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維丹
摘要:在實施學校舞蹈教育的過程中,利用情境教育可以調動學生的舞蹈練習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效果。在情景教學模式的運用過程中,老師們需要注意利用合理的課堂教學內容設置,使學生們可以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同時利用多樣化的課堂表現形式,以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的雙向發展,本篇文章將重點以情景教學模式為主要探究對象,探索怎樣在學校的舞蹈課堂中使用情境教學方式。
關鍵詞:小學舞蹈; 教學策略; 情境教學
引言:伴隨國家素質教育進度的日益深入,在小學藝術舞蹈課堂教學過程中,藝術舞蹈老師必須著重強調對學生進行舞蹈藝術等核心素質的培育,使學生可以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個人素養的全方位發展。在開展學校藝術舞蹈課程時,老師不但要注意對學員進行肢體語言等基本方面的鍛煉,也要強調美術教學,包含了藝術審美、價值理念和藝術感等基本方面的鍛煉,使學員可以透過課堂教學得到文藝審美觀的熏陶。
一、小學舞蹈課堂中采用情境教學的優勢與價值
1、通過情境教學,化抽象為形象
舞蹈實際上就是一個抽像性較強的美術語言,在小學教育階段的個人由于文化知識和社會生活經驗不足,美術感悟力依然有待老師加以指導,所以在掌握舞蹈這個抽象化的美術語言時,往往面臨著一些問題,但通過設置情景,學習者就可以更進一步的理解舞蹈語言和其背后的人文含義,這既有利于向學習者講解舞蹈每個動作背后的含義,從而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是化抽象為形象的過程,情景課堂還能夠把在小學生活中遇到的文化素材和情景,加以美學升華。從生活情景中,讓學生認識舞蹈動作的基本內涵[1]。
2、通過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極強、模仿的能力。當對一個事情有了充分的興趣之時,學生就會很自然而然地把事做好,因此跳舞本身就是一項互動性很強的交流學習。但是如果老師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舞蹈教育的話,學生們往往提不起興致,也不希望投入到舞蹈表達當中,而采用了情景教育的方式,學生就可以更輕松地體會到舞蹈音樂的魅力,并進而加入教學中,學生主動利用舞蹈舞姿表達自身的情感,以便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了解學生跳舞動作的技巧,從而培養學生跳舞學習的興趣。
3、通過情境教學,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人們對藝術教學的重視在較大程度上促進了全國中小學校藝術課程的蓬勃發展,在國家大力提倡進一步發展學生核心素質的前提下,全國不少高校都開辦了藝術教學相關選修課,以強調對學生情感、心態、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培養。但是,也正是由于中國當前藝術教學的發展時間相對而言較晚,導致老師們在中小學藝術教育方面的經驗都還不足,同時在運用情境教育的過程中也還缺少行之有效的辦法,因此不能完全把培養學生的個人素質置于藝術教學的中心地位[2]。
二、在小學舞蹈課堂中進行情景教學的路徑
1、營造固執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初級階段的學生一般都愿意聽聽故事,但其實,在舞蹈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往往也能夠把故事當做切入點,從而抓住了學習者的注意力,在故事內容的選取上,老師也能夠選取最適合小學生性格特點、知識基礎和與該堂舞蹈理論內涵相同的故事,然后再按照故事的情節完成舞蹈課程的安排。許多精彩的少兒舞蹈小說本來是故事感的劇本,把故事情節用舞蹈動畫的方法演繹了出來,但是這樣藝術表現的方法與用口語說出來的故事內容是不相同的,可以給予學習者更大的震撼力,并且提高了學習者對故事背后文本意義的認識。老師也能夠融合歌曲、舞美等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使情境教學更為真實,進而使學習者可以在情景中對舞蹈創作有深刻的體會。因此,學員在進行與奧運會有關的開場舞蹈表演時,老師首先應該和學員介紹有關比賽獲得的事跡,讓學員知道一個普通的跳舞選手是怎樣經過如此艱辛的跳舞鍛煉,最后才拿到奪冠的,并讓學生思考當跳舞選手在拿到奪冠的那一刻時,他的心理活動,并以此激發學生的情感感受。
2、運用生活情境讓學生了解舞蹈內涵
學生社會經歷和日常生活體驗相對較少,所以在藝術認知能力培養方面,舞蹈老師往往感受到無法開展有效的拓展,此時,舞蹈老師便可把中小學的生活情景設置到舞蹈教學中,讓學生理解舞蹈內容,并以此提高自己的藝術認知能力。比如在學員開始晾衣服的這個舞蹈時候,老師就應該首先給學員回顧生活中有關晾衣服的相關場景,讓學員能夠先去總結有什么典型的舞蹈動作以及腳上是怎么移動的,當學員完成了基本技能訓練以后,老師就應該提高難點,告知學員起風了嗎,起的是微風,還是狂風甚至是暴風,讓學生體會在不同的強風力度下,自己的舞蹈動作以及腳步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通過這樣互動性的與生活化場景的情境教育,老師能夠讓學員認識到五舞蹈動作是怎樣變化的,以及怎樣利用更好的藝術形式把動態表現出來。
3、運用情景教學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指導老師必須注意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舞蹈課程與其他專業的區別就是實踐性的部分比較多,不過這并不代表教師能夠忽視理論課程,重視理論積累可以使學員在進行舞蹈動作時有更深入的感受,進而提升課堂效果[3]。情境的運用也應該作為調動學生想像力的主要途徑,使他們可以在舞蹈課堂上放飛想像的羽翼,獲得身心快樂。因此,學員在進行《吃蜜瓜》這種舞蹈活動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員設想在吃蜜瓜的時候會有怎樣的情緒,而這樣愉快的情緒又需要學員通過什么樣的動作表達,蜜瓜的成熟對蜜瓜產區地的廣大民眾而言又意味著什么,教師通過這種問題的提出使學員們對舞蹈的內涵做出了合理設想。讓學員一起聽歌曲一起在尋求律動的流程中去不斷放飛想像的羽翼,體驗人們食用蜜瓜的情景,從而理解舞者的肢體動作語言中是怎樣表達內心體驗的。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學校舞蹈課堂中引入情景教育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舞蹈課堂效果,使學生對舞蹈教學更有激情,同時又可以提高學生對舞蹈動作的認識,但老師們必須意識到,在運用情景教育方法的過程中,還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文化美術感知力以及發散性思維,從多方面共同推動小學生文化藝術修養和認識能力的發展提高。
參考文獻:
[1]王軍娟.小學舞蹈情境教學的研究分析[J].考 試 周 刊,2017(88).
[2]王瑩.巧設課堂情境優化舞蹈教學[J].運動,2016(08).
[3]王莉.小學音樂課中舞蹈在課堂教學中的拓展[J].藝術評鑒,2017(09).
1959501705223