在。
二、加強寫字教學的價值與意義
(一)引導學生認識漢字源流,繼承弘揚傳統文化
在識字寫字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和學習傳統文化,漢字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字形態之一對兒童來說有其獨特之處,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孩子們熱愛祖國、愛和平衡等民族性格。首先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與輝煌燦爛文明,其次通過自己豐富而充滿智慧創造出來的語言激發起寫字興趣,使小學生養成識字認得好習慣和積累一些漢字文化知識,最后老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幫助孩子認識字形結構并記住它所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以及該如何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于這個漢字意義的看法[1]。
(二)增強寫字教學育人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寫字教學中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來進行學習、交流、評價等活動。一年級作為孩子成長發育關鍵時期之一,讓他們學會用自己喜歡的話說出來說話做事,培養了兒童獨立思考能力,使其能有敢于說出真話的勇氣和決心,所以在識字中教師應引導孩子們進行大量地拼圖與寫作等活動來提高自己的語感及想象力,同時也需要激發兒童對漢字學習興趣從而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寫字教學當中去以此增加學生對字詞句類和詞類的記憶能力。
三、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書寫習慣未養成,書寫態度不端正
對于一年級寫字教學來說,在書寫習慣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漢字的認識上,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低及思維發展還沒有完全從表面做起,所以教師往往會給學生講解生字詞是怎么拼出來的,這就說明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自己所看的東西上,還有一部分同學是喜歡搞些小動作而不去做這些簡單的練習和鞏固,甚至有些寫字時沒有把正確漢字放在一邊不管不顧他人要求隨便書寫出來便草率、隨意性地去模仿別人。
(二)學生整體書寫水平不容樂觀
一年級寫字教學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整體的書寫水平是不夠好,特別是有個別一年級語文教師對漢字書寫不重視,學生沒有養成良好寫字習慣和正確使用字典以及其他詞語的能力差, 而有一些學生則不知道怎么樣去改正錯別字或者生詞,還有些同學因為怕臟水和膽怯自己寫出來的漢字太潦草不堪,這些情況都說明一年級語文教育還是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改進與改善。
(三)寫字教學內容片面,教學重難點不突出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發現一年級識字寫字課經常忽略學生整體性和完整性,把重點放在了字詞句型上,這就是由于教師沒有對每個孩子進行針對性地訓練,現在有很多小朋友都能學會這些漢字,所以一年級識字教學應該在注重基礎知識學習之后再逐步滲透給學生拼音和字詞句型方面來提高小學生整體能力,這完全沒有體現出對漢字書寫的深刻理解,還有時候教師在課堂中只是注重學生識字量和識記速度而忽略了讀速問題。
(四)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示范不足
在對一年級寫字教學現狀的調查發現,教師們還是采用傳統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進行識字與寫作等漢字學習。一年級寫字教學中教師的語言示范能力對學生學習漢字有很大幫助,但在實際的識字和認讀過程當中,部分老師沒有采用正確方法進行指導,比如有些孩子不看教師教過一遍“摘毛球”時就會出現漏筆、亂點等現象,還有些家長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讓自己都沒時間聽課文或做練習題型,也可能是對寫字教學內容理解得不夠透徹等問題的存在都不利于一年級識字和認讀。
四、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一年級寫字教學現狀分析
通過向班主任、語文任課教師發放問卷,調查一年級各班寫字姿勢、握筆姿勢正確人數的比例,形成前期數據。通過向各班部分家長發放抽樣調查問卷,調查學生在家寫字姿勢、握筆姿勢、一周內書寫質量。翻閱檢查一年級各班“生字本”“寫字本”等書面書寫作業并拍照留存,進行數據統計分析。通過訪談一年級各班語文教師,了解寫字教學的基本模式[2]。
(二)一年級寫字教學的策略研究
首先是寫字姿勢、握筆姿勢指導研究,根據前期現狀分析,制定各班寫字姿勢、握筆姿勢具體指導步驟,操作指南。聯合本班各任課教師及家長,給孩子們養成“一寸一尺一拳”“腳踏實地腰板挺直”的寫字習慣以及“食指拇指捏著,三指四指托著,筆尖向前斜著,筆桿向后靠著?!钡奈展P姿勢,并且通過小兒歌、小口訣的方法貫穿整個研究過程中,其次是寫字前觀察分析指導研究,通過指導學生寫字前的認真觀察分析,養成一年級學生凡寫字的好習慣,注意到生字的壓線筆畫、重點筆畫、占格情況、上下左右的大小分配等,于此同時,教師還要做好寫字時占格指導。教師通過自身扎實的基本功,在黑板上寫出規范、美觀的字,幫助學生寫好字,最后是寫字教學考評機制的研究,無論是課堂上生字練習的反饋,還是課后生字練習的反饋,甚至于書面作業,考試卷上的反饋,教師都要基于及時有效的評價。通過有效的考評機制助力學生端正寫字態度、規范書寫模式。
五、總結
對于一年級寫字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無可替代,但是很多時候老師不把自己當成主導者,在一年級寫字教學中,教師們一直都是以自己的思維習慣去指導學生,沒有讓他們真正地融入到漢字學習當中,對于這樣一個年齡段來說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與興趣就會不由自主想起來回答問題或者做其他活動,而在寫字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照抄模板教,那么也只會讓小學生覺得自己太幼稚不行又無所謂。
參考文獻:
[1]薛冬青.小學生寫字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好家長.創新教育》,2014:75-76.
[2]楊依蘭.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現狀與提效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9:33.
201250170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